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及其制剂中主要成份的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关键词: 栀子 京尼平苷 栀子苷 含量测定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栀子常绿灌木,生于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林中,有栽培。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于10月中、下旬,果皮由绿转为黄绿时采收,除去果柄杂物,置蒸笼内微蒸或放入明矾水中微煮,取出晒干或烘干,也可直接将果实晒干或烘干。栀子果实呈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至3.5厘米,直径1至1.5厘米。表面红棕色或红黄色,微有光泽,有6至8条翅状纵棱,棱间有一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先端有6至8条长形裂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实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鲜黄色,有光泽,具2至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以皮薄,饱满,色红黄者为佳。栀子亦作卮子,卮为古代酒器,栀子其形与卮子相似,故借以为名。《纲目》云:“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姜栀子,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姜栀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用研究栀子治疗小儿发热取生栀子9克研碎,然后浸入少量的70%酒精或白酒中30~60mn取浸泡液与适量的面粉和匀,做成4个如5分镍币大小的面饼,临睡前贴压于患儿的涌泉穴双,内关穴外包纱布,再用胶布固定,次晨取下,以患儿皮肤呈青蓝色为佳。治疗结果经1~3次治疗60例患儿体温均恢复正常。其中外用1次即热退者28例,2次热退者21例,3次热退者11例,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冠心病栀子.桃仁各12g加蜂蜜30g调成糊状,摊敷在前区,面积约7mx15m用纱布敷盖。初每日换药1次,2次后7日换药1次,6次为一疗程。用于治冠心病50例,结果症状好转者44例裙其中显效及改善个22例。
栀子含有黄酮类栀子素、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D-甘露醇、廿九烷、β-谷甾醇。
栀子的作用:利胆退黄: 栀子水提液和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家兔注射对胆汁分泌有明显的增加用,对人胆囊有明显的收缩作用。并能明显减少血中和末梢淋巴液中的胆红素。可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2.促进胰腺分泌: 栀子去羟栀子苷有促进胰腺分泌并有显著的降低胰淀粉酶的作用,并能增加胰胆流量。3.解热和对微生物的作用:栀子和不同炮制品的醇提液均有解热功效,以生栀子的解热功效较强,熊果酸为栀子降温镇静的有效成分之一。炒炭后熊果酸含量明显降低,故炒栀子的解热作用明显减弱,焦栀子则没有。 栀子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4其他: (1)镇静:栀子水煎液有镇静作用,炒焦、炒炭后镇静作用明显加强。(2)降压:栀子水煎液有持久的降压作用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凝血:焦山栀有明显的凝血作用,可明显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4)抑制胃酸:生栀子水煎液对小鼠胃总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炒焦后对胃抑制作用明显减弱或消除。(5)泻下:去羟栀子苷、异栀子苷有泻下作用。 (6)加速愈合:栀子提取物制成软膏,可加速软组织愈合。
栀子的活性成分——京尼平苷。京尼平苷是一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血栓、抵抗肝损伤等多种药理活性。此外有多项研究显示,京尼平苷对氧化应激引起的多种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且此保护作用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氧化应激损伤是白癜风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白癜风患者表皮中H2O2过量聚集,高浓度H2O2可氧化损伤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产生大量氧化产物,直接或间接引起黑素细胞突变或死亡。目前尚无京尼平苷对黑素细胞氧化损伤作用方面的研究。为了探讨京尼平苷对黑素细胞的氧化损坏有无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研究人员应用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黑素细胞,以H2O2诱导氧化应激反应,观察京尼平苷对细胞生长状态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并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以下分享研究过程及结论:取健康青少年环切术后包皮,分离并培养表皮黑素细胞。取第2 ~ 3代黑素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京尼平苷组(125umol /L京尼平苷处理)、LY294002组(5umol/L LY294002处理)、H2O2组(250μmol /L H2O2处理)、京尼平苷 + H2O2组(12umol/5L京尼平苷处理24 h后,加入250umol/L H2O2作用4 h)、京尼平苷 + LY294002 + H2O2组(125umol/L京尼平苷处理24 h后,加入5umol/L LY294002作用1 h,然后用 250umol/L H2O2作用4 h)。作用完成后,用噻唑蓝(MTT)法检测黑素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印迹检查AKT、磷酸化AKTAKT【P-AKT】、血红素加氧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蛋白的表达,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显示,H2O2组细胞增殖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Akt、HO-1、GPx-1蛋白表达水平亦均下降,SOD活性、CAT活性降低,而ROS含量显著升高。与H2O2组相比,京尼平苷+ H2O2组黑素细胞增殖率上升,p-Akt、HO-1、GPx-1蛋白表达上调,SOD和CAT酶活性增高,而ROS含量减少;京尼平苷+ LY294002 + H2O2组黑素细胞增殖率较京尼平苷+ H2O2组降低,p-Akt、HO-1、GPx-1蛋白表达下调,SOD活性和CAT活性减弱,而ROS含量增加。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的溶液,用超纯水配制分别为0.1、1、5、50、100 mg・ml-1等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每个浓度平行进样测定3次。以对照品浓度X(mg・ml-1)为横坐标,以色谱峰峰面积Y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求得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的直线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r)分别为: y=22863x-1045.2 r=1.000 00 y=18471x-3431.9 r=0.999 98 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均在0.1~100 m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分析方法学效能指标满足定量分析方法验证要求。 1.4.2加标回收率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分别添加低、中、高3个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0.5μl进行测定。每个添加水平测定5次,计算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 2结果 2.1对照品测定 取对照品溶液各0.5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HPLC-MS测定。对照品的色谱图中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5.23 min和14.16 min(图1A、B),质量电荷比分别为410.8 m/z,amu和572.9 m/z,amu(图1C、D)。对照品的准离子峰进行MS/MS测定,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中分别测得质荷比22.8±0.5 m/z,amu的离子,推断为Na离子。从而确定,所测得中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的质量电荷比为母离子加合钠离子形式出现(M+Na)。
栀子颗粒剂为传统中药泻脾散改方而成,其主要由栀子,藿香,石膏,防风,甘草等7味药组成,其具有泻脾胃伏火之功效,主治脾胃伏火,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等症。方中栀子为主药,对其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口含量测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HPLC法对其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
1仪器与试药
仪器;LC-6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SPD-6A紫外捡测器均为日本岛津有限公司产品。
试药;栀子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样品;栀子颗粒。
试剂;乙请为色谱纯,其余均为分析纯。
2实验方法
2.1色谱条件色谱柱为TSKGELLS-410.0DS柱{4mm*15mm,5”m};柱温30.C,流动相;0.05mol/?L磷酸氢二钠一甲醇{8o;20},用磷酸调至ph6.0;流速;1.0ml/?Min一检测波长;2.4nm
2.2标准曲线制作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一水{1:1}混合熔剂,制成300mg?L溶液,精密量取2.0,3.0,5.0,10.0,15.0ml分置于2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取对照品溶液及上述稀释溶液各10l按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得回归方程.A一1295c一2987,=0.9999.栀子苷浓度在24-180mg?L时呈良好线性关系。
2.3样品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栀子颗粒剂粉末约1.4g置圆底烧瓶中,加甲醇一水{1.:1}30ml,水浴回流30min,冷却后离心10min,倾取上清夜,残渣用同法提取两次,上清液合并在100ml量瓶中,加溶剂至刻度,取2ml置于10ml瓶中,用甲醇一水1:1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按色谱条件进样10”1进行测定,
2.4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加入已测得含量的样品中,余下按2,3 项样品测定方法进行提取,制备,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65{一5。}3结论,本法采用外标法进行测定,简便,准确,从回收率来看可行,应用HPLC法测定分离度较好,其它成分未见干扰。
栀子主要产于中国、韩国、日本,用于中药、蒙药和日本汉方。中国产栀子形状长卵形、而日本产栀子相对短粗,但水提取液总离子流图基本一致,主要成分含量稍有区别。目前栀子的质量控制是以环烯醚萜类成分栀子苷含量的高低进行评价。本实验结果表明,中国产和日本产栀子药材样品中京尼平苷(栀子苷)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不得低于1.8%的规定[1]。
本实验用液质联用技术确定了生药栀子中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等2种成分,并对不同产地栀子及其不同部位中的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方法准确、快速、能够同时测定栀子中几种成分,可作为生药栀子的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参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48
1.徐以亮,李松,徐海波,焦广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浓缩颗粒中栀子苷含量[J];时珍史洪涛,冷恩仁,陈东风;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31-23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标准[S].蒙药分册,1998,2.
5.原岛广至.生药单[S].NTS,2007:124-125.
6颜升,董艳凯,陈健,等.中药栀子的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8): 7759-7760,7772. 编辑/申磊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二部,200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86-8.
8.刘瑛,张浩。栀子的药理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3003
9.段富津主编,方剂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