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几点看法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足以看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来自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让本该享受校园生活的小学生们背负了重重的压力,厌学已经悄悄成为了这一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阻力,且逐渐开始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农村小学是基础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人才发展的后备基地。但由于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教育教学体制的不健全、师资力量不足等等原因,厌学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需要面对来自升学的种种压力,厌学情绪表现的特别明显。一些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产生恐惧,进而衍生出一种厌学情绪来抵抗学习。从不愿意、不主动学习变成了讨厌学习,甚至有些选择采用极端的方式来逃避学习。本人对农村小学生厌学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社会策略
1、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由于社会上很多消极的言论以及观点,让很多学生乃至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大众传媒这个新兴媒介,加强对正能量思想的传播,同时也要借助传媒的力量,阐述不良风气存在的危害,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人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三观。鼓励大家争当劳动模范,贯彻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慢慢祛除自己狭隘的心理,为优化农村环境做好榜样。针对“读书无用论”可以开展讲座,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宣传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事例、学校的精神风貌以及办学特色等等,或者请优秀的学生做读书分享,鼓励广大学生爱学的同时也要乐学。
2、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管理
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给家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很多人选择到城市打工并将孩子留在家中,由老一辈看管,也造成了农村的留守儿童正在逐渐变多。由于时代的进步性,这些孩子的学习和学校生活他们却帮不上什么忙。政府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条例和管理机构,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生活上和学习上统一教育和管理。同时因为经济条件的差异性,政府和学校也可以为家庭条件差的同学给予帮助,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安心的学习并能够爱上学习。
二、学校策略
1、尽量开设“小班额”教学
教师无法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也因为人数太多,承担的教学压力大,自己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情绪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高效,很容易只偏爱成绩稍好的学生,而忽略差生的转化,导致形成消极的相处模式造成学生厌学。小班额的教学,它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其特质来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达到教学的优化。
2、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于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几点看法(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