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小学班级管理实务的体会
一、做学生心目中的“亲人”,学生的知己
小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行为素质的基础阶段。在这个启蒙阶段的任何一项能力,习惯或素质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特别是我们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老师,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双亲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长期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多的是溺爱,少的是规矩和习惯。我们更要培养好孩子的行为习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心和爱护学生,我们要走近学生,关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用爱温暖学生,实现情感的交流。
例如,去年我教的一个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是一个善于举手,乐观向上的孩子。二年级开学,总觉得孩子有什么变化,但说不出来,作业基本上不做,或者做也只做一部分,或者把答案写满为止,上课也不回答问题,也不爱和同学交流。我就长时间的跟踪孩子,下课时不时的和他做互动,让他和我做游戏,天热的时候端杯水给他。直到有一天变天气了,他穿着单薄,我从家里拿了外套给他。他忽然抱着我,告诉我他想妈妈,为什么现在不学习就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原来他的爸爸妈妈在暑假离婚了。哎,可怜的孩子,要不是我时刻的注意,真的没有发现。然后我就跟孩子讲道理,我可以做你的爸爸妈妈,做你的朋友,你不孤单,好好学习才能最大的引起家长的注意,让他们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让他们好好爱你。做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敞开心扉;做学生的知己,让他们健康成长。
二、班级学生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也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班级管理中,应做到如下方面:
1.加强班级日常管理,把抓好学生的学习,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
农村孩子的基础知识薄弱,生活经验极其匮乏,对于知识的掌握比较欠缺。对于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他们不是特别理解。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不断深化的社会变革,使我们对知识与力量的关系,有了新的体验,学习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学习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农村孩子知识储备怎样得以提升,大部分来自于课堂和学校。所以我们要抓好孩子的日常学习。
2.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而班集体的面貌,是班主任的综合修养与工作深度的反映,对学生来说,良好的班集体可以成为一个成长的摇篮,混乱和风气不正的班级,就成了一个大染缸。生活在什么样的班集体里,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影响一生。
3.发挥班级干部核心骨干作用,开展学生的学习互动。
在班级常规管理工作中,应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管理班级的机会。我所在的学校是河南省商城县马槽小学,相对偏远的农村小学,因为每个班级的人数相对人数较少,采用的班级管理是高年级学生管理低年级学生的办法。例如:四年级对来到口管理一年级,五年级对口管理二年级。每一天预备铃声响起,四年级的班干部踏着整齐的步伐来到对应班级,教给孩子们做课前准备,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崇拜高年级的哥哥姐姐,都争相长大,帮助比自己小得孩子。这样的帮助让高年级的孩子有主人公的责任感,让低年级的孩子有崇拜感,都在争着做班干部,让整个校园都有向上感。中午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大家也争相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校园氛围融洽。
三.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能够激励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班级班风等的集合体。班级文化建设对促进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有很大的帮助。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注意:1.有比较明确的,班级目标2.必须结合本班的实际,有不同的特点。3.必须依靠学校,家长,社会和其他老师的配合和支持,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家长的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建立班级制度文化应注意从实际出发,注意发扬民主,班级制度是要求班级群体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约定。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常抓不懈。
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充分调动班主任及孩子的积极性,可以让孩子动手来打扮教室。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室内环境进行精心的规划和包装,使每个教师都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在教室四周整齐的悬挂孩子的作品,每个月都有班级对应的德育主题,并颁发德育标兵。
以上就是我在XX网络远程教育学习小学班级管理实务的一点感想。虽然我的年龄偏大但我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每天下班回家,我往往是先开计算机,看看有没有新的教学课件,有就先下载。没有我就和同是教师的老伴探讨一下近两年多来,参加网络培训的感想。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只能进步,这样才能跟上孩子们的脚步,更好的育人。原来讲教给孩子一滴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社会,我们必须是整个海洋,才能更好的服务祖国的花朵。让我们继续学习,继续努力。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实务的体会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