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成为学校和社会还有家长关注的问题。以下就是我总结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分析: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相关因素
幼儿的一日生活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这是他们学习与生活的基本场所.家庭的基本结构,父母的关系,家长的教育观念无一不影响着幼儿自身的心理变化.对学前儿童社会性适应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在家里依赖父母,在幼儿园依赖老师.因此,如果幼儿所处的环境是不融洽的.就很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的良好发展.父母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承担着主要的教育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关心爱护孩子,使孩子得到足够的母爱和父爱的温暖
还有的家长因工作忙,跟孩子的交流时间很短,很少能关注到孩子谁身上的问题,从而在有些事情上,会给幼儿很大的压力,会让他们产生抵抗或者抗拒的心里,从而心里健康等问题也不断的产生。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越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首先要为儿童创造丰富的、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环境。
幼儿环境建设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幼儿的需求、安全和发展。丰富的、合适的环境不仅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还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愿 望,启迪幼儿智慧,愉悦幼儿的身心。而“以人为本”的幼儿环境建设,首先是创设儿童化的设施环境,独特造型的建筑设计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并且更容易被幼儿 悦纳。其次是清新绿化的自然环境,校园环境做到气质清新,鸟语花香,草绿树盛;还有是对装饰环境的美化和教育化,室内各个墙壁都进行精美的布置、装饰,使 之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具有美的熏陶。幼儿园也可考虑在室内专门辟有一面记录幼儿成长脚印的墙壁,幼儿可在上面自由挥洒。然后是自主、开放的游戏环境,在室 内外创设自主开放的游戏场所,来缓解幼儿压力,满足幼儿的心理愿望和需要。此外,心理健康环境的创造还包括人际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与方法
策略:
1.对幼儿进行拟人化教育会调动孩子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消除消极情绪培养幼儿积极情绪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拟人化的教育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道理说的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孩子接受和认可,外在的规范规则久而久之便内化成了幼儿的自觉行为。
3.采用拟人化教育利于属于引起幼儿注意的外部因素,较容易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是小朋友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学习做好的老师。
4.良好心理环境的建构要把幼儿的心理发展放在多个心理系统中并加以整合.而幼儿发展的环境并不是在一个家庭中,一个幼儿园中.而是特指那些以人际文化为主要元素的人文环境.除了必须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对幼儿心理环境安全的保护.
5.幼教工作者的整体素质,现今我国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还不是很高.很多学前教育缺乏新的师资力量,原有的教育理论还在比较低的水平.幼儿教师一般而言,基本是一些高职专科院校毕业的.相对别的国家来说,还存在十分大的差距.她们对于儿童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很好的进行分析与矫正.也更没有能力来预见和干预了.一些幼儿园教师在解决幼儿特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则是把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不仅没有对症下药,还有可能恶化幼儿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化水平要求相当高的职业,因此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培养.
5.加强家园共育幼儿是在周围环境中各种条件的相互作用中成长起来的.在幼儿期,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辨别力差,对成人依赖性强,教育的作用体现在生活中的人、事、物对幼儿的影响,幼儿生活直接作用于幼儿发展.家园犹如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方法:
首先,幼儿园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那一刻即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而这又建立在教师无条件地爱孩子的基础上。无论孩子美抑或是丑,也无论聪明抑或是愚钝,我们都应该无条件地平等地对待他们。
其次,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 的被重视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有了前面营造的一种健康和谐的氛围,我们就可以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之前带过一个叫糖糖的小女 孩,本来是一个很懂礼貌、很乖巧的孩子,但自从加油有个弟弟后脾气变得很暴躁。原来糖糖发现爸爸妈妈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弟弟身上了,对自己不像以前那样好了。小女孩比较敏感,错误地认为有了小弟弟之后,爸爸妈妈再也不喜欢自己了,于是心理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由于没有被父母及时发现,不断地 积压,使得糖糖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变得忧虑起来
其实,糖糖的问题是目前大多数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的宠爱,好像周围的人都以他们为中心,总是关注他们,照顾他们。长期以来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自私、依赖性强的不良心理,更谈不上去关心他人、照顾他人。
在分析了糖糖的“病”因之后,我迅速做出决定,开展一次“大带小”活动,让班里孩子当一回“小保姆”、“小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刻意给糖糖选了一个长得可爱又听话的小弟弟,她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弟弟,小弟弟很听她的话,两人俨然就是一对黄金搭档。活动结束了,糖糖得了第一名。我特别表扬了她, 让其他小朋友以她为榜样。在后来的日子里,糖糖再也没有因为有了弟弟而不快乐,反而常常主动向我提起弟弟是多么的可爱,她又是如何逗弟弟开心的。这一刻, 我也为自己的成功感到一丝欣慰。
四.结语
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长远的工程,不是机械地用一两种方法就能一蹴而就、达成目的,需要我们学校、社会、家庭和各方面的因素通力合作、积极配合、不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教育水平,才能使这项工作变得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