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与幼儿园需要进一步强化彼此的联系与合作,构建家园纽带,通过引入或创建家园联系表,增进幼儿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确保幼儿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上,可由幼儿园牵头,在校设置家园联系表,并在表内设置“连心桥”、“亲您关注”等子栏目,将幼儿园关于幼儿教育的一些安排以及部分幼儿在园的表现予以直观体现,同时,通过向家长普及科学的幼儿办法,从而使家长可以针对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与行为表现,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最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在各项活动开展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家园共育是比较重要的工作,幼儿园此项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需要承担实现此活动的重要责任,为家园互动创造平台,促使其能够切实的实现。
(四)凸显榜样激励效果
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教育可充分利用幼儿渴望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与鼓励这一心理特点来发挥榜样激励作用的效果。通过对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予以表扬或鼓励,进而形成对幼儿的激励作用,并使其他幼儿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行为规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对品学兼优和行为端正的幼儿提出表扬,并以其为榜样,积极厂当和鼓励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此外,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其也应充分利用幼儿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5]。
(五)依靠家长会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基于家长会对幼儿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应主义避免传统家长会一言堂和对幼儿不当行为过度批判的情况,应凸显出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在家长会上的沟通与交流,切实解决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在具体的做法上,幼儿园在组织召开家长会和向家长普及幼儿教育基本常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给予家长充分的发言权,针对幼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不恰当行为习惯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各抒己见,最终找到矫正幼儿不恰当行为习惯的办法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式,真正形成关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合力,确保幼儿在家园合作教育模式下健康快乐成长。
结论:本文通过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价值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基于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关策略,主要包括了加强对家园网络的应用、强化家园亲子活动的举办工作、构建系统地家园纽带与联系表以及发挥榜样激励效果和发挥家长会的作用等。未来,随着幼儿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发展,幼儿的行为也可能会受到来自不同过客体、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幼儿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李霞.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探究[J].学周刊,2017(6):10.
[2]周玉红.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甘肃教育,2017:76.
[3]吴金.家园合作视角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J].好家长,2017(39):19.
[4]胡加华[1].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4.
[5]熊梓宏.浅谈家园合作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J].都市家教月刊,2017(9):202.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6)(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