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其培养的最佳时期为幼儿期,因此要把握好这一时期来对幼儿的饮食习惯加以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愈加重视,而身体健康取决于个体所具备的良好饮食习惯。对幼儿来说,具备良好的饮食习惯则更为重要。幼儿时期是各种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但就目前幼儿的饮食习惯来看,情况并不乐观,还存在许多欠缺,因此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就很有必要。
一、建立健全的幼儿园膳食管理机制
作为一园之长,应该对幼儿的膳食结构加以重视。园长应该带领园内其他领导建立健全的幼儿园膳食管理机制。作为园内的一份子,每个成员也应该积极配合园长的工作,将原有的漏洞及不足补充完整。首先,幼儿园要招贤纳士,聘用一些优秀的营养师,确保为幼儿制定出科学适宜的食谱;其次,对保教人员自身的素质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定期对其进行相关的饮食教育;最后,要不断健全园内的膳食管理机制,灵活变通。使与幼儿饮食相关的各个环节规范化,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也要对其加以奖赏,增强园内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将幼儿科学营养的膳食结构的制定落到实处。
幼儿对直观的课堂教学很难产生兴趣,因此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但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会关注到幼儿各方面特性。幼儿生来就对各种事物感兴趣,若老师能够以幼儿的这一特性为基础来开展一些以健康饮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自参与其中,必将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也会自己动手摸索、探究发现。其学习方式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幼儿由原先被动的听老师讲解转换为自身主动的探索。在每个主题活动中会形成自己的见解,积累自身的经验,产生对食物有关方面探索和了解的欲望。最后,饮食营养教育要注重家、园、社区的合作,三者协调一致,一起为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做出贡献。
教师的餐桌指导用语在幼儿进餐时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适宜的教师指导用语会为幼儿创造出轻松愉悦的饮食环境。为了使教师的餐桌指导用语变得更加规范,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饮食指导时,首先,对于一些起不到相关作用的话语,尽量避免不讲。例如总是催促幼儿快点用餐之类的指导语。并且在对幼儿进行餐桌教育时,自己的指导用语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而且要根据幼儿进餐时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饮食指导,能够为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起到实际作用。其次,教师要注意指导用语的简短性,切忌唠叨,影响幼儿的正常进餐,要能实现自己的饮食教育目的。要多给幼儿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例如:“宝贝,慢点吃,记得细嚼慢咽。”“不挑食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等。指导时也要注意方式,避免声音过大,培养幼儿进餐的积极情感。要为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建造良好的环境。
二、家长要依据幼儿的特点筹备食物
幼儿的味觉不够敏感,不喜欢气味刺激的食物。因此家长在为幼儿选择食材时,要依据幼儿的这一特点,为幼儿准备气味比较平和、颜色丰富、硬度小且新鲜而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有刺激性气味食物的使用。家长在烹饪食物时应该依据幼儿的口味和消化系统特点来烹制。要关注到幼儿的消化系统特点,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肠胃蠕动能力较弱。因此为幼儿所准备的饭菜一定要烂,并且食物应花色品种多样,荤素搭配,每天所准备的食物也要进行更换,家长要多想一些方法来来激发幼儿的进餐欲望。在餐前大约半个小时,组织幼儿在户外或者室内进行适量的运动,这样会使幼儿在进餐时吃的又香又多。最后,要保障幼儿充分的睡眠时间,合理的作息制度也能够引起幼儿的食欲,避免幼儿挑食偏食行为的出现,有益于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作为家长,应该确立正确的餐桌饮食教育观念,对于幼儿的一些饮食习惯,家长不应该全然否定,有些是可以理解的,也有益于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例如,幼儿的肌肉发展具有阶段性,大肌肉发育良好,但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因此使用筷子和勺子的能力还不够,有时候就会用手拿捏食物。此时,幼儿只要在餐前做到严格清洗双手,其做法依然是值得肯定的。比起那些靠家长喂食的幼儿,自己用手拿食物则显得更加独立。
家长也要注意其餐桌饮食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避免过度唠叨,对幼儿的饮食行为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不能因为过度溺爱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倘若父母凡是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那么孩子所养成的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得不到改正,对其身体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因此作为家长,在教育幼儿时得做到严爱有度,严爱结合,科学的教育孩子。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要适当地加以惩戒,不能纵容孩子,要让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若孩子表现优秀,要及时对幼儿的变现予以肯定及鼓励。另外,在幼儿进餐时,要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自己学习一些经验,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更好的感受生活,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
三、完善幼儿食品广告立法
现阶段我国许多广告立法并不完善,一些电视厂家肆意妄为,夸大其品牌效应,欺骗消费者的权益,不利于幼儿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广告立法,对幼儿进行一定的保护。
应该对广告有选择性的播放。使食品广告中幼儿食品广告更加细致,对广告的管理力度也要加大,能够为幼儿宣传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终极目标,减少不良食品广告给幼儿带来的误导。电视媒体应该多录制一些公益性的广告,能够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与饮食观念。
应对广告中有关食品的价格作以规定。例如:电视广告会使用类似“不要100,不要50,只要9.9。”会让幼儿以为广告中的食品真的很便宜,因此也对幼儿形成误导。
在电视等网络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电视节目正所谓五花八门,家长应该对幼儿看电视的时间以及所看内容加以控制。
首先应该选取适宜幼儿观看的电视节目,像湖南卫视热播的“爸爸去哪儿”综艺栏目,是非常适合幼儿观看的,一些公益性的栏目,也是适合幼儿观看的。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最后,要对幼儿每次观看电视的时间严加控制,尽量把每次观看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避开那些不规范的食品广告。
幼儿的消化系统以及许多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如果食用了不健康的食品,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食品里的毒素也很难排出体外。因此在生产幼儿食品时,要制定出相应的生产标准,食品厂商必须严格按照指标生产。其次,食品质量监管局也要加大食品质量监管力度,不断细化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后,要不断完善与幼儿食品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那些非法生产的黑心厂家,要严惩不贷。
幼儿的心理尚未成熟,面对诱惑常常难以抵抗。因此,为了祖国的下一代,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社会相关部门要对幼儿园周围的食品摊贩加以严格监管,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罚款处理,禁止其对幼儿售卖垃圾食品及卫生不达标的加工类的食物,帮助幼儿抵制不良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