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底端
其次是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指征体系。一是,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分析,控制企业的贷款规模,可以有效抑制借款人投资膨胀欲望,减少信贷资金被其直接或间接移位现象的发生,降低贷款风险度。二是,充分运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搞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三是,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企业的盈利能力从长远看,是决定贷款安全性的根本。四是,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根据客户依据其信用和贡献状况而做出的授信先后顺序及满足程度的差异,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并据以进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
参 考 文 献
[1]郭宏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版
[2]姜建清《以公司治理为目标实现中国银行业新的跨越》,《中国城市金融》2005年第一期
[3]华金秋.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不良资产新视点. 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4]杨凯生.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实务.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王晓芳. 银行信贷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季爱东.银行新存贷业务与法规.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7]易宪容. 国内银行不良贷款原因新解释. 香港商报,2003
[8] 梁春满、陈静主编《现代银行内控》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9]注鑫主编《金融法学》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庄思岳主编《银行业风险与防范》经济出版社,199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