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略管理会计的涵义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三、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联系
(一) 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
(二) 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 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挑战
四、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差异
(一) 管理会计会计基本假设的差异
(二) 管理会计主体和目标的差异
(三) 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差异
(四) 管理会计应用方法的差异
(五) 业绩评价制度的差异
五、 启示
(一) 战略管理会计与对传统管理会计结合运用
(二) 培养战略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 积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
内 容 摘 要
战略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产生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本文在对战略管理会计及传统管理会计的联系进行阐述的甚而上,进一步从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的范围、研究主体和目标、研究对象、管理会计应用的方法、业绩评价制度五个方面来对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差异进行分析,最后就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提出措施。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比较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全球化使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面临的市场己从过去的己知顾客群转向包括潜在顾客群在内的多样化的顾客群体,人们认识到传统管理会计不能适应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为此,西方管理会计学者在如何使管理会计能够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适当的信息和有效的控制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分析和提供与战略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反映实际成本、业务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等方面的相对水平和趋势。这些研究拓展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使管理会计所进行的分析不局限于本企业这一单一的会计主体而延伸到竞争对手分析,进而促进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管理会计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两个子系统。传统管理会计深入企业内部,旨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重在“知己”;而战略管理会计将关注的焦点投向市场和竞争对手,站在战略的高度为企业寻求比较优势,重在“知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涵义
“战略”一词,原属军事术语,是指对战争进行分析判断之后做出的全局性筹划和指导。将其引入企业管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在预测和把握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专长,高瞻远瞩地作出的总体谋划。
关于战略管理会计,最早是由英国学者Simmonds于1981年在“战略管理会计”一文中提出来的。在该文中,他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之后,他又在一系列的^文档中,强调了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结合的重要性,特别是企业相对竞争者的成本竞争地位。他认为管理会计应多注重外在环境,并协助企业衡量其竞争地位。他首次强调学习曲线与长期成本性态在衡量竞争优势中的重要性和了解竞争者成本结构的重要性。
从此以后,人们沿用了这一名称,但对其定义却未达成统一的共识。Wilson等人在《战略管理会计》一书中,更加明确地将其定义为:“战略管理会计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切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以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展了管理会计的范围。”换句话说,战略管理会计提供有关企业产品劳务市场、竞争者成本资源与成本结构等财务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监视各个期间企业及其竞争者的战略。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一)战略管理会计重视外部环境,重视市场,将管理会计视角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环境。战略管理会计是“面向市场”甚至是“市场驱动”的会计,它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了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中去,从根本上抓住主要矛盾,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战略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视野拓展,以有助于直接面对新的市场挑战,通过与对手的比较来发现问题,并适当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战略管理会计要尽量获取有关竞争者、顾客和产品这三方面的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是为了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战略管理会计注重整体性。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估跨部门决策的循环过程,要从整体上把握其过程,既要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又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以保证目标实现。企业管理由不同部门完成,必须以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协调各部门运作,减少内部职能失调。相应的战略管理会计应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
(三)战略管理会计体现了动态性、应变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战略管理会计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方法体系,不仅要联系竞争对手进行“相对成本动态分析”、“顾客盈利性动态分析”和“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而且采取了一些新方法,如产品生命周期法、经验曲线和价值链分析等,以适应企业战略的变化。
三、战略管理会计及传统管理会计的联系
作为企业战略服务的战略管理会计,它之所以产生并得到相应发展既是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导致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产物,也是原有管理会计自身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产物。
(一)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
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了弥补传统管理会计的缺陷产生的,战略管理会计是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传统管理会计注重内部管理,而战略管理会计则站在全球高度,从战略角度扩展到宏观层面,寻求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两者相辅相成。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信息支持和控制仍是其两大基本职能。它是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产物,其产生并非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否定,而是其观念的更新和技术方法的发展[1]。
(二)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的突破,不仅是管理会计本身的重大变革。对传统会计也发生着深远的影响。首先,战略管理会计是传统管理会计的一次重大变革,传统管理会计难以提供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战略管理会计则从更高的起点重新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寻找方向、把握契机,因此,正如管理会计是对成本会计的重大突破一样,战略管理会计也对传统管理会计的一次重大变革。其次,战略管理会计必将对传统财务会计产生深远的影响,管理会计的内容从未停止向财务会计的转化。正因为存在着这种转化,所以管理会计领域的任何重大变动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引起财务会计的变动。就像现金流量表从企业管理会计范围转变为财务会计范围一样,战略管理会计一旦在管理会计领域确立,它的信息很可能会因被要求公开披露而转化为财务会计信息[2]。
(三)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挑战
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传统管理会计观念更新。尤其是对战略决策信息的提供,要求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为广泛、更有用的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内部信息和财务信息,更重要的是诸如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外部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具体说来,战略管理要求传统管理会计在以下方面克服其轻战略重战术的不足,改变传统管理会计只顾内部而忽略环境变化的影响、用静态目光看待问题的缺点,站在战略高度,从全球范围来看待企业的目标和行为,时刻关注跟企业息息相关的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会计强有力的挑战,未来的会计可能不再是企业内部货币信息的代名词,是意味着综合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使用和披露[3]。
四、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差异
(一)管理会计基本假设的差异
从管理会计基本假设来看,传统管理会计是内向型的财务信息系统,而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
传统管理会计是一种内向型的信息系统,它是建立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注重本企业内部的计划、决策及控制执行,只对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决策及责任会计负责,它所提供的只是单个企业自身的绝对指标而不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优势。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只从企业考虑, 忽视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不能不能满足企业在竞争环境下的信息需求。战略管理会计站在战略高度,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局限于本企业这一个环节,而是研究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企业上家和下家的信息,努力改善企业的经济环境,强调企业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协调一致,以求得产业的最优效益。可见战略管理会计突破了单—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克服了传统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缺陷,它拓展了管理会计对象的范围,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以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4]。
(二)管理会计主体和目标的差异
从管理会计的主体及目标上看,传统管理会计注重单个企业利润和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战略管理会计注重企业的长远目标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传统管理会计所注重的只是单个企业在有限的期间内的发展,它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及经营管理发挥作用。传统管理会计注重营运资本的控制,它对投资方案的评价仅限于从财务效益的角度展开,企业经营业绩也只表现在当期的利润上,只注重追求企业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实际上,当企业间的竞争上升为全局性的战略竞争时,追求长远目标、抢占市场份额已成为会计企业刻不容缓的奋斗目标。战略管理会计注重企业长远发展,重视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及新产品定位等。它主要服务于企业的长期战略计划,追求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立足长远目标,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长远利益角度来分析、评价企业资本投资。站在战略的高度,企业投资开始倾向于以智力投资为主,在人力资源、科技开发、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多投入资金,以求保持企业长久的竞争力。战略管理会计应用于企业集团作战,则注重全局利益,它的信息分析完全基于整体利益考虑。战略管理会计为了保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甚至不惜牺牲企业的短期利益,来实现其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最终目的。战略管理会计放眼长期经济利益,在会计主体和会计目标方面进行大胆的开拓,将传统管理会汁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5]。
(三)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差异
从管理会计的研究对象上看,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是单一的财务信息,而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则是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多样化信息。
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是财务信息,而忽视了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的影响。然而,外界环境及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变化会带来对管理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首先,企业外界环境的变化如市场竞争、经营战略、信息加工技术变化等,会引发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而这又必然导致管理会计研究对象及内容发生相应变化。战略管理会计根据外界环境及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从企业内外广泛收集、加工、运用各种相关信息,将信息范围扩展到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的所有信息,其中包括财务的与非财务的,数量的与质量的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财务、市场、技术、人事等部门,有的则来自企业以外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及大众媒体等。传统管理会计由于其研究的只是财务信息,而忽视其他信息,故它是不完整的、不充分的。尤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市场中,传统管理会计所运用的信息很容易使企业在决策中失误,丧失竞争力。战略管理会计充分收集、分析、运用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所有信息,而不再局限于财务信息,从而使得企业能充分做到知己知彼,最终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对保持甚至增强市场竞争力大有益处[6]。
(四)管理会计应用方法的差异
从管理会计应用的方法来看,传统管理会计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仅限于对财务指标的计算,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在此基础上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其应用方法是多元化的。
传统管理会计是建立在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基础上的,其目的是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其内向型的管理及信息来源、种类的单一性又决定了传统管理会计应用方法的单一。传统管理会计的应用方法主要是对财务指标的计算,具体应用更多地体现在它的基本职能中,如预测分析、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控制、业绩评价及考核方法等。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产物,为适应外界环境及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其应用方法较传统管理会计有很大变化,企业资产的核算开始逐步将重点转移到无形资产,并且随着制造业比重的下降,开始对原有成本计算方法及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引进作业成本法,并实行作业管理;为比较、分析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采用价值链分析法,或其他的分析方法。战略管理会计还结合生命周期分析法、动因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全面、充分的信息[7]。
(五)业绩评价制度的差异
从业绩评价制度来看,传统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主要使用财务指标,信息来源也主要是取自会计信息系统,时效较差,与决策的相关性也比较低。战略管理会计采用的是战略性的业绩评价制度,战略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被称为整体业绩评价[8]。战略性的业绩评价制度是将业绩评价制度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由于一个企业的战略行为通常针对公司的具体形势和行业环境.所以各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之间有着许多差异。与不同的竞争战略相呼应.企业的业绩评价制度也各有侧重。战略性业绩评价以形成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为目标,综合运用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的业绩指标。较之传统的管理会计改进了业绩评价的尺度.更具合理性。同时战略管理会计认为有效的评价并不在于使用财务指标还是非财务指标,而是在于它能够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五、启示
从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差异,我们可以知道战略管理会就是顺应了战略管理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是一种在当今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全球性市场竞争空前广泛激烈的情况下,为满足现代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特定信息需要而建立的新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只要企业存在战略管理的需要,就必然会产生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因此 我国应该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的探讨。
(一)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结合运用
战略管理会计是在传统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管理会计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将焦点投向市场和竞争对手,也就是内向性与外向性的差别。在实际企业管理中,要重视战略管理会计与管理管理会计的结合,传统管理会计虽有局限性,但也不可全盘否定。而是应该要审时度势,面对全球以取得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将两者结合起来,吸取两者的优势面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培养战略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战略管理会计以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为参照物,积极寻求本企业的成本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战略管理会计超越了单一的期间界限,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来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有时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企业的决策者必须要把这种决定企业竞争地位、未来利润和市场价值的优势观念牢牢植入自己的头脑中,时刻指导自己做出正确的决策。另外,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也是战略管理会计中很有代表性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但不要损害后代满足他们自身需要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财富的保值性和利益的整体性。战略管理会计很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长期价值最大化,注重以人为本、智力投资、过程评价和非财务评价相结合的战略业绩评价方法。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升级,要想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培养领导者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9]。
(三)积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
战略管理会计的对象主要是指各种各样的信息。当今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高速公路的开发,覆盖全球的因特网为企业建立广泛的信息交流和处理机制提供了可能,因此,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已不再是战略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障碍。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参考先进企业的做法,重新对原有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进行设计和改进,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推进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的建立,把各种^^文档及时加工成有用的信息。企业应顺应组织形式扁平化的趋势,注重沟通和合作,以有效的激励机制为组建动态的项目团队,以使涉及到各部门和人员的战略管理得以协调、有效地进行[10]。
参 考 文 献
[1] 钟新桥.战略管理会计-传统管理会计的新发展[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2):66-69.
[2] 吴岚.论战略管理会计对现代会计的突破[J].上海会计,2001, (1):6-8.
[3] 毕波.战略管理会计挑战传统管理会计[J].财会研究,2001,(7):20-22.
[4] 朱叶棠.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比较与启示[J].江苏商论,2004,(8):135-137.
[5] 逮艳丽.王蔷.论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的突破[J].事业财会,2002,(3):42-44.
[6] 周晓辉.宁秀霞.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管理会计的突破[J].黑龙江财会,2002,(7):24-24.
[7] 季光伟.浅谈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会计[J].科技创业月刊,2004,(9):100-101.
[8] 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29-435.
[9]张娟.韩文辉.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J].民营科技,2008,(5):63-63.
[10]刘平.浅谈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