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台山市李谭更开纪念中学 陈光耀
【内容提要】数学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方法有: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
问题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创设交流环境,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
知识的思维过程,增强问题意识,鼓励大胆猜想,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行之有
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主体作用、主动学习、兴趣、课堂教学。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要加强对学生意志和自信心的培养,激发其对数学
学习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将兴趣发展为爱好。
二、创设问题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一个探索研究过程。知识
结论是前人总结下来的,如果能放手让学生自己亲自去探索,就可避免学生被当作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
使学生变成渴求知识的海棉。
三、创设交流环境,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以学生为主,为学生创设“群体求学”的氛围。课堂教学若单纯靠老师一个人
的辅导,由于未能及时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同学,造成了差生学习障碍。老师可将教学班按学生个体素质的
差异分组,利用个体学习资源的学习优势,创设互相交流的学习氛围。有的学生对不会做题,往往产生焦
虑情绪,用无奈或者逃避的态度来对待。分组后,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便
能得到快速解决。小组学习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使之学会自我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兴趣增强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师要不断地丰富小组活动的内容,如小组制作几何模型,制造测量工具,答辨,解题比赛,抢答等
等;要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尊重别人,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使小组成员人人有启迪,共同进步;要培养学
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其体验到“荣誉共享”的乐趣,觉得小组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个人要对集体的荣
誉负责任,如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一次,就给全组人都加分一次。久而久之,学生的合作热情
就会越来越高涨。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体现了群体全力的优越性。在群体合力中,学生在学习上互补互
助不断进步,同时培养了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实践证明,发挥学生主体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符合新课标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