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及其独立避险能力的研究
学校素质教育中安全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人身安全时时牵动着教师和家长的心。安全的问题无时无处不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就好像警钟时时刻刻悬在心上长鸣。几乎每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可以在网络、新闻媒体、路边新闻等各种渠道都可以听到有关于中小学生所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几乎大多数的教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很难教很难管,几乎每一个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在路上的安全问题,也几乎每一个校长都在担忧哪一天自己的学生出了安全事故……学生安全历来是教育行政、学校和家长的重中之重,现在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对中小学生的安全进行检查,研究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是当务之急。更让人恼火的是,一些不讲理的家长总是认为,不管学生发生什么安全事故,学校都应该负全责,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实让我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我认为只有具备安全意识的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我决定开展“如何落实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主避险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生活没有保障,怎么谈教育?生活是美好的,但却是脆弱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又隐藏着危险。近年来,学校事故频发,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所有的老师都应该有高度的责任感,做一个细心的人,随时随地做好安全工作,安全培训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是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树立安全意识是一种态度,是对自己来,对家庭和社会的一种负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针对危险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安全教育的需要,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是我们学校为什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形成安全管理理念,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只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安全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能够掌握一般的自救自护技能,防止事故发生,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学校领导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及思想意识、安全行为、安全意识、安全事件和学生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有效地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克服思想涣散和麻痹的观念,在安全方面从来没有随意的心理,确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责任比泰山更重要,确保校园秩序更好,教育环境更加和谐,法制环境更加统一,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的理念。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而教学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生命安全和基本生存技能的掌握,以树立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多维教育的理念和良好氛围确保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安全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脆弱,帮助学生去掌握基本的自理技能,提高各种危急情况下的自救、互助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质量,确保小学生形成全面和谐的身体心理,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安全心理,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课题研究内容
1.如何搞好学校安全教育。
2.中小学生家庭安全教育现状及其与学校安全教育的结合。
3.学生自护自救能力培养研究。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研究。
三、课题界定
“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学会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就是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身边危险性的认识程度。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如何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及其独立避险能力的研究(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