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全球经济环境快速发展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与国际化,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一直是坚持渐进式的发展道路,整个国有企业体系是一个伴随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在改革与调整中求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每隔5至8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政策在内容上就会有新突破,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是以中央企业、大企业为主体,以发展混合经济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目的是想保持我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一个趋于常态、相对稳定的发展。然而,一种好的企业文化,不仅仅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和层次提升,对员工来说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的精神象征,就是一个企业的主心骨,而这条骨头是否坚韧挺拔关系着这个企业是否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企业文化理论能成为主流。近几年开始参与本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经过这一年多对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理论和文献的研读,加之实际工作中的切身体会,感觉到目前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在没有实践做基础的研究,自然难以产生对企业发展有推动力的科学理论,更谈不上有实践指导意义。国外研究现状从企业文化研究三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尤其是国外的学者,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
一.国内企业文化现状
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受传统文化、时代发展特点、自身发展需要和专制主义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然而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展示自身形象、约束员工行为、引导员工价值观念、团结凝聚激励员工等重要功能让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学习着通过让普通人做非凡的事、培养团队精神、让员工畅所欲言、领导人身体力行推动等方式来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伴随着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发展,西方企业管理经验的传入,企业文化在中国早就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现代的公司制企业管理,一靠公司制定的规则制度这一硬性规定,二是依靠公司文化这一软力量。唯有软硬兼施,充分发挥这俩种手段的作用,企业才有可能真正长久的屹立于现代的企业丛林之中。然而如今过于年轻的中国企业却陷入了重规章制度轻企业文化的一个怪圈或者企业文化建设有形无神,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的企业文化管理成功经验,结合当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并为之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国外企业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外企在众多求职者眼中成为了一个新的目标,甚至很多高学历求职者的目光就只锁定在外国企业上。究其原因可以总结成一个新名词,就是我们现在时常听到的“外企文化”。根据部分市场调查显示,许多求职者将目光锁定外企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有更好的待遇和更多的机会,而是更多着眼于这些企业的外企文化。因为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好的精神文化会引领他们走向成功。
何为外企文化,简单解释就是外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造就了多种多样的企业文化,一种好的企业文化,不仅仅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和层次提升,对员工来说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二、^文档提纲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和谐、诚信、敬业之余也会导致无纪律。
2. 是否可以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其自身的发展需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另一道坎。
3. 专制主义在中国的长远流传导致现如今中国企业的“一把手”企业文化严重。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三).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1. 让普通人做非凡的事
2. 培养团队精神
3. 让员工畅所欲言
4. 领导人身体力行推动
(四).外企文化特点:
1. 美资企业:民主、创新、效率
2. 德资企业文化:严谨 纪律 逻辑性
3. 日资企业文化:服从 等级制
4. 韩资企业文化:权威 责任
三、^文档叙述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内成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渐进培养、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体系或基本信念。企业文化与制度安排、建立领导力、提高管理水平类似,绝不是因为这样做“显得有文化”,而是企业文化无处不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会稳定地促进企业员工满意度、顾客忠诚度、企业销售增长等,所以可以说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成与败。然而,由于当今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内容源头的不同导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良莠不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况。
1.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和谐、诚信、敬业之余也会导致无纪律。
中国的管理者与员工,其日常思考与行为都必不可少的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如若能汲取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发展企业敬业、诚信、和谐的一面,则可以很好的促进其企业文化的建设。平安保险公司强调以儒家文化之仁、义、礼、智、信来作为其企业文化内涵,融合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从另一方面来说,企业过于注重传统文化重人的灵活会导致企业的无纪律与无系统,而企业没有严格的纪律与系统,就会出现各种人情世故拖沓现象,企业就难以稳定。
2. 是否可以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其自身的发展需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另一道坎。文化是产品的灵魂,产品是文化的载体,青岛啤酒的企业文化不仅能紧紧捉住时代发展的特点,而且还与其他民族文化、当地特色有机融合在一起,打造了属于青岛自己的文化品牌。青岛啤酒的经营核心是“经营快乐”其企业文化核心是“追求卓越,奉献社会”。当然,一些企业是为了有企业文化而去打造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其结果是有形无神,根本无法发挥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只能是公司的累赘。
3. 专制主义在中国的长远流传导致现如今中国企业的“一把手”企业文化严重。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曾在一次万向集团内部研讨会上说过:“万向就是 鲁冠球,鲁冠球就是万向” 万科集体董事长也曾经说过:“有人评价万科的组织纪律严明,我想这是和自己的经历分不开的。”由于专制主义重视领导意志,所以企业主要领导人的个性特点、价值观,会对企业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有时候主要领导的独立专行会把企业带人深渊。
需要更多免费^文档请点击进入专业^文档网站查找
幼儿教育^文档网 http://www.yrlunwen.cn 教育^文档网 http://www.jyLunwen.top 会计^文档网 http://www.kjLunwen.top 电气工程^文档网 http://www.dqLunwen.top 法律^文档网 http://www.fyLunwen.top 工程管理^文档网 http://www.gcLunwen.top 工商管理^文档网 http://www.gsLunwen.top 汉语言文学^文档网 http://www.hyLunwen.top 计算机^文档网 http://www.jsjLw.top 金融^文档网 http://www.jrLunwen.top 人力资源^文档网 http://www.rLzyLw.top 市场营销^文档网 http://www.scyxLw.top 小学教育^文档网 http://www.xxjyLw.top 行政管理^文档网 http://www.xzLunwen.top 行机械设计^文档网 http://www.jixielw.top ^文档同学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om ^文档下载网 http://www.lunwentongxue.cn word文档网 http://www.wordocx.com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指出,“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依赖天才,所能依赖的只有企业精神。”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会有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
1.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对外展示自己的形象,构建自己的企业品牌。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品牌价值是时间的积累,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2.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对内协调员工的工作,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会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规范和引导作用。3.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团结、凝聚员工,激励员工更努力、高效的工作。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塑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行为符合企业文化的员工受到激励。
(三).如何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形式上推广一种理念并不意味着这种理念就真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企业还需要有与这种文化理念相匹配的明确、可操作、可执行的制度体系。
1.让普通人做非凡的事:企业应学会让员工重视自身价值,倡导员工竞争和献身精神,奖励员工创新,利益共享,以人为本。要让员工感觉他们在干的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工作,而是一项伟大的非凡的事业。同时要让他们感觉到公司对他们的重视,让他们感觉到公司对他们的爱,赢取员工的忠诚。
2. 培养团队精神: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创造优秀的团队,就必须明确团队的目标和任务,让每一个团队内部成员都能够理解,使企业或部门的利益与个人的自我价值一致起来,使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除此之外,必须培养创新精神,解放人的思维,充分信任、讲求民主、注重沟通、张扬个性。
3. 让员工畅所欲言:企业管理者若想培养人才,就必须制造一个能接受部属意见的环境和气氛,不只是消极地沟通安抚,更要积极地采用推行,这样,才能集思广益,争取成功。一个人的智慧,绝对比不上群众的智慧,所以上司积极听取部属的意见,才能得到共同的成长和较高的工作成效。
4. 领导人身体力行推动:企业在形式上推广一种理念并不意味着这种理念就真能够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所以领导人必须身体力行亲自推广。很多培养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说很多遍都不如领导人亲身示范一遍。所以企业管理层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就是最好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
(四).外企文化特点:
1. 美资企业:民主、创新、效率
美资企业区别于其他外企的主要特征是美资企业更看重于员工的效率和创新,而不是只要你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班就可以。外企更看重的是你的“价值”而不是你的学位证书。这就等于说哪怕你是三流大学毕业,只要你在面试外企的时候能够让面试官看见你所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你本人的个人价值,你就可以得到一份可能让名校生都羡慕的工作。再来就是在美资企业中,民主是其一大特色,有别于个别国企中一人说话众人做事的情况,更倾向于所有人的意见。团队精神也是美资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特色,在这里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是不能脱离团队行动,只顾个人利益,必须要考虑到整个团体和公司。正因为美国企业具有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才会使得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美国的依旧在全球领先经济地位,正如一句话所说“创”比“造”更重要。
2. 德资企业文化:严谨 纪律
逻辑性德资企业与美资企业的文化可以说是完全相反,德资企业更倾向于员工的纪律性。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恪守纪律,制式严谨。所以作为德资企业的员工,不管是多简单的工作,你都不可以掉以轻心,一定要仔细严谨的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得过且过在德资企业里是最不被允许的一种工作态度。并且德国人虽然工作严谨,但是他们也很懂得享受,绝对不会亏待公司的员工。德国人的严谨使得很多企业更愿意和德资合作,因为德国公司往往会比你更重视合作的结果并且尽其可能的避免差错。虽然很多人将这种行为形容成德国人的吹毛求疵,但是我相信相比于大大咧咧的合作者,很显然挑剔的合作者会让人更放心。
2.日资企业文化:服从 等级制
日企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与他们的国家文化非常相像,就是要求下级对上级的完全服从,个人对团体的绝对服从,在突出的能力个性和不突出的能力个性,更偏向于后者。因为日本人强调绝对的服从,所以低效率也是这种企业氛围出必定会出现的弊端之一。但是再次同时日资企业文化还有一个值得我们称颂的特质就是员工的强大凝聚力。 对于日本的企业文化,我个人认为是有得有失,因为服从的员工会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员工管理的难题,但是与此同时,又会同时失去员工的创造性和建设性。
3.韩资企业文化:权威 责任
对于韩国企业文化的评定最为多样化,有人认为韩国的企业文化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崇尚礼仪、尊重长者、责任感和重视家庭。在此同时也有人认为韩国的企业文化深受日本企业文化影响,因为它的企业文化精髓是强调全体员工对于企业的高度认同。韩资企业应该算是我眼里最中规中矩的一种外企文化了,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企业精神都与国企有相似之处。
结语: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一环,可以为企业提供诸多优势。由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时间有限,其企业文化的发展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当前建设中国的企业文化,必须发扬企业独特的文化底蕴,结合企业环境的实际情况,突出本企业的特色,在扎扎实实建设制度的基础上重视文化建设,才能够真正建设好企业文化,最终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在以上介绍的四种外企文化之中,我个人更偏向于美资企业,因为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富有创造力的员工与勤勤恳恳的员工相比,前者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如前文所说,一种好的企业文化会引领企业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不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公司的发展与这个公司是具有哪一种企业文化有着必然关联性,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的精神象征,就是一个企业的主心骨,而这条骨头是否坚韧挺拔关系着这个企业是否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无论哪一种外企文化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外企良好的竞争环境和能够提供各种特色的培训课程是吸引各路求职人的最主要的一点。所以求职者在选择外企的同时一定要考虑的所选择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是你所想要的和你能够适应的,万不可盲目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外企对个人的提升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
[1] 张志学、张建军《中国企业的多元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第128页。
[2] 徐楠《逆向营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第57页。
[3] 爱德加沙因:《组织文化与领导》,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
[4] 特雷斯迪尔,阿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年
[5] 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
[6] 约翰科特和詹母斯核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华夏出版社,1997年
[7] 韩岫岚:《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8] 刘嘉:《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
[9] 王吉鹏李明:《企业文化诊断评估理论与实务》,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 年
[10] 殷勤凡:竞争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为何培育不出公司核心竞争力[J].预测 2003.P35.
[11] 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年
[12]刘光明:《中外企业文化案例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13]刘志迎:《企业文化通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李玉海:《企业文化建设实务与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林毅夫。李志赟: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R]北京大学国际研究中心,2003年。
浅析国企与外企的文化对比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