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的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发展已经成为了总体趋势。不可否认大数据已经渗透到诸多领域当中,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数据环境下,大数据为审计的信息化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审计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给审计工作与管理带来了风险与挑战。本文详细论证了大数据环境以及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以制造业为例全面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所带来的审计风险,并系统化探究了导致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再次大背景下减轻规避审计风险的具体措施及战略,为促进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一、大数据环境与审计风险的理论概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导的大数据时代慢慢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大数据都展现着愈加重要的影响力及地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项基础性活动,审计工作也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发生了调整与改变,以制造业为典型例子,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传统制造业面临着线上消费行业的挑战与压迫,其审计工作也随着时代,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有改变就会产生问题,在审计工作与大数据环境的磨合中,产生了新的问题和审计风险,为此,深究其原因并且提出应对措施变得重要了起来。
一、大数据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大数据,可以简单从字面理解为数量庞大的^^文档信息,但深究其内涵,是一种具备5V特征的新型信息资产,即拥有庞大的信息数量,高速的运作,多种多样的信息所汇集,有较高的价值以及信息的真实可靠。
正如麦肯锡研究所述,大数据是一种新形式下的信息汇集体,不仅蕴含信息量巨大,种类也繁多,是无法运用普通的模式对信息进行分析的,鉴于此,就需要使用新型方式,以及提高自身洞悉能力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来解决。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大数据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数量大,更多的是信息本身随着社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而增加的自身价值。大数据的对象可以是真实的可见的信息汇集,例如国家所管控的数据库,还可以是虚拟的不可见的信息集合,比如微博等网络里的信息,由此构成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大数据环境。
二、审计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审计风险是指关于包含不确定事件的财务报表可能导致的误判的一种可能性。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误判不包含审计人员最初对报表的风险性误断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审计人员可以后期调整审计工作,从而及时改正错误,做出正确判断。同样,影响审计风险程度与组成的因素也有很多种,比如其本身含有的内在风险,操作管治风险,核查风险等等。审计风险不是其中单一的一种风险的概括,而是在三种风险的共同影响下导致的。根据《柯勒会计词典》描述,审计风险可以是已发生的报表上企业营业成果没有被如实反映的情况,也可以是还没被审计人员察觉的失误情况。
同时,审计风险包含了多种特征。客观性,审计人员只能尽可能去调整去控制,从而减轻风险,但绝不是从根本上消除;普遍性,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于不同步骤中;潜在性,存在于一个由推断性到确定性的过程;偶然性,有客观成分在;以及最后的可控性,风险不可避免,但可以采取战略进行控制。
三、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风险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渗透在生活的各种角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对企业产生了无法忽视的作用。制造业作为传统行业,发展平稳,而审计工作作为其日常生产经营与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大数据环境的影响下也产生了新形势下的审计风险与矛盾,这种风险是多重的,是不可避免的,是必须正视的。
3.1数据搜聚风险
首先是在数据搜索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大数据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日常管理。而数据的搜集作为审计工作的第一步,为后续的审计分析工作奠定基础,作用与影响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不仅仅是庞大的数据量,还有不同种类的数据类型,还要保证搜寻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可证实,这无疑增加了信息获取的难度与风险。不仅如此,审计人员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还要与分析工作相符,满足需求,要在大量的数据中快速准确的找到所需信息,保证信息真实性,物尽其用,这种“大海捞针”试的搜寻在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提高了数据搜寻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就是在数据的汇集方面,也就是“聚”,这是对数据所展开的进一步整合。如何在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找到所需信息,如何将搜索的数据进行细化分类整合,如何将如此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储存与保管,如何保障数据信息的完整可用,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扰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审计人员在数据汇聚方面的压力,也增加了数据汇聚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也仅仅只是数据搜聚层面的风险。
由此可见,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也不断在各个层面突显出来,不仅要在海量数据中找到相关信息,此为搜索难;还要保证获得信息满足需求,此为对口难;更要关注数据的整合和保存,此为运用难。在重重的困难下,大数据对审计的数据搜聚的风险也不断加重。
3.2数据剖析风险
所谓的数据剖析风险就是指由于信息质量,内涵的运用与需求的不对称性所产生的风险,也包括审计人员自身问题所带来的风险。
以我国制造业为例,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但由于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缓,难集中,在高端产品上存在市场占有上的劣势,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与企业低速发展相伴的审计工作的风险也越加体现出来了。
首先,审计人员对于数据的可用性方面会带来无形的数据剖析风险。比如在进行分析工作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的全面的找到与满足需求的数据信息,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只是着眼于被审对象的内在层面上,忽略了对于外部数据的结合,由此导致忽略有关的重点信息,从而造成在数据剖析层面的风险。
其次,审计人员本身的剖析方式与能力水平也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风险。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在思考上的不全面,以及工作经验上的不足会导致在工作,分析方向的偏移,影响着审计人员的后续工作,不仅会推延时间,在审计结果上也会出现偏差,这种情况也是导致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对于数据的剖析所隐含的风险。
3.3数据安全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进程加快,数据库也在不断更新数量大,种类多得信息资源,不仅在信息的搜集或是对数据的剖析阶段中,甚至对数据本身也会带来或多或少的风险。
造成数据安全风险的原因有许多。首先企业对于获取的数据所存在的安全遗漏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数据的安全风险。对于数据的搜集和剖析只是审计工作的第一步,如何将获取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保存便变得尤为重要了。安全保障不到位,数据保护系统不够健全,等等因素都会给数据的安全带来风险。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为的失误。在对数据的保存和管理中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的管理操作漏洞,或者在对数据的运用上存在问题,都会导致数据信息被破坏。不仅如此,人员的不合规使用互联网,采用非专业设备等等,都会导致数据的泄漏。
如果企业在隐私数据安全上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审计机关的威信,进而带来不可估量的审计风险。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审计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但也同时伴随着各种类型的审计风险。而企业若想发展,单凭着传统的规划是行不通的,更多的是要掌握和提升对大数据的运用和对信息的处理。为了能够维护大数据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平稳发展,突出审计工作的重要地位,就需要企业及时的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抓住机遇,顺应大数据发展浪潮,不断优化审计工作,促进审计工作与大数据环境的全面融合。
大数据环境下审计风险的探究+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