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31470 论农村信用用社——改革与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和取得的成效……………………………(7)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的历史背景………………………………………(8) 第二节 新一轮改革的背景……………………………………(10) 第三节 改革取得的成效……………………………………………(11) 第三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问题………………(18) 第一节 产权制度问题………………………………………………(18) 第二节 法人治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21) 第三节 改革的方式问题……………………………………………(23) 第四章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26) 第一节 明确农信社的功能定位和改革目标………………………(27)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加强内部管理与创新…………………………(29) 第三节 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压力……………………(33) 第四节 政府推动与政策扶持……………………………………39) 参考文献……………………………………………………………………(43) 内 容 摘 要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和国民经济的全局。2003年,国务院决定对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三年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和整体实力得到明显提高,经营规模快速扩张,自身效益逐步好转,地方责任增强。改革中也出现了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监管等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200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对农村金融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同意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批准邮储银行开业,充许中小银行“向下走 ”,批准政策性银行扩大涉农贷款范围,农村金融市场将出现多元投资主体并存、多种形式金融机构竞争的局面。农村信用社受到多方面的夹击,呈现出许多不适应。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项探索性的事业,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多年积累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又给改革中的农村信用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既要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果,又要积极应对,进一步推进改革,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找准位置,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壮大。 确定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既要立足于农村信用社历史和现状,又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要与时俱进,不再执著于“合作制”的观念,承认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和股份化趋势,将改革的长远目标定位于建立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治理结构逐步由合作制的模式到商业性的股份化的社区银行模式。 要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长远看,以省为单位将农村信用社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符合农村金融市场服务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需要,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然选择。实行股份制改造的核心是确立投资者的权利和责任,路径可分两种:一步到位和分步实施法。 建立股份制的社区性银行机构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长远目标。目前,更重要的是坚持和稳定现行的政策,巩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果,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把农村信用社做强做大,为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要牢牢把握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创新经营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继续发挥政府推动与政策扶持的作用。在税赋政策继续予以优惠,改革期间出台的配套扶持政策要持续下去,帮助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打造农信社新的生态环境,健全农村的信用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央银行和银监部门在对农信社既要严格纠正经营管理中的偏差,又要在再贷款、票据兑付、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等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
|
| |
上一篇:浅析电信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整合.. | 下一篇:对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思考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农村 信用 改革 发展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