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线类
K线类的研究手法是侧重若干天K线的组合情况,推测股票市场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而判断股票市场多空双方谁占优势,是暂时的,还是决定性的。其中K线图是进行各种技术分析的最重要的图表。
单独一天的K线形态有十几种,若干天的K线组合种类就无法计数了。人们经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了一些对股票买卖有指导意义的组合,而且,新的研究结果正不断地被发现、被运用。
K线最初由日本人发明,并在东亚地区广为流行,许多股票投资者进行技术分析时往往首先接触的是K线图。由于用这种方法绘制出来的图表形状颇似一根根蜡烛,加上这些蜡烛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阴阳线图表。通过K线图,我们能够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况表现完全记录下来,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档后,在图上即形成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些形态的变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出来。K线图形态可分为反转形态、整理形态及缺口和趋向线等。
(1)绘制方法
首先我们找到该日或某一周期的最高和最低价,垂直地连成一条直线;然后再找出当日或某一周期的开市和收市价,把这二个价位连接成一条狭长的长方柱体。假如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高(即低开高收),我们便以红色来表示,或是在柱体上留白,这种柱体就称之为阳线。如果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低(即高开低收),我们则以绿色表示,又或是在住柱上涂黑色,这柱体就是阴线。
(2)优点
能够全面透彻地观察到市场的真正变化。我们从K线图中,既可看到股价(或大市)的趋势,也同时可以了解到每日市况的波动情形。
(3)缺点
绘制方法十分繁复,是众多走势图中最难制作的一种;阴线与阳线的变化繁多,对初学者来说,在掌握分析方面会有相当的困难,不及柱线图那样简单易明。
5、波浪类
波浪理论是把股价的上下变动和不同时期的持续上涨下跌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波浪的起伏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股票的价格也就遵循波浪起伏的规律。波浪理论的全称是艾略特波浪理论,是以美国人R.N.Elliott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技术分析理论。简单地说,上市是5浪,下跌是3浪。根据数浪来判断股市行情。数清楚了各个浪就能准确地预见到:跌势已接近尾声,牛市即将来临;或是牛市已到了强弩之末,熊市即将来到。波浪理论较之于别的技术分析流派,最大的区别就是能提前很长的时间预计到行情的底和顶,而别的流派往往要等到新的趋势已经确立之后才能看到。但是,波浪理论又是公认的较难掌握的技术分析方法。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股价走势所形成的形态;第二,股价走势图中各个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第三,完成某个形态所经历的时间长短。
波浪理论除了提供图表上波浪形态的实证外,同时也帮助技术分析者了解何种走势具有特定实质上的意义。例如,在波浪理论中,三角形结构为一种多重趋势线出现,而斜三角形和技术形态上的楔形模式具有同样的意义。看调整的形态,大多数情况则为波浪理论中的双重之和三重之。技术分析中的著名形态头肩顶,则可看为波浪理论中的标准顶点。而不规则的修正浪的顶点,则往往也会演变成头肩顶的形态。旗型和三角型为波浪理论中级数极小的锯齿型和三角型。双重顶和双重底则分别为波浪理论中的平台型和失败型态等波浪,至于趋势线和趋势轨道的预测方法,两上理论立足点是相同的。支撑和阻力线的意义,由波浪理论而言,当股市波浪正常进行时,或者空头市场的尽头易于掌握时,则这条线便可明显地得以判断。例如,第一段的高点是第四段回档的支撑点,技术性的图表对于个股的研究是非常有用的,然而在整体方面则是有瑕疵的,而波浪理论则可以加以弥补,技术分析中所指的一些指标对于市场所处状况的研判颇有帮助,同时亦有助于分析当时的市场心理。由于随着各阶段波浪走势发展的时间不同,在剖析界定波浪所处阶段时则不能太依赖这些技术性指标,而忽略波浪理论中所指的一些互换实体。
(二)技术分析方法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投资界开始逐步显现一股越来越强的向技术分析方法复归的潮流。这股潮流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产业革命浪潮。这不是对古老技术分析的复辟,而是指对技术分析方法的分析过程计算机化,对投资交易的决策过程计算机化。计算机化的投资分析和投资决策方法,不但可以帮助投资人最大限度地克服市场信息提取过程中的主观性错误,同时可以帮助投资人最大限度地克服投资决策形成过程中的主观性错误,从而使投资人获得更为可靠的获胜几率。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计算机化技术分析是指技术分析完全用计算机执行,而不仅仅是在计算机中显示。在计算机化技术分析的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人可完全脱离信息加工过程。投资人的作用只是起到监测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功能及对操作指令的执行。可见,计算机化技术分析的投资决策过程是一个全自动化的过程。借助于改造商业化技术指标或创立自备型技术指标,建立决策过程自动化,就可以避免投资人主观臆断而带来的投资风险。
技术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应用经验模型研究市场价格的方法。当我们按时间的顺序将价格进行排列时会发现某种相对比较稳定的模式。例如,图形型态分析中,上升三角形完成后,一般会向上突破,而且这种模式在许多商品期货价格运动中频频出现。于是,技术分析者就会判断这种模式今后也许还会继续出现,当它们再度出现时,就会根据已总结的模式去判断未来价格的变化趋势。不仅价格本身具有经验模型,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成交量、时间、空间分析,亦可以发现许多经验模型,并加以应用。
进行技术分析时,我们一般将经验模型内部的逻辑关系作为推理的基础,从价、量、时、空、气角度寻找行情波动的理由,从而赋予其因果规律。由此看来,技术分析探讨价格走势的原因及其结果的过程,都是在市场内部完成的。技术分析本身是有因果关系根据的,其探究的原因是从市场内部展开的,而不是从市场外部展开的。其探讨原因的依据是经验模型内部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外部的基本性原因。
从外部探讨价格运动方向的原因,则是基本分析的任务。基本分析是一种科学模型,能直接说明促进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与价格的关系,是科学研究的结晶。在分析的时候,必须对两个方面都作出考虑。一方面,要运用基本面分析的方法,考虑公司的竞争力、经营能力、产品和技术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运用技术分析的方法来判断该股票当前的市场表现。基本面分析是购买股票的基础,它是区分良莠的保证。
虽然我们进行技术分析时,涉及基本性原因较少,但任何一种经验模型背后的基本性原因依然存在,它是价格变化的根本动力。利用技术分析时,要时刻关注基本面的变化。当一种趋势完成后,要从反方向进行技术分析。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基本分析,是无法利用技术分析的。只有在利用基本分析判断出价格的主体方向后,利用技术分析才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技术分析是利用一揽子基本因素对价格进行分析,这时,我们要分析出经验模型背后的各种具体基本因素,从说明价格变化根本原因的角度解释价格,就十分困难。因此,我们是利用经验模型内部所建立起来的各种逻辑关系来解释行情的变化。建立经验模型,主要是从价、量、时、空等几个要素着手。我们有时说技术分析是没有理由的是不十分确切的。严格来说,技术分析是有原因的,既有基本面的(但一种经验模型背后的基本面原因难以分离,我们常常说不清);又有技术面的(经验模型内部的逻辑关系,我们常常利用它来解释行情变化)。说技术分析是没有理由的,应该是指一种经验模型背后的基本性原因说不清这种状况。
例如,技术分析方法中K线分析法由于阴阳线变化繁多,阴线与阳线里包涵着许多大小不同的变化,K线又称阴阳线或阴阳烛。它能将每一个交易期间的开盘与收盘的涨跌以实体的阴阳线表示出来,并将交易中曾出现的最高价及最低价以上影线和下影线形式直接地反映出来,从而使人们对变化多端的股市行情有一种一目了然的直接感受。
K线从形态上分可分为阳线、阴线和同价线3种类型。阳线是指收盘价高于开盘价的K线,阳线按其实体大小可分为大阳线、中阳线和小阳线。阴线是指收盘低于开盘价的K线,阴线按其实体大小也可分为大阴线、中阴线和小阴线。同价线是指收盘价等于开盘价,两者处于同一个价位的一种特殊形式的K线,同价线常以十字形和T字形表现出来,故又称十字线、T字线。同价线按上、下影线的长短、有无,又可分为长十字线、十字线和T字线、倒T字线、一字线等。
K线从时间上分,可分为日K线、周K线、月K线、年K线,以及将一日内交易时间分成若干等分,如5分钟K线、15分钟K线、30分K线、60分钟K线等。这些K线都有不同的作用。
例如,日K线它反映的是股价短期走势。周K线、月K线、年K线反映的是股价中长期走势。5分钟K线、15分钟K线、30分钟K线、60分钟K线反映的是股价超短期走势。至于周K线、月K线、年K线,以及5分钟K线、15分钟K线、30分钟K线、60分钟K线的绘制方法,都和日K线绘制方法相同,即取某一时段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就能把它绘制出来。现在电脑股市软件已很普及,无论绘制什么样的K线都很方便,这已不需要人工绘制。但作为股市中人,对绘制K线的原理和方法是必须懂得的,这对研判股市走势,买卖股票都很有好处。
K线所包含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就以单根K线而言,一般上影线和阴线的实体表示股价的下压力量,下影线和阳线的实体则表示股价的上升力量;上影线和阴线实体比较长就说明股价的下跌动量比较大,下影线和阳线实体较长则说明股价的扬升动力比较强。如果将多根K线按不同规则组合在一起,会形成不同的K线组合。这样的K线形态所包含的信息就更丰富。例如,在涨势中出现乌云盖顶K线组合说明可能升势已尽,投资者应尽早离场;在跌势中出现曙光初现K线组合,说明股价可能见底回升,投资者应不失时机地逢低建仓。可见,各种K线形态正以它所包含的信息,不断地向人们发出买进和卖出的信号,为投资者看清在势,正确的买卖股票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而使它成为投资者手中极为实用的操盘工具。 证券投资中技术分析手段的应用(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