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是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从而保护内部网络免受非法用户的入侵,它可以通过鉴别、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来实何保证通信网络的安全对今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尤为重要。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防火墙的组成可以表示为:防火墙= 过滤器+ 安全策略+ 网关,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网络安全技术。在Internet 上,通过它来隔离风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连接,但不防碍人们对风险区域的访问。防火墙可以监控进出网络的通信数据,从而完成仅让安全、核准的信息进入,同时又抵制对企业构成威胁的数据进入的任务。
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包过滤型、网络地址转换—NAT、代理型和状态监测型。
包过滤型产品是防火墙的初级产品,其技术依据是网络中的分包传输技术,工作在网络层。网络上的数据都是以“包”为单位进行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为一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中都会包含一些特定信息,如数据的源地址、目标地址、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防火墙通过读取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来判断这些“包”是否来自可信任的安全站点,一旦发现来自危险站点的数据包,防火墙便会将这些数据拒之门外。但包过滤防火墙的缺点有三:一是非法访问一旦突破防火墙,即可对主机上的软件和配置漏洞进行攻击;二是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IP 的端口号都在数据包的头部,很有可能被窃听或假冒;三是无法执行某些安全策略。
网络地址转化—NAT。 “你不能攻击你看不见的东西”是网络地址转换的理论基础。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用于把IP 地址转换成临时的、外部的、注册的IP 地址标准。它允许具有私有IP 地址的内部网络访问因特网。当数据包流经网络时,NAT 将从发送端的数据包中移去专用的IP 地址,并用一个伪IP 地址代替。NAT 软件保留专用IP 地址和伪IP 地址的一张地址映射表。当一个数据包返回到NAT 系统,这一过程将被逆转。当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访问是安全的,可以接受访问请求,也可以将连接请求映射到不同的内部计算机中。当不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该访问是不安全的,不能被接受,防火墙将屏蔽外部的连接请求。如果黑客在网上捕获到这个数据包,他们也不能确定发送端的真实IP 地址,从而无法攻击内部网络中的计算机。NAT 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木马程序可以通过NAT 进行外部连接,穿透防火墙。
代理型防火墙也可以被称为代理服务器,它的安全性要高于包过滤型产品, 它分为应用层网关和电路层网关。代理服务器位于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完全阻挡了二者间的数据交流。从客户机来看,代理服务器相当于一台真正的服务器;而从服务器来看,代理服务器又是一台真正的客户机。当客户机需要使用服务器上的数据时,首先将数据请求发给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再根据这一请求向服务器索取数据, 然后再由代理服务器将数据传输给客户机。从内部发出的数据包经过这样的防火墙处理后,就好像是源于防火墙外部网卡一样,从而可以达到隐藏内部结构的作用,这种防火墙是网络专家公的最安全的防火墙。缺点是速度相对较慢。
监测型防火墙是新一代的产品,这一技术实际已经超越了最初的防火墙定义。它是由Check Point 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率先提出的,也称为动态包过滤防火墙。总的来说,具有:高安全性,高效性,可伸缩性和易扩展性。实际上,作为当前防火墙产品的主流趋势,大多数代理服务器也集成了包过滤技术,这两技术的混合显然比单独使用具有更大的优势。总的来说,网络的安全性通常是以网络服务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代价的,防火墙只是整个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一部分,而且防火墙并非万无一失。除了使用了防火墙后技术,我们还使用了其他技术来加强安全保护,数据加密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石。所谓数据加密技术就是使用数字方法来重新组织数据,使得除了合法受者外,任何其他人想要恢复原先的“消息”是非常困难的。目前最常用的加密技术有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对称加密技术是指同时运用一个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非对称加密技术就是加密和解密所用的密钥不一样。
(3) 网络防病毒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具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CIH 病毒及爱虫病毒就足以证明如果不重视计算机网络防病毒,那可能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也是网络安全技术中重要的一环。网络防病毒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地扫描和监测,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芯片和对网络目录及文件设置访问权限等。防病毒必须从网络整体考虑,从方便管理人员的能,在夜间对全网的客户机进行扫描,检查病毒情况;利用在线报警功能,网络上每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病毒侵入时,网络管理人员都能及时知道,从而从管理中心处予以解决。
访问控制也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它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它主要包括:身份验证、存取控制、入网访问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等。
3、结束语
随着人们的隐私保护意识越来越高,未来的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将成为新的机遇。完善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机制,建立完备的数据保护体系,未来还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用户共同努力,这也是大安全时代最需要关注的新课题。
关于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