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教育的差距主要体现
二、教育发展不均衡危害
三、面对种种差距和危害,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内 容 摘 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价值之一。我们虽经过普九等工作,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教育的公平、公正的问题,普及义务教育在不公正、公平的影响下,也逐步走向形式和纸上功夫。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不是学生入学机会平等的问题,而是由于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是我国最突出的教育国情之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价值之一。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价值之一。追求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我国古代的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到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教育的平等性”,乃至“受教育权”被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都说明人类社会把平等教育视为理想的教育。 我们虽经过普九等工作,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教育的公平、公正的问题,普及义务教育在不公正、公平的影响下,也逐步走向形式和纸上功夫。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很清楚这其中的问题。 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不是学生入学机会平等的问题,而是由于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是我国最突出的教育国情之一。城乡教育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教育基础设施的配置很不均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市区学校,部分农村学生享受不到平等的教育资源 我们虽然经过普九工作,大大改变了农村学校的面貌,但由于近几年来教育投入的不均衡,使得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被市区学校远远的抛在后边。近年,市区学校纷纷建起了教学楼,学校上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信息,也使孩子眼界更宽了,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更高了。然而,农村学校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学校无处要钱,政府又不给投钱,部分学校的校舍已经出现了危机,现代教育设备更是无力添置,中心校还好,村小至今还是微机空白校。市区学校的楼扒了又建,微机换了又换,而农村学校还是那栋房,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城乡之间的差距太大了。2、城乡师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农村学生享受不到平等的人力资源 近些年,由于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教师队伍没有新鲜的血液充实进来。每年的几个招聘名额也都给了城区的几个重点学校,农村薄弱学校无人问津,使得现在师资队伍是强的更强、弱的更弱。首先,现在许多农村学校还存在代课教师,中学教师中也有很多是师范毕业生,一所学校里只有寥寥几个大专生。部分教师由于文化底蕴较浅,又不重视学习和研究,造成思想僵化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落后,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次,由于农村资金的不足,教师缺少外出学习的机会,教育信息闭塞,不能及时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虽经过几次培训,但培训后由于没有再锻炼和再学习的机会,根本没有操作的能力,无法面对信息化的现代教育。再次,由于对市区重点学校的倾斜政策,使农村部分教师相继被聘到城里任教,无疑又削弱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种种原因使得农村学生在享受教育的人力资源上存在不平等。3、由于上述两种原因造成的“择校热”,造成学生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民办学校的不规范竞争造成的教育市场的紊乱 由于无法实现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出现了择校热。部分学生纷纷投向城里的重点校,使得市区学校人满为患,不断的盖楼以适应学额的增多。相反,农村学校学额逐年减少,已经到了无法维系的地步。更有一些人,面对此种情况,不深思其危害,反而将部分村小兼并掉,还美其名曰“资源整合”。使得农村学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无奈的进城或流失,进城的学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又在享受不平等的教育过程。流失的学生根本就失去了享受教育的机会。 另外,民办教育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由于他们不择手段的到处挖学生,到处花高价买学生,使得农村学校无好苗,甚至有的学校怕出好苗。 上述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的表现,它的危害是:
(一)严重影响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由于教育资源城乡之间的差距和部分村小的兼并,已无法保证学生完成学业,致使近年来学生流失出现反弹,已经严重影响到普及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影响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但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使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同,有的甚至无法接受完整的教育,影响到公民的素质。 (三)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党当前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建设者,而由于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使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很难提高。 (四)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由于不均衡导致一部分人心理的不平衡,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接受城里的“高楼大厦式的教育”,有一些家长采取了偏激的手段搞钱,给社会的安定带来隐患。 面对上述的种种差距和危害,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我认为: 1、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不要将大量的资金投到城区学校的改善,而是将资金投入到农村学校的改造上,使农村学校逐步缩小与市区学校的差距,使农村学生不必择校就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 2、加大对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的投入,使微机进村小,使学生享受同等的信息化教育资源。
3、改变师资队伍的结构,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将教师聘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广开招聘之门,让好的师资和新鲜的血液充实进来,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创造一种教师竞争和自我提高的氛围。调整城乡之间师资力量,解决差距悬殊的问题。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保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重点加大对不合格教师的学力提高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推动城乡教师间的交流,多组织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送课下乡,认真开展好联片教研活动。
5、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对不遵循教育规律和竞争规则的学校坚决予以限制,使教育市场更加规范化。 6、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规范学区,使大部分学生在最近的学校读书,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对部分有能力的择校生要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 7、在中考政策上对农村学校倾斜,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采取照顾录取的政策,使农村学生不再想进城,保证学校发展的均衡。 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有浓重的公益性,也必然要体现它的公正和公平性。作为公共服务,我们的教育必须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尤其要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因为我国的大多数孩子在农村。我们的教育必须始终追求和实现均衡发展,必须始终为公民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价值之一。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不是学生入学机会平等的问题,而是由于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是我国最突出的教育国情之一。城乡教育的差距主要体现在1、城乡教育基础设施的配置很不均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市区学校,部分农村学生享受不到平等的教育资源。2、城乡师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部分农村学生享受不到平等的人力资源。3、由于上述两种原因造成的“择校热”,造成学生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民办学校的不规范竞争造成的教育市场的紊乱。面对种种差距和危害,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参 考 文 献
1、朱迎春;周志刚:从教育公平原则看中国城乡教育差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2、陈回花:刍议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及其对策《教学与管理》2004年33期
3、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