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摘 要]现代有效地在教学中,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就自已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我的认识。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原来的被动学习只是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主动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培养学生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对别人的意见作出评价,并且能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也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学会用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县“5+1”有效合作课堂就是典型的例子,所谓“5”就是指合作学习中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和达标检测,“1”指的是教师的课后反思。“5+1”课堂首先要搞好小组建设,把班级按6到8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好小组长、副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纪律监控员等等,每个小组设计组名、组徽、组歌、口号等。教师课前要设计导学案,导学案就按照“5”进行设计,上课时就按“5”环节进行,那么在教育教学课程中“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合作学习就为重要了,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放手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内容、方法在合作中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自己亲身经历去体会学习的过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汇报、质疑、讨论、总结,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里进行展示、质疑、补充,总结。这样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也能全员参与了。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但尽管小组合作有着这么多的优势,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1、合作学习方式的滥用。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只要学生提出问题,不管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能否读懂,动不动就来个“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成为了一种时尚的形式。课堂上学生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可之后的交流却颇令人失望,学生照本宣科,答案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 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
2、合作学习的方法不当。
往往教师给了学生交谈的机会,却发现在更多的情况下,学生不知道如何合作,或是乱作一团,或是不知所云。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练习五中学习字词句的时候需要学生小组合作涂色,因为时间不够所以要求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一本书,但是学生却都想完成自己的那本书,争执不下结果一本书都没有完成。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不会分配任务,或不能很好的与他们一起合作。
3、 合作学习参与的“两极化”。
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好,所以不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小组成员因能力的差异,个性的不同,往往造成优等生“滔滔不绝”,而后进生“望洋兴叹”。
上述种种原因使语文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小,把小组合作的种种优势全都抹杀了。我认为要使小组学习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真正发挥其效用,教师必须尝试以下做法:
1、创设和谐的合作环境
和谐的合作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学生在较好的气氛下才能坦诚交流,易于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地发表意见,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2、给予充分的时间。
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2)(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