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服务型消防的必然性
二、服务型消防的特点
三、如何创建服务型消防
四、服务型消防如何运行
内 容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消防业务和事故也逐年增多,消防队伍在社会中的职能重要性越显突出,特别是新《消防法》出台后,消防队伍的肩负的职责也越来越多了。因此,创建一个服务型的消防队伍,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民的需求。
关键词:服务型消防 创建 运作
贯彻新《消防法》 创建服务型消防组织
所谓服务型消防,就是在履行消防职责中以服务为宗旨,以满意为标准,在坚持消防有关法规的基础上以民为本,尽可能地提前主动介入、阳光执法、实施热情周到人性化服务,为当事人提供一切便利,从而实现社会对消防保障的需求。当前,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与实践,服务型消防的建立和完善更成必然,在“以人为本”的当今时代,它更能体现出先进性和科学性。
一、创建服务型消防的必然性
服务型消防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是消防职能发展与完善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法治的体现,更是政治文明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历史发展的必然。从消防的发展史来看,消防大致经历了原始、自治、宣传、管理、监督等五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的消防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消防的宗旨和理念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迎来更加先进的模式。当今时代执政党响亮地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民以为一切之先,作为消防工作就要“以民为本”,所以建立服务型消防,也就顾了顺应时代的必然产物。
2、法治化进程的必然。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国家非常重视法治建设,特别最近几年来是加大了国家行政执法机构的法治化,明确与规范了各行政机构的职责、权限和办事程序,今年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对行政审批的范围、程序和时间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让各行政部门有法可依,消防监督机构是政府行政机构的组成部分,无论防火监督、还是抢险救灾,都得有法可依,这一法规的要髓就是为民服务,所以服务型消防也就是在法治化进程中顺应而生的。
3、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服务型政府体现为以民为本,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唯一标准,而服务型政府的宗旨要转化为具体的形式,只有通过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具体行为表现,消防部门代表政府行使消防监督的职能,依照消防法赋予的职责,对辖区内的消防进行监督和救助。因此,消防部门履职是否到位,宗旨是否得到体现,事关政府形象和政府职能发挥的好与差,服务型消防就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务型消防的执行力来体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发挥。
二、服务型消防的特点
1、方便。方便是服务型消防最基本的特点。方便的前提是“公开、透明”体现了消防的阳光行政。所有有关消防的办事程序和方式甚至电话都向社会公开,以提供最大的便利,这样有效地解决了避免和减少过去繁锁的办事程序带来的不便和困惑,又解决了过去执法工作中存在的推诿现象,让消防服务对象感到轻松,便利。
2、快捷。快捷是服务型消防的主要标志,就是消防服务对象在办理消防相关事务过程中,消防部门办事快速,做到快接、快办、快结,就是对前来办事的对象,及时而热情接待,及时询问要办的事情和要求,及时查阅送来的^^文档,对差异和问题,给予指正,说明事理,让消防服务对象很快感受到自己的愿望得到重视,很快也就感到心理踏实,增强办事的信心和对消防部门的责任感。
3、优质。优质是服务型消防的核心,就是在消防部门在办理消防事务中要质量至上,以优质让服务对象落实。质量高低体现消防部门的责任心强与弱,办事能力的高与低,要实现优质服务这个目标,需要消防部门的全体人员增强政治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对服务对象提交办理的每一件事都尽心尽力,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体现服务优质,否则只是流于形式。
服务型消防最终体现的是人民满意,整个过程都是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倾注的人性化服务。
三、如何创建服务型消防
服务型消防要围绕其宗旨、方便群众,建立在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解决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建立服务型消防的首要环节。在服务型消防中,人是主导因素,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解决消防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树立以民为本的公仆意识、限权意识和廉政意识,坚定服务的理念,自觉践行以服务为宗旨的承诺;二是提高消防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在实践过程中,服务型消防要体现方便、快捷、优质的特点,要求消防行政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技能,正确地履行岗位职责;三是消防行政执法人员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在服务这一大前提下,对“执法与服务”这一对看似矛盾,更是相融的关系寻找较好的和谐点,不断探索,解决执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老大难问题。
2、解决办事程序的问题。办事程序化是服务型消防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提高办事的公证性和工作效率。首先,制定工作运行规程,让消防行政执法人员明白履行职责的程序是什么,并自觉地按程序规范办事行为,减少盲目性和无序性,防止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公开消防行政执法程序,让消防服务对象清楚消防部门的办事程序, 从而也清楚本身自己应该怎样配合服务,提高消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对消防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监督,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消防监督者与服务对象的矛盾;三是社会对消防部门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有一个测量的标准,消防部门履职的效果,就得看是否按程序办事,只有按程序办事,才是合法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判断正确与否的最主要标志。
3、解决服务条件的问题。服务条件是服务型消防的基础和保障,在服务的实践过程中,除了流动服务外,还有许多事情都得定点守侯服务。为了方便群众,体现热情服务,消防部门应当具备基本服务设施和条件,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一是消防部门在单位内部设置群众办事窗口,基本具备处理事务和接待的需要,让人民群众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决不能有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二是部门在辖区内设一定数量的服务窗口,定时、定人蹲点服务,让人民群众少走路、少费神,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并提高办事效果;三是消防服务进入当地政务中心,与其他行政部门联手合作,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快捷和高效率的服务。
服务型消防的建立,需要有科学的发展观,既要符合现实需要,又有长远的发展潜在力,与时俱进,健康完善。
四、服务型消防如何运行
服务型消防的运行是实现其宗旨的表现形式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只有良好的运作形式和方法,才能确保服务宗旨和目的实现,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运行。
1、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是服务型消防的总体要求。服务型政府是“限权政府”,服务型消防也是“限权消防”,它要求执法者必须履行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同时也是告诉被执法者,必须依法办事,不是提了服务型消防就忽略了行政执法的强制作用,服务是有限的,应当在消防部门职责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否则,消防部门就很难承受,甚至影响服务质量和效果,或造成事与心相违的现象发生。
2、按程序办事。程序化是行政文明的标志。按照程序办事是消防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消防部门的行政行为要有章可循,一是在进行防火监督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事故责任追究等方面,都应当按照有关的程序,实施行政行为,不得超前或错位。二是消防部门的内部,应当建立内批制度,权力分移,分节把关,重大事项,应需集体研究或专家组研究决定,防止办错案和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因此,消防行政执法在内外都应有严格的办事程序,让行为规范,有条不紊,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3、实事求是办事。实事求是是消防部门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体现。在消防行政执法和实践活动中,由于法律的缺陷和空白,难免会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消防部门的行政行为同现行的法律条文去比照处理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应当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根据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去衡量,当现实问题与现行法律发生冲突时,就得作研究和分析,尊重客观实际。其次,在不是必要的情况下,对消防责任人应当从宽执行相关规定,不能一味求从严,否则就造成消防安全成本增大,实现工作目标的难度增大,还有可能给消防部门与行政执法对象产生对立矛盾,只有宽严结合,严把重点关,适当放宽一般保卫的要求,做到严得合理,宽得有道。
4、主动为群众服务。主动服务于群众是消防部门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极端热忱的体现,人民群众无不欢迎。一是主动为群众宣传办事程序与方法,让群众明了,二是主动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的接待工作,确定办结时间,做好回复,三是对重大新建、在建项目做好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四是主动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五是主动深入各单位与社区到群众中间做好消防知识的宣传普及的消防文化活动。
5、用科学的发展观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确定的社会发展的战略观,消防部门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确定社会消防建设发展规划,让消防事业既有现实性又有发展性,既有高成效,又是低成本,有了这样的科学发展观,消防部门就得从成本意识,群众意识,社会意识,发展意识去处理在消防实践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消防事业发展中得到实利,让消防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服务型消防是时代的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目前正在形成之中,它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全力参与,我们相信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服务型消防会更加规范,更加完善,更加合理,更加高效和更加科学。
参 考 文 献
1、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11月;
2、黄大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11月;
3、马京、叶群声、刘明洁,《消防管理教程》,其他出版社,2001年8月1日;
4、郑新力,《消防工作责任制和消防管理与防范全书》,其他出版社,2003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