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很多人的想法是不一致的,在很多人的眼里健康就是身体没毛病,体格健壮,这就是健康,这种单纯的健康关,存在了很多的片面性,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幼儿的健康的教育中,往往就缺少了孩子的心理教育,这种倾向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的引起社会上的关注了,关注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已成为了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了。现在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是否具有生存的能力,不得不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这个我想说一下,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的意义:
究竟怎么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指的是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符合年龄标准的心理状态呢?具体的有以下的几个内容:
1.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都有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对于自己办不到的不会去苛求自己的。
2.有自信自立的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的动力,有自已一些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己发展的驱动力,在困难和逆境都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去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的前进。
3.能跟他人友好的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友好的相处,友好对待,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公平有理智的方式去处理,容易和他人相处。
4.主动的去适应环境,去适应社会,心理健康的人都能自觉地去调整人和环境,不是环境去适应我们,在任何复杂的环境里,我们都要保全自觉地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的能力,无论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的环境中,我们都要好好的发展自己。
二.如何实施幼儿健康的心理的教育:
1.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友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生活内容可以诱发孩子集体生活的情感,使孩子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越来越喜欢集体,丰富的生活内容中孩子的认知,情感,能力和个性都有提高,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在愉悦的情绪,愉悦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2.在游戏中 幼儿良好的个性的形成。在游戏和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等实践活动,为幼儿进行良好的个性的培养,健康的游戏和有兴趣的劳动,满足了孩子实践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能促进良好的个性,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情绪就会饱满,接受教育就会有效果。在孩子的实践活动中老师能积极的参与进去,做出适合的引导,合作,支持这样子有助于孩子形成坚韧的性格,敢抓“坏蛋”的行为就体现了孩子的个性,是孩子个性形成的最好的证明。
3.把爱,尊重和要求融入到孩子的良好的个性中去,在对每个孩子进行良好个性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爱,尊重和要求融入到工作中去,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孩子虽单纯幼稚,他们也有他们的尊严,他们体单力薄,他们也渴望参与成人的愿望的,大人要把爱和尊重的要求融入到他们的教育,引导他们与同伴的交往中克制与忍耐,在合作中要去学会分享,在接受批评中学会虚心接受教育。
三.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心理健康的发展家庭是孩子第一接触的环境,也是非常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最基础的。
1.父母要想方设法的去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个教育家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只是的奥秘,培养创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的形成”这样子对孩子是有好处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孩子去体验生活,比如烧火做饭,去喂喂鸡鸭,让孩子体验生活的艰辛,也可以做一些孩子们不喜欢的食物,这样子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生活上的不容易,让孩子知道生活中不是只有甜,只有人去适应生活而不是生活去适应你,否则你就会被生活所淘汰,孩子年幼无知,生活经验少,为了孩子少走弯路,这样子防患于未然,有些生活技能必须教会孩子。
2.父母要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呵护过多,禁区也多了,会使孩子形成依赖性,独立性差,一遇到挫折就不知道怎么办啦。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要让封闭式改为开放式,让孩子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刚开始都想着什么事都自己来,但往往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件事往往都做不好,比如扫地越扫越脏等,作为父母要有耐心,要让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能去因为节省时间而去“一手包办”这样子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勇气。
3.父母要信任孩子,要去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一种心态,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的品质,自信心的培养要先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孩子越小做事往往越不如意,有时简直就是添乱,父母不可以说“去去去,一边去,越弄越乱”父母的这种态度会让孩子觉得我很无能,以后就更没有信心了,做事会越来越胆小,不敢去表达,不敢去做,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是“你真行,你真棒,”在生活娱乐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方式和见解,这是与成人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粗暴的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不对,这样那样都做不好,否则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消灭了他的信心,孩子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遇到困难,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的去扶一把,与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很多的科学家都是失败了很多次才成功的,勇敢的去面对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相信孩子,让孩子认为相信自己“我会,我能行”孩子就是这样子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越喜欢去接触新的事物,新的东西。
4.父母要注重和孩子的心理沟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总是给人很爽朗的感觉,孩子们一遇到问题就自己会去想出种种的办法尝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在忙都要抽出点时间跟孩子交流下,进行心理的沟通,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子孩子有什么事情都会主动的跟你说出来,消除压抑,保持心情的愉悦,家庭保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和颜悦色,对孩子和蔼可亲,从小不要在孩子面前拿他与人比,和孩子玩竞争的游戏也不要一味的让孩子赢,你要让孩子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贵在参与的道理,凡是做到尽心尽力就可以了,要乐观的看待结果,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总之,心理健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家庭,老师,幼儿园的三方的协助的,需要共同努力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啦,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关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健康合格的幼儿。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