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二、淳安纺织业的现状分析
(一)从国际形势来分析:欧美的设限,极大了影响我县纺织品的出口和销售。
(二)从国内形势来分析:绍兴的税案、人民币的增值、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原材料和运费的上涨,再使我县纺织企业雪上加霜。
1、绍兴税案,使纺织品销售格局发生变化,销售渠道受阻
2、人民币升值,造成纺织企业出口利润空间变小
3、出口退税税率的下调,增加纺织企业出口成本
4、原材料上涨、运费提价,纺织企业成本增加
(三)从纺织企业本身来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存货、应收账款急增、
产品附加值低、技改投资大,造成纺织企业资金短缺,举步为艰。
1、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是纺织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的一大难题
2、存货急剧上升、应收账款增加,企业流动资金短缺
3、产品单一、产品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是制约我县纺织行业发展的瓶颈
4、纺织行业技改投资大,造成流动资金短缺
三、纺织企业应对当前不利形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务实求稳,“步步为营”求发展
(二)以管理为核心,向管理要效益
(三)提升企业文化,注重培养员工素质
(四)开发多样性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五)自营出口,扩大市场
(六)合理利用“谷”与“峰”电经营方式
四、农村信用社应采取的对策
(一)认真关注纺织行业的动向和经营管理
(二)发挥信用社的信息优势,主动介入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纺织企业强化管理、渡过难关
(三)特殊时期,争取当地政府的特殊政策,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严禁新增纺织行业贷款,现有投入贷款与其他银行同进同出
五、结束语
内 容 摘 要
去年以来,美国、欧盟针对我国纺织行业的专项调查以及设限,一度使纺织行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加上国内一些不利因素的冲击,纺织行业面临重新“定位”。由于我县纺织业规模普遍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如何在“波折”中求发展、求生存,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按“木桶原理”,纺织行业问题将波及到金融业,为此,我联社于今年3月份组织人员开始对县域纺织业进行了一次现状调查,为下一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提收集了一些^^文档。
淳安纺织业的现状调查及金融服务对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步伐的不断迈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县纺织业也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前进,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已成为我县工业企业中的支柱产业和闪光点。近几年,我县纺织业在面临各家国有商业银行拒贷和存量贷款压缩的双重压力下,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成功突破融资瓶颈,加大了技改投入,实现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今年,由于受欧美设限、绍兴税案、人民币增值以及原材料和运费上涨等国内外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纺织行业遭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企业经营步入了历史的低谷。可以说,今年是纺织行业的灾难年,也是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改革年,更是纺织行业能否立足求发展、求生存的关键之年。为此,淳安联社就我县纺织业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调研。
一、淳安纺织业的现状分析
纺织行业是我县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与我县食品饮料行业并驾齐驱。全县22家重点工业企业中纺织企业有11家,占50%;8家亿元企业中纺织企业独占4家。目前,全县拥有大大小小各类纺织企业80余家,从业人员10000余人,拥有近5000台纺织设备,主要为喷水织机、剑杆织机和化纤倍捻机,其中先进喷水织机达510多台;拥有22组自动缫丝机和5460锭绢纺设备。主要产品为各类面料的坯布,如雪纺、喷水绉、亚麻丝和白厂丝等,产品主要销住绍兴中国轻纺城,也有部分产品直接出口。2004年淳安县纺织行业实现销售产值20余亿元,约占全县工业销售产值的30%。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淳安纺织行业的现状:
(一)、从国际形势来分析:欧美的设限,极大了影响我县纺织品的出口和销售。
今年是全球纺织品取消进口配额的第一年。根据WTO的有关规定,2005年纺织品配额正式取消,后配额时代真正到来,这必将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机遇和商机,这本是利好消息;然而,从目前现状来看:配额取消并未给我国带来机遇和商机,恰恰相反,配额取消后,更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挑战。配额取消使得其他形式的贸易保护手段盛行: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纺织品实行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和特保措施等;土耳其、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常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等措施;更有一些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严重影响着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前景。目前,虽然欧盟通过积极协商,达成共识,取消对我国部分纺织品的限制;但是美国仍对中国纺织品实施特保措施,进行设限。大家知道,美国是中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国,占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三分之一强;可想而知,美国设限将给中国纺织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省是纺织品的出口大省,而绍兴(被誉为中国轻纺城)又是我省纺织品出口量最大的地区,欧美的设限极大的影响了绍兴纺织行业的稳定和发展。我县纺织产品主要销往中国轻纺城——绍兴,直接经营出口的很少,也有部分通过外贸公司出口,这样以来,我县纺织行业必然会因绍兴纺织行业的不景气而受到制约,也必将影响我县纺织企业产品的销售和纺织企业的正常经营。
(二)、从国内形势来分析:绍兴的税案、人民币的增值、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原材料和运费的上涨,再使我县纺织企业雪上加霜。
1、绍兴税案,使纺织品销售格局发生变化,销售渠道受阻。
今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开展对绍兴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中间商逃税、漏税进行专项稽查。这次专项稽查对绍兴纺织企业,乃至周边地区的纺织企业冲击和影响都很大,极大地挫伤了一批纺织企业和中间商。据纺织企业内部反映:从事纺织产品销售中介多年的老客户,在专项稽查期间,大部分中间商已转行投资别的项目,将资金转移;或者在停业观望,因为大部分中间商在从事纺织品交易期间,都存在偷税,漏税现象。纺织企业从进购原材料,到纺织产品出售给中间商,再从中间商转手销售出去,这三个环节都存在漏开国家统一税票的现象,间接地为三方创造了利润。现在国家税收政策较严,税务机关检查力度较大,从事纺织中介的利润空间也在逐步缩小,一些实力强的中间商都纷纷转行。这样以来,纺织企业就面临着老客户群体和实力强的客户群体逐渐流失,销售格局发生变化,销售渠道逐步缩小。随着老客户群体的减少,实力弱的新客户开始崛起,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给我县纺织企业的销售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压力。
2、人民币升值,造成纺织企业出口利润空间变小。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上调幅度为2%。根据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则纺织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和纺织行业受损较大。“利润又小了,压力又大了,出口生意更不好做了” ——这是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对人民币升值后的第一反应。浙江省作为全国纺织行业最发达和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同样也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加快纺织行业产业升级和产能调整已迫在眉睫。我县纺织企业的产品出口大部分是通过外贸公司进行的,直接出口的并不多。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已波及到我县纺织企业产品的销售利润。据某一纺织企业反映,在人民币升值前,每出口1美元纺织品可以收回9.11元人民币(含出口退税);而人民币升值2个百分点后,每出口1美元纺织品只能收回8.9元人民币,每出口1美元纺织品利润下降0.21元。从生态产品链的角度分析,我县的纺织行业只处在加工、制造的较初级阶段,是生态产品链中第二链,参照自然界中食物链的观点分析,处于越低级的链,抗风险、求生存的能力就越弱。
3、出口退税税率的下调,增加纺织企业出口成本。
今年,开始实施的新出口退税机制,平均退税率比原来下调了4%左右,对大部分纺织企业而言,等于是出口成本增加了4%,企业利润下降了4%。我县纺织品主要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到中东地区,也有少部分直接出口,如杭州商络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的亚麻丝直接出口到意大利和欧盟,该公司亚麻丝的出口列全国前十位,年计划出口780吨,上半年实现出口322吨,实现销售收入28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341万元,由于出口退税税率下调,造成该公司利润下降36万元。
4、原材料上涨、运费提价,纺织企业成本增加。
今年是纺织行业的“黑色之年”。随着国际油价的一路飙升,从原油中提炼的化纤原料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扬。据华兴纺织公司反映:前几年,原料供应商竞争出售原材料,而现在是纺织企业竞争进购原材料,这个转折,不仅提升了原材料的价格,也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就拿该公司75D型化纤原料来讲,最低价格时只有11000元/吨;而最高价格时达到14000元/吨,每吨化纤原料要相差3000元,而坯布的销售价格上涨有一个滞后的过程,那么在销售价格即定的前提下,该公司的加工费就相应减少,利润也成正比减少。另外,运费的提价对两头在外的纺织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提价前,从千岛湖到绍兴轻纺城每吨运费为80-90元;而提价后,每吨运费达到130-140元,提价幅度达62.5%
(三)、从纺织企业本身来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存货、应收账款急增、产品附加值低、技改投资大,造成纺织企业资金短缺,举步为艰。
1、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是纺织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的一大难题
纺织企业属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纺织业所赖以生存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逐渐消失。在此背景下,价值导向将取代成本导向,成为纺织业发展的“新游戏规则”。我县纺织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业人员达到10000多人,拥有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但我县又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在工资和福利待遇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发达地区,这样一来,势必很难留住有技术的人才和熟练的挡车工。人才的流失,对纺织企业来讲是一大损失。一方面,熟练的挡车工招工难度大,工资待遇要求高,有些纺织企业出现招工不足,导致机器设备开工不足,影响企业生产;另一方面,技术人才的流失,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下降,产品质量下降,势必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随着物价的上涨和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的提薪,势必要求纺织企业相应提高企业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总之,劳动力成本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攀升。
2、存货急剧上升、应收账款增加,企业流动资金短缺。
欧美的设限、人民币的增值和出口退税税率的下调,使我国纺织产品出口量和出口品种相对减少;绍兴税案,使中国轻纺城陷于瘫痪之中,市场上纺织品出现大量积压。据徐氏布艺公司反映,往年纺织企业存货较少,存货周转天数基本上不超过七天;而今年大部分纺织企业存货急剧上升,而且存货天数多达几个月。存货天数越长,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就越大。有些实力弱的纺织企业因存货积压太多,为使企业能正常运作,不得不压低坯布价格出售产品。然而,由于市场萧条,绍兴税案使部分实力强的中间商转移投资,实力弱的中间商又资金不足,只能将风险继续转嫁给纺织企业,由原来的“货到即付”模式,改为现行“分期结算,待产品售完后,余款付清”的模式,这样一来,使纺织企业应收账款增多。至调查日止,徐氏布艺公司存货达200万元,应收账款达160万元;浙江诚鑫织造有限公司存货达300余万元,应收账款高达400多万元。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纺织企业两金占用都大大超过往年,对本来流动资金就非常紧缺的纺织企业来说,真可谓“祸不单行”。企业流动资金如同人体的血液,一旦这“活血”跟不上,企业就面临着很大危机,绍兴雄师集团的倒闭是最好的佐证。
3、产品单一、产品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是制约我县纺织行业发展的瓶颈。
我县纺织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上比较弱,产品贴牌多、自主品牌少。对于我县纺织企业来说,产品单一、产品档次低、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产品来看:我县除诚鑫纺织、新兴纺织和商络丝绸公司外绝大部分纺织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如徐氏布艺公司从99年成立以来,就一直生产同一型号产品,无论市场行情好与坏,从未更换过产品;从产品附加值来看:我县纺织产品的加工费基本上在1—1.8元/米之间,剔除人工工资、水电、税金、运费、利息及管理费外,已所剩无几。我们对华兴公司75D生产的每米坯布进行测算:原料1.8元、工资、水电、税金0.9元、运费0.02元、利息0.08元,合计总成本为2.8元/米,按目前市场价3元/米来算,该公司每米坯布的利润仅为0.2元/米。面对市场的竞争,我县纺织企业应及早进行产业升级和产能调整,创新产品型号,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在强手如林纺织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正如浙江中大股份集团公司负责欧美市场的业务员郭海萍说“中国产品再不能走以量取胜的路了。”提升产品附加值,重视品牌优势,避免互相之间的低价倾轧是规避西方国家对我产品壁垒和设限的惟一途径。纺织业专家顾教授认为,我国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太少,价格上不去,也是我国纺织品企业经不住风雨的主要原因。与国内纺织业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国外同类企业相对技术含量较高。以纤维巨头杜邦公司为例,高性能纤维、特殊化学品、无纺布等高端产品的开发是杜邦的重要开发方向,甚至搭载“阿波罗号”首次登陆月球的宇航员太空服的21层材料中有20层采用了杜邦研制的材料。像这样拥有17000项有效专利,拥有全球工业界第一个研发基地之一的公司在中国并不多见。顾教授认为,现在中国纺织业已经到了“割肉救母”的时刻。谁能把现有生产线提早升级,去国际市场拼中高端市场,谁就能在下一波的“退货”浪潮中浮上岸。
4、纺织行业技改投资大,造成流动资金短缺。
近年来,我县纺织企业完成了纺织设备无梭化的改造,增强了后发优势,加快喷水等先进织机的改造进程,缩小了与发达地区在纺织设备上的差距。如浙江诚鑫织造有限公司从18台K74起步,几经技改,现已拥有192台剑杆织机和132台喷水织机等先进纺织设备,已成为我县纺织行业的排头兵,已成为我县八家亿元企业之一。技改是纺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不技改,企业将被淘汰;技改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从何而来,仅靠纺织企业的利润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靠银行贷款又困难重重;怎么办?纺织行业只有采取向客户筹资,一方面是以高出市场价300元/吨的价格向原料公司赊购原料;另一方面是先向客户筹资,待布匹生产出来以后再以低于市场价5分/米的价格出售给客户抵债,如此以来,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造成恶性循环。目前,我县大部分纺织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很差,加上纺织行业的不景气,纺织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随着长三角纺织行业的重新洗牌,我县将有部分实力差的纺织企业被淘汰出局。下表系华兴纺织公司近几年技改投资情况:
纺织企业名称
年份
设备类型
设备数量
设备价值
总资产
固定资产
总负债
其中银行贷款
华兴纺织
2001
剑杆织机
100台
200
360
300
150
0
化纤倍捻机
14台
28
2002
剑杆织机
126台
235
414
350
270
0
化纤倍捻机
24台
80
2003
剑杆织机
126台
212
492
420
380
60
化纤倍捻机
34台
130
2004
剑杆织机
126台
198
787
512
450
150
化纤倍捻机
56台
266
2005年6月底
喷水织机
80台
480
1141
912
560
200
化纤倍捻机
70台
336
二、纺织企业应对当前不利形势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最近,中国纺织行业面对严峻的不利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冲淡或者打破了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的喜悦和憧憬;迫使中国纺织行业重新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发展策略和思路。在这次调研中,浙江诚鑫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样讲到:作为纺织行业,外部环境变幻莫测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必然产物,是不以单个企业为转移的;作为单一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企业的根本之道。有市场,就有需求,市场的法则总是眷顾那些经得起风浪考验的有竞争能力的优秀企业。当前,我县纺织企业面对国际、国内诸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金融机构压缩贷款的双重压力下,仍对纺织企业充满信心,他们坚信“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为此,我县各纺织企业就目前的市场形势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务实求稳,“步步为营”求发展。
“稳”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脚踏实地而不虚浮是纺织企业求稳定、求和谐、求发展的主流共识。面对海外纺织市场的冲击和绍兴税案等国际、国内不利形势的影响,纺织企业已身受重创。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企业首先要“稳”,要在“稳”中求发展,切忌盲目投资,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以稳出效益,步步为营求发展”是杭州千岛湖中兴纺织有限公司在应对困惑时的总体方针。杭州千岛湖新兴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说“纺织企业不可陶醉于‘优势论’,自大、自傲、盲目乐观,而要居安思危,脚踏实地求发展。”
(二)、以管理为核心,向管理要效益。
面对我国纺织行业市场的风云变幻,我县纺织企业加大了企业内部管理,以管理为核心,向管理要效益,把“管理出效益”作为工作的助推点。有人说:“没有不好的企业,只有不好的管理”,这句话道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浙江诚鑫织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管理就是借助人把事情做好。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企业管理产生的最大效益。浙江诚鑫织造有限公司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和考核体系,将员工的收入与其创造的利润和节约的费用进行挂钩考核。在完善质量管理方面,公司加大质量考核力度,严格质量考核标准,拓宽质量考核范围,并明确了各员工的质量职责及赔偿原则。公司通过变革人员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强人员管理,推动公司产品进一步以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占领市场。
(三)、提升企业文化,注重培养员工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体现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管理方法,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以全体成员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综合。而企业培训则主要是针对企业职工技能及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因此,可以说,企业培训是创造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企业培训机制就不可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而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它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灵魂。浙江诚鑫织造有限公司在面对市场萧条、销售受阻的不利形势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更好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型号的多样性,浙江诚鑫织造有限公司不仅安排本公司的职业能手,还邀请外地有技术的师傅给在职员工进行培训。该公司总经理曾这样对我们说“‘没有经过培训的企业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负债,’只有成功的企业培训才能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因此,有必要通过培训等各种手段和途径使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扎根于员工心中,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有效地引导职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则去工作,使企业发展拥有无穷的力量源泉。
(四)、开发多样性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产品单一、产品档次低是我县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我县大部分纺织企业在多年生产经营过程中只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也较差。这次欧美对我国纺织产品的设限,限制了我国十几种纺织产品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生产单一产品的纺织企业。据报道,欧美的这次反倾销,促使了我国十几家纺织企业濒临倒闭。为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我县部分纺织企业都积极开发新的产品,打破单一产品模式;有的纺织企业还特意购买带有“龙头”的新纺织设备,改变产品型号;有的纺织企业通过机改生产适销对路的高档产品。杭州千岛湖中兴纺织有限公司看准市场,果断地改进了原先单一产品的模式,把原有机器分出一部分用于新产品——棉布的生产。
(五)、自营出口,扩大市场
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我县纺织企业生产的产品多数都是通过中间商来销售,产品营销的主动权被中间商占了先机。一位企业家曾这样说过“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从生产到销售的生态链”,这正说明了企业到了一定规模必须要有自己的一套营销策略,要自谋营销出路。浙江诚鑫织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谈到如何应对当前纺织企业困惑时说到:纺织企业在特殊的时候,要求企业本身有独特的营销理念,要打破以往的经营方式。该公司采取了自营出口渠道,寻找新的市场,培养新的客户群。这种方式有利企业的发展和稳定,通过自产自销的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更有利的是,企业可以动态了解纺织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将来发展方向的最新信息。通过市场的需求来动态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来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促使企业在市场中占主导优势。
(六)、合理利用“谷”与“峰”电经营方式
面对纺织企业效益的锐减,企业要度过这个难关,必需精打细算,开源节流,降低成本。杭州千岛湖中兴纺织有限公司在关键时刻,采取了合理利用“谷”与“峰”电经营方式。谷电系晚上22点至次日8点,电价0.36元/度;峰电系早上8点至晚上19点,电价为0.72元/度,比谷电整整高出一倍;间电系晚上19点至晚上22点,电价1元/度。精明的业主利用谷电进行生产,峰电、间电采取分批工作或小部分运作,虽然产量减少了,但在市场疲软、前景不明之时不愧为明智之举。据杭州千岛湖中兴纺织有限公司介绍,利用谷与峰电的经营模式,企业还略有盈余。
三、农村信用社应采取的对策
纺织行业是我县农村信用社支持的主要行业之一,其贷款占农村信用社企业贷款的四分之一强。截止2005年9月底,全县农村信用社共向40家纺织行业(含缫丝业)发放贷款6358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20%。其中纺织企业贷款正常的17家,贷款余额为4704万元,分别占42.50%和73.98%;纺织企业贷款不良的23家,不良贷款余额为1436万元,分别占57.50%和26.02%。纺织企业是我县重点关注行业,作为支持我县纺织行业发展主角的农村信用社,更要关注纺织企业的市场行情和企业的经营现状,及时掌握纺织企业的动态信息,确保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安全。
(一)、重点关注纺织行业的动向。
2005年是纺织行业市场行情最差的一年。面对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各种贸易摩擦接连不断;加之绍兴税案、人民币升值等国内不利因素影响,纺织行业前景渺茫。再者,纺织企业本身产品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进一步降低纺织企业求生存和抗风险的能力。作为我县唯一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更应重点关注纺织行业的市场动向,及时了解有关国外、国内最新动态和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
(二)、动态跟踪纺织企业的经营。
目前,我县大部分纺织企业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稍有不慎,就有濒临倒闭和破产的危险。我县农村信用社纺织企业贷款有34户5968万元,占农村信用社工商企业贷款的四分之一。因此,纺织企业的盛衰关系着我县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农村信用社,要树立“看好企业资产(机器设备、存货)就是管好信用社信贷资产”的理念;要随时、动态地跟踪和了解纺织企业的走向;要派出专门信贷人员驻厂监督,关注纺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重点关注企业的资金流向,一旦发现有不利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保全资产,把贷款风险降到最低点。
(三)发挥信用社的信息优势,主动介入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帮助纺织企业强化管理、渡过难关。
1、是信用社要充分利用自身金融信息优势,及时把掌握的各类有关纺织行业的市场动向、发展形势、原材料价格、国家的有关政策反馈给我县各家纺织企业,督促他们早作准备、因时而变。
2、是主动介入、督导纺织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对有信贷关系的纺织企业,信用社要在内部落实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责任心强的信贷业务骨干定期进驻到企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资金流向、对外投资等共同参与研究,及时提供金融部门的意见建议,为企业加强业务经营把好风险关。
3、是正视现实困难,与纺织企业一道理清思路、提出应对之策、帮助渡过难关。
(1)要求纺织企业树立信心,切忌盲目跟风,在经营管理中务求以稳为主、步步为营;
(2)切实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的考核体系和质量管理,改革用人制度,创造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体制;
(3)加强纺织企业的文化建设,强化员工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4)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把握市场动向,开发多样性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
(5)减少销售环节,加大市场扩张力度,提高产品的自营出口能力;
(6)合理利用“谷”和“峰”电经营方式,精打细算,降低经营成本;
(7)严禁企业扩大再投资。
(四)特殊时期,争取当地政府的特殊政策,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纺织行业是我县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总量和税收收入,关系到10000多名职工的就业及相应的社会稳定。因此,纺织企业应多向政府反映纺织行业在我县经济中的重要性,企业目前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来引起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关心支持。在目前特殊时期,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出台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有关的各种优惠政策。如县政府按照企业的贡献度加大对企业的退税力度,对企业的生产用电给予价格倾斜,对企业的生产给予直接的资金补助,对企业的技改给予适当资金融通等,凝聚合力共渡难关。
(五)严禁新增授信,控制纺织企业贷款。
“为什么不贷款给雄师集团,而使该集团因400万贷款收回造成流动资金短缺而倒闭”时,绍兴市农业银行支行行长这样回答到:“不是不给雄狮贷款, 是不敢给纺织业贷款”。不仅绍兴农行是这样,其他商业银行也在想方设法压缩纺织企业贷款。农村信用社要审时度 势,停止纺织企业新增授信和贷款;要坚决制止以个人名义贷款移用到纺织企业;要对发展前景堪忧、纺织设备落后的小纺织企业予以果断退出。
(六)严禁新增纺织行业贷款,现有投入贷款与其他银行同进同出。
金融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时刻关注自身信贷资产的风险。首先要审时度势,严禁新增对纺织行业的贷款;要坚决制止以个人名义贷款移用到纺织企业;对发展前景堪忧,纺织设备落后的小纺织企业予以果断退出。其次,避免釜底抽薪,把企业逼入雪上加霜的境地。对目前企业仍在生产、企业信用度好、企业管理者素质高的纺织企业,在其它银行不抽这些资金的前提下,可以不抽回信贷资金。
参 考 文 献:
1、叶晓东:“县域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及对策研究”《浙江金融》2005年第311期;
2、周登宪:“县域民营小企业贷款创新的四条途径”,《中国金融》,2005年第21期;
3、黄琛:“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信息平台的构想”,《上海金融》2006年第2
期;
4、罗本祥:“出口退税新政策对德宏经济的影响”,《金融参考》,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