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广泛普及在信息管理、文字处理、辅助设计、辅助教学领域,主要为一系列相关任务管理,建立系统,使企业管理、数据管理更加规范、系统、查询方式更加便捷。同时,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公司规模逐渐扩大,员工手写企业信息的办法亦不能适应这样宏伟的数据。为了适应数据时代的效率,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信息管理必然发生。从中,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旨在管理企业信息,使管理过程在最短的时间内既高效又准确。根据以上了解,数据收集及相关^论文、相关文事咨询及技术参数、组织的实际需要等研究表明,目前人工记录管理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存储对象种类繁多,不容易。基于上述原因,企业数据管理迫切需要软件取代数据管理中的人工操作。
一、 国外研究现状
通用电气于1954年安装的第一台商业数据处理计算机,从19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率先将信息系统用于中小企业管理。
从19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各种报告系统发展了计算机技术。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事先需要提供各类报告。如果可以反映库存状态报告,可以使用库存状态报表来反映库存1965年,为解决生产库存控制问题,美国管理专家提出了新的物料需求计划(MRP)管理理念,即根据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订购数量和时间,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有效减少库存。这一想法对于未来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种思想管理在计算机作为强大的工具的帮助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管理方法。
20世纪80年代,在中小企业中引入了一般管理信息系统——MRP II(生产资源计划)。P2先生于1977年提出,主要以制造、财务会计、市场营销、工程管理、采购和数据管理为一体化,形成完整的运营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MRP II还开发了以MSP II为基础的新一代中小企业资源系统(ERP),企业资源规划公司真诚关注供应商和中小企业内部的供应、生产、销售和客户,以及通过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将中小企业的运输、资本流动和数据流紧密联系和整合的供应链,以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监测中小企业资源的基础和效率,提高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以 MRP II/ERP 为代表的现代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支持中小企业业务的内部管理。
随着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商业(EC)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等信息管理系统各种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发展成为产品生命周期的综合系统,将各种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网络经济的充分灵活性。
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ERP应用相当普及,大中型中小企业多年来都采用了ERP系统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实施全球供应链管理技术和敏捷中小企业的端子阶段,许多中小企业也在使用ERP系统。
二、国内研究现状
MIS适用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应用可追溯到70年代中期,主要以单机业务为核心数据管理,配套处理单一业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许多中小企业建立了人员、工资、库存、生产调度、计划等管理子系统,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集成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以综合数据管理系统的形式,将过去独立存在的子系统整合起来,解决了数据问题。MRP II在中国的启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约有一千家中小企业建立了自己的MP II系统。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开始实施ERP。
根据对目前全国软件行业应用现状的统计分析,我国大中型企业使用管理软件的比例高达95%,商业/软件业务占98%以上,企业/软件业务占60%左右,中小企业使用管理软件的比例约为40%,其中金融软件占45%。其中多数为金融软件。上述软件项目的成功率低于56%(中国学术期刊期刊中心论文创建中心)。
这些数据反映了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总体情况,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可以看到,大中型企业的应用优于中小企业,数据管理、大中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已逐渐由单一的企业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和中小企业因资金不足、数据库薄弱等原因而变化。由于中小企业个性的存在和业务流程管理的固化,软件、软件管理应用能否实现有效管理,信息系统对中小企业有用处。中小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从中小企业的环境和条件来看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