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电信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探讨(一)
对某电信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探讨
在我国公司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建立现代公司模式挺进时,自身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挑战,那就是公司财务管理严重滞后,我国大多数公司仍然以会计核算代替财务管理,有些公司决策者甚至对财务的基本概念诸如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金成本、财务杠杆等都不了解,与现代公司管理的基本要求不相符合。事实上,财务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是现代公司管理的核心环节,只有充分认识其对现代公司管理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以法治人治理结以为依托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与控制,搞好资金源、物资源、信息流的控制和管理,防范和减少财务风险,才能真正使公司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介绍
公司经营总是有风险的,现代公司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人们在风险面前,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而不能根治、消除风险。公司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公司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公司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公司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从公司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
各个生产经营者除了要到处争取市场,还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把公司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公司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力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二、某电信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方面普遍还比较落后
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通迅公司展开了以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业务的研究。到了9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我国电信行业已经完成了以业务核算为核心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开始向管理信息化的方向转型,为今后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时至今日电信公司的财务部门仍然处在信息孤岛之上,其突出特点就是只能进行事后算账。每个财务部门都拥有人数相对众多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整日忙忙碌碌、日理万机,却无法及时准确地提供公司高层所关心的财务信息,因为这些忙碌的财务人员还只能在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之后,遵循会计语言进行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录入、记账、报账等。而事关重大的公司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却未能有效、实时地集成和共享。凡此种种,决策层由于根本无法获得支持决策的实时动态信息,导致财务风险加大,资金回笼困难,采购成本高,公司利润被吞噬,资金链和现金流严重吃紧,从而严重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二)公司的内部财务环境
电信公司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公司,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以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各种通信需求;同时又由于要及时跟上日新月异的电信技术发展步伐,也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更新设备,而电信公司用于电信建设与生产经营的资金又在不断减少。20世纪80年代国家为了支持通信业优先发展,给予邮电部门很多优惠政策;90年代电信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随之逐步取消,并且国家先后几次调整通信资费,使电信资费总体水平大幅下降。另外,国家给予市话交换机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以促进市话快速发展的政策,随着市话日趋饱和,市话交换机新增不多,使此项政策所产生的资金快速积聚效益大为减弱。 移动通信已经从电信公司中剥离出去,同时目前正值电信公司还债高峰,再加上电信市管县财务核算一体化的实施,一下子使电信公司的高额负债率浮现出来。目前摆在电信公司面前可供大力开拓的市场,一个是数据与多媒体业务,另一个是小灵通。前者由于需求不足,业务还处于培育期,投入不少,产出不大,效益并不明显;后者则由于移动电话的先入为主,使用人口众多,点多面广,加之小灵通的局限性,其发展仍未达到高峰期。在人力资源方面,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电信公司干部职工普遍缺乏市场意识、经营
对某电信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探讨(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