建筑工程招标阶段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随着当前建筑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工程越来越复杂,对招标阶段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当前建筑工程招标阶段,造价管理中存在着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合同签订问题
在造价管理工作中,需要以合同作为重要的依据。在工程项目合同订立后,在投标阶段,可以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完善的合同依据。由于合同条款较为复杂,而且需要有效的与合同协议书、设计图纸、施工方案、预算文件和报价等^^文档进行有效的结合,但在实际工程合同签订过程中,往往会对这些需要结合的^^文档较为忽视,从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2.2工程量清单问题
工程量清单是工程图纸^^文档和技术文件为依据,以《建筑工程量清单》的要求为基准进行编制,能够将工程的明细更好的体现出来。但在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量清单由于在编制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从而导致缺陷、漏项及错项等问题时常发生,这不仅误导了招标造价管理,而且也导致各种造价纠纷发生。
2.3投标报价问题
工程投标过程中,能否中标需要以投标报价作为重要的依据,而且投标报价也是工程后期施工利益能够实现的重要关键胜因素。但在具体工程投标阶段,在投标报价方面存在着总包服务费偏低及综合单价组价失误的问题,这必然会导致投标报价失去竞争力。而且由于报价时存在着缺陷和漏项的问题,再加之没有与市场行清进行有效结合,这对于施工后期造价控制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第3章 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越显突出,规范建筑行业发展秩序,促进建筑单位对资源和资金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对于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实现来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建筑工程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研究,通过对招标工作的改善,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此,在进行造价控制措施改善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内容。
3.1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招标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促进招标工作发展和进步的关键,也是建筑有效控制造价,保证招标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监督机制要具有全面性,对招标工作能够进行全面的考虑。例如有些建筑单位在投标时投机取巧,采取不正常手段中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同时,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获得工程项目,故意压低成本,来骗取中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以次充好的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牟取暴利。针对于这种情况,加强监督机制,可以打消他们的念头,保证建筑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施工。
3.2建立完善评标体系
评标体系的完善,对于招标工作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评标体系的完善,要体现出重点,表明招标的实际用途,并且要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评标依据。建筑工程招标工作,是为了更好地获取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实现对资源和资金的合理有效配置。评标体系的完善,有利于突出造价优势,并且能够更好地对建筑单位进行区分,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
3.3增强工程量清单编制
(1)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性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防范,有效的弥补工程量清单中缺项、漏项和错项等问题。同时还需要根据合同中相关的条款来对清单中对应的工程量进行针劝性的解释。
(2)为了能够有效的规避工程量清单中存在缺项、漏项和错项等问题,可以与中介机构签定委托合同,对清单中体现的工程利益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专性的建议,从而为工程量清单编制提供更为专业的技术性内容。
(3)在工程量清单编制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造价人员在读图计量需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4)由于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会对项目计价的准确性带来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存在漏项或是重复计算等问题时,都会导致投标过程中报价缺乏正确性和平衡性,对工程造价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严谨、细致的对工程量清单进行编制,而且在投标前需要认真进行核对,避免存在漏洞。
(5)由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需要对实体工程项目编制工程量清单,从而实现工程量清单可控量和不可控量之间的分离。
(6)标底预算编制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进行标底预算时需要与市场变化情况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正确对工程量进行计算,而且在预算编制时,需要对工程材料信息和市场价之间的差异进行及时掌握,对材料价格进行合理确定,这不仅有利于竞争中取胜,而且对保证工程质量和标底预算的正确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7)将招标计划的工程清单提交时间、标底预算提交时间告知预算人员;招标代理人员及时将招标期间文件、图纸等材料提交预算人员;对于招标的一些变更,代理人员应及时反馈于预算人员。
3.4合理进行招标价控制
浅析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