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论文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开题报告论文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 关于新品德教育理念下学校品德教育分析(二)
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学前免费论文网论文
|
小学免费论文网范文
|
现代教育技术
|
应用数学论文
|
数学免费论文网范文
|
心理学论文
|
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
|
教育管理论文
体育免费论文网论文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免费论文网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
|
小学免费论文网
|
学前免费论文网
|
教育管理论文
|
汉语言文学
|
心理学论文范文
|
中文专业论文
关于新品德教育理念下学校品德教育分析(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关国一直在探索新品德教育的综合型实施模式,由此提出品德教育全方位实施的教学法,包括典范学习,启发思辨,劝勉激励,环境塑造,服务学习和追求卓越。在这一新品德教育综合型模式的影响下,建构道德社群,营造品德本位校园文化的实施策略被提出并展开了探索。品德本位校园文化营造的策略,强调将品德教育融入学校整体文化的重要性,要求不仅彰显民主精神与兼顾文化差异,同时也应符合新品德教育的内涵与实施关键。台湾地区从2005年开始推行和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有关的专题研究项目,总结归纳出一些原则与心得。本文将对这些经验与方法进行分析、吸收、借鉴,以供未来品德教育实施参考与借鉴。
(一)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内涵与原则
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是以学校为本位的德育实施模式,强调将学校品德教育融入校园整体文化的营造中。有研究者认为,应引导并协助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道德社群,并营造品德校园文化,使得学校全体成员,包括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士等,在对话、沟通与共识凝聚的过程中,建立学校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与行为准则,并规划出校园优质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前景目标。这样的理解,强调了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特点:品德教育需借由民主参与及凝聚共识方式形成,使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中被赋权表达,逐步培养思辨、沟通、批判的能力,以及具备当代品德核心价值的个人素养;学校应努力建设富有正义、关怀与正向参与的优质校园文化,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扮演德行模范和良师益友的角色,共同为品德校园文化的营造而贡献心力;品德教育需以学校具体需求和发展前景为基础,借由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等,落实多元渠道且进行深度实施,并与社区、家长积极合作成为伙伴关系,以共同营造整体校园文化。
品德教育的实施,特别强调民主过程、多元参与、统整融合、创新品质和分享激励五个原则。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所突显的精神包括:品德教育兼具内容与历程,内容包括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行为准则,而且不可忽略过程的重要性,包括思辨、沟通、批判等;品德教育是公民社会塑造的重要环节,不仅局限在个人修养或家庭伦理,而且关注公共领域的道德基础与专业领域的职业道德等;品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多方参与配合,但仍以校园为基础和主导,促成理想与实际的联结;品德教育并非学校附属课程或外来课程,而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层而,可与学校既有的诸多课程与活动加以融合统整;品德教育结合校园的实践来推动,可避免由上而下的政策管理模式的强制推动。
(二)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实施历程与策略
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实施过程有一定的弹性,但通常都包括预备、执行、评价、推广与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具体而言,预备阶段,实施要素包括组成推动品德教育发展的领导团队与协调中心,凝聚核心小组共识,筹办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所需的知识技能提升的培训活动。执行阶段,实施要素包括定期召集核心小组会议,将品德教育融入校园生活,提供品德教育的经验学习,以及成人品德方而的良好身教。评价阶段,实施要素包括进行参与对象的问卷前后测评以及观察访谈,品德校园文化营造核心小组的研究与反思。推广与持续发展阶段,实施要素包括整合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论文库或网站^论文,将品德教育纳入学校生活的常态。 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实施策略可分为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三类。正式课程,强调品德教育必须能够融入各学科/学习领域,即有效品德教育须配合有意义与挑战性的理论课程学习,透过阅读、研究、写作、讨论、辩论、合作学习、解决道德两难问题等多元的教学途径,教导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以及在信息充分的情形下,做出智慧判断、推理与沟通等。例如各科/领域教师可激发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求知兴趣,培养达成学习目标的良好习惯,如自制、勤奋与负责等,以发展其未来的职业良知。语文教师可借由阅读激发学生的思辨与表达沟通,数理教师可借由推理增进学生的理性思考判断,体育教师可借由活动促成学生的合作负责与良性竞争等。不同的层次可有不同的非正式课程设计。例如班级层次,教师可运用班会等学生自主的机会,使学生学习如何做决定与负责任,以及彼此关怀,进而建立民主教学的环境,使学生由遵守外在规则转化为内在动机与潜能,对学校核心价值有所认同及承认。年级/学校层次,教师可适度运用道德纪律,借由学生道德推理与被赋权的方式建立学校规则,使其了解规则的价值与重要性,发展其道德推理、自我控制与尊重他人的能力,进而愿意遵守规则,而非以外在奖惩迫使学生遵守。学校、社区层次,学校可提供多种机会给予学生,使其觉察他人的需求,养成协助与关怀他人的意愿与能力,为学校或社区服务,使品德教育的范围越出教室或校园。潜在课程则是强调校园软、硬件的周全规划与精心设计,共同提供与营造品德校园文化。硬件方而,借由班级、校园的环境参与布置,使学生欣赏、爱护与认同校园环境,进而产生集体感,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功效。软件方而,借由创立学校道德文化,积极建立关心社区群体与学校的核心价值,使得教职工与学生知情意行一致,产生对学校的集体感、认同感以及尊重、合作的气氛等。
(三)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评价方式
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评价以三个重要方而贯穿其中:核心价值及其行为准则的揭示、学校生活蕴含正义关怀与正向纪律精神、学校本位的品德教育社群营造。具体而言,核心价值及其行为准则的揭示,在于评价学校是否清楚界定核心价值及其行为准则,并详尽有效地展示与陈述,让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及社区,对学校所欲推动的核心价值能达成共识;学校生活蕴含正义关怀与正向纪律精神,是评价学校生活中是否蕴含正义、关怀与纪律的气氛,使成员感受并形成认同;学校本位的品德教育社群营造,在于评价是否彰显了以学校本位与需求为基础的品德教育,透过民主参与和沟通,促进全体成员的道德发展与社群感,达成发展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共识。由评价内容引出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十项评价指标,包括品德校园文化精神及核心价值融入正式课程,班会与班规强调班级民主与和谐气氛,师生与同伴展现尊重与关怀,跨年级仲裁机制有效设立与运作,学生自治组织与学校代表实质参与,班级、学校、社区服务学习展示成果与反思,学生道德、思辨等能力强化及德行实践提升,教职员工、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并成为品德教育伙伴,校长、教师成为校园、班级道德领导与楷模并能持续引领专业成长,学校具备优质校园物理环境与师生互动的良好气氛。品德校园文化营造的具体评价方法,可采用自我评估与检讨、问卷或量表调查、课程方案执行过程与成果的观察与记录分析、学生的学习心得反馈、家校合作访谈、教师行动研究的自我反思与深度研究、教育行政人员的评价与建议等方式。
以上提到的品德本位校园文化营造,作为新的实施策略,提供了与传统品德教育不同的发展思路,符合民主精神与学校本位的理念,亦能整合校园中的既有课程与活动,与新品德教育发展的理念相一致,并反映了未来的德育发展前景。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关于新品德教育理念下学校品德教育分析(二)
由
免费论文网
(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关于新品德教育理念下学校品德教育分析(二)
上一篇
: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下一篇
:
家长与学校合作教育方面问题的调..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关于
品德
教育
理念
学校
分析
2021-09-18 08:17:18【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