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资产评估与审计的联系…………………………………………………………
(一) 资产评估和审计相互协作,包容…………………………………………………………
(二) 资产评估与审计数据利用
(三) 审计运用评估技术,评估参照审计数据………………………………………………
资产评估和审计的区别…………………………………………………………
(一) 资产评估和审计的性质不同…………………………………………………………
(二) 资产评估和审计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不同………………………………………………
(三) 资产评估和审计的职能不同 …………………………………………………………
(四) 资产评估和审计的对象不同…………………………………………………………
(五) 资产评估和审计的要素不同…………………………………………………………
(六) 资产和负债价值认定的结果不同……………………………………………………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资产评估与审计即协同又不能相互替代………………………………………
内 容 摘 要
首先从定义上看,评估,就是评价估量,首先你需要评价对象,其次,还要将这种评价量化,比如安全评估就将风险对资产的影响结果作为量化的表现手段。而审计,则主要聚焦在评价其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等。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发展、业务逐渐规范以及行业格局变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资产评估与审计关系方面的研究在国内一直没有停止过。早期的研究主要从目的、性质、原则、职能、方法等诸多方面阐述资产评估与审计的关系,侧重理论引导,成果多见于高校资产评估学教材,也有些研究型文章专题论述了特定经济环境下两者之间的关系;近年的研究主要探讨在国内改革、上市重组、债转股等两方面两者的业务协同、工作顺序等问题,侧重于实务推动。总的来说源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但是逐着社会的进步,资产评估行业渐渐发展成为中介服务的重要行业,在经济活动中对一些事项按照固定或者惯例都必须进行审计和评估,这时资产评估与审计均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处理好评估与审计的关系,直接影响到评估和审计的效率与质量。
完全来划分评估和审计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这只是2种有大量重叠交叉而又有各自不同的方法,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组织的目标。本文通过对评估与审计关系的关系分析,旨在理清思路,梳理业务协作边界,提出问题及建议,并分清评估与审计,防止两者工作的混淆与重叠。
资产评估与审计关系研究
一、资产评估和审计的联系
(—)资产评估和审计相互协作,包容
资产评估机构在进行评估作价时, 经常会采用与审计相同或相似的方法, 如监盘、函证、抽样、测试等; 在资产清查阶段采用的工作方法, 包括对委托方申报的评估对象进行核实和界定, 有相当部分工作采用了审计的方法, 具有事实判断的性质。根据我国现行资产评估法规的要求, 流动资产及企业负债也被纳入企业价值评估范围之内, 而流动资产和负债的评估有相当部分是借鉴审计的方法进行。审计机构在审计时, 需要采用公允价值测试资产价值,并据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确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 这与评估基本相同。所以评估与审计具有不解之缘。
所处行业相似:审计和资产评估属于中介服务业,并采用受托有偿的方式展开业务服务,两者行业所注重的不是资金的结合,而是人力资源的有效发挥及利用。
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致:2004年颁布的《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强调“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诚实正直,勤勉尽责,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而2006年所发布的《审计准则》同样强调了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这些原则分别体现在具体相应的准则之中。其中,独立性是中介行业的灵魂与生命,是财务审计能否履行审计鉴证职能、防范企业财务舞弊,资产评估能否提供客观公正的估价关键所在。
(二)资产评估和审计数据的相互利用
资产评估在评估企业的整体价值时, 经审计后的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可以作为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数据。经审计负责查验核实后的各资产项目具体数额, 具有合理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资产评估利用审计结果具有公正性。审计也时常运用评估结果。如固定资产、存货等实物资产,商标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 股票投资等权益性资产, 其实际价值在审计时是根据评估价值确定的。所以资产评估报告经常使用审计结果, 审计报告经常利用资产评估的结果。
审计提供事实的判断,评估提供价值的判断,但在业务性质上又存在着交叉。如对评估对象的核定和界定,有部分工作采用了审计的方法,具有事实判断的性质。由于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成为会计资产的计价属性,审计也须对相应的计价属性作出合理的估价和判断,而这些判断则需要借助评估技术完成,所以,审计工作也有一定的价值判断成分。
资产评估与审计的对象都是反映企业资产、负债等信息的财务报告,评估师与审计师都需利用会计记录等相关^^文档,核实有关的资产或负债。我国资产评估的对象是按照财务会计关于资产分类设计的,资产评估结果上报格式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审计报告是评估工作展开的基本文件之一,同时又根据有关规定,资产评估报告又为审计调帐提供依据。
(三)审计运用评估技术,评估参照审计数据
由于会计资产计价是审计审核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会计资产计价与资产评估有着紧密的联系, 审计审核会计资产计价也要大量运用资产评估技术和方法, 审计运用评估技术进行工作使得审计与资产评估的关系更加密切。
资产评估机构在进行评估作价时,往往采用与审计方法相同或类似的程序,如监盘、函证、抽样、测试等;而审计机构在审计时,需要采用公允价值测试资产价值,并据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确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流动资产及企业负债的评估有相当部分可借鉴审计的方法进行。审计审核会计资产计价要大量运用资产评估技术和方法,审计运用评估技术进行工作使得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关系更加紧密。
二、资产评估和审计的区别
(一)资产评估和审计的性质不同
资产评估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或专门评估人员,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 运用科学的方法, 以货币作为计算权益的统一尺度, 对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进行评定估算的行为。所以评估就是评价估量, 是一种动态性、市场化活动, 聚焦在评价科学性、客观公正性等方面。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 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所以审计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聚焦在评价合法性、合规性、有效性等方面。
审计工作虽然要求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但允许审计报告上所反映的各类资产价值与现行价值相背离;资产评估却要求如实反映各类资产的现值,评估资产的目的指资产评估所服务的经济行为的具体类型。审计履行鉴证职能,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发表意见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程度,提出改进和增强管理的建议,制约违规行为,维护经济秩序;资产评估是为了明确资产数量、质量和价值,为资产的交易、投资等提供价值尺度或谈判平台,为资产的重组和优化提供开价依据,确定相关当事人的权益份额,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二)资产评估和审计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不同
资产评估具有综合性, 评估人员不仅要懂得注册会计师的全部知识, 能够阅读、理解、分析并整理账户记录的信息^^文档, 而且要具备系统全面的资产评估专业知识。在资产评估实务中, 一般分为机器设备、房地产、无形资产、企业整体评估等项业务, 分别由掌握不同专业知识的评估师承担, 充分体现出评估业务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从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实际操作来看, 必须具备了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和一定的执业经验, 才能胜任这一工作。资产评估的专业知识基础, 除了由经济学、法律学、会计学等知识组成外, 还包括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审计工作是以会计学、税法及其他经济法规等知识为专业知识基础。
审计的主体是注册会计师,即审计工作是由注册会计师(包括助理人员)来完成;资产评估的主体是注册资产评估师(包括助理人员),即评估业务是由注册资产评估师来完成。注册会计师具备较高的会计、审计、金融、税法、投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注册资产评估师则着重掌握资产评估、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资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评估从业人员必须实行内部分工,而审计人员通常不以资产类型分工。
(三) 资产评估和审计的职能不同
资产评估的基本职能是评估和咨询, 此外还有管理和公证的职能。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经济监督, 此外还有评价和公证。审计既包含了检查会计账目, 又包括了对计算行为及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分析、检验, 即含审核稽查计算之意, 是独立于财会部门之外的专职监督检查。
审计是对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做出事实判断的企业活动,具有明显的公正性特征;资产评估是为了委托人与有关当事人的被评估做出事实判断的企业活动,具有明显的咨询性特征。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评价、鉴证的职能,其中鉴证职能是审计最主要的职能,评估的基本职能是鉴定;相比之下,审计侧重于评价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鉴证经济事项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而评估则侧重于鉴定资产的价值量。
(四) 资产评估和审计的对象不同
资产评估对象主要是资产的所有权或所有者权益, 作为评估对象的资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资产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物质实体, 二是资产主体基于物质实体而享有的经济上的合法权益。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文档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如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审计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股东、债权人及税务、工商管理部门等,而资产评估的服务对象是产权交易者、资产所有者。多年来资产评估服务对象已由国有产权主体扩展为多种所有制产权主体。资产评估不仅要考虑资产自身的状况,而且要考虑企业内部相关因素的变化,还要考虑企业的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约束条件相对复杂,审计反映的是内部财务问题,因此约束条件较为简单。
(五)资产评估和审计的要素不同
资产评估作为一种评价过程, 涉及的基本评估要素有: 资产评估的主体、资产评估的客体、资产评估的目的、资产评估的标准、资产评估的程序、资产评估的方法、评估的基准日、评估的价值类型等六个基本要素。资产评估的主体, 即进行资产评估的专业人员和机构; 资产评估的客体, 即被评估的对象。资产评估的目的, 即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原因; 资产评估的标准, 即资产评估依据的价格、技术等标准;资产评估的程序, 即资产评估具体进行的环节、步骤; 资产评估的方法, 即评估运用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专门的方法; 评估的基准日, 即评估时所依据的时点; 评估的价值类型, 即评估时所认定的资产的价值属性。 任何审计都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即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审计主体, 是指审计行为的执行者, 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为审计第一关系人; 审计客体, 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 即指被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者, 为审计第二关系人; 审计授权或委托人, 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 为审计第三关系人。一般情况下, 第三关系人是财产的所有者, 而第二关系人是资产代管或经营者, 他们之间有一种经济责任关系。
(六) 资产和负债价值认定的结果不同
资产账面价值是以会计上的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的资产价值,而资产评估价值是以特定时点的现行状况为基础估计的资产价值。资产评估与审计都需要确定各类实物资产的实际价值,都需要对债权,债务实有数额进行认定,但两者认定的结果往往不相一致。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评估与审计协作与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存在重复劳动,审计与评估的结果不会“撞车”,对基于同一目标(如企业合并、改制、破产清算)的服务尤为需要。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审计时调整资产引起的损益应计入当期利润或留存收益,而资产评估增值减值规定计入资本公积。在上述协作中,许多应由审计完成的工作交由评估完成后,本应计入损益或留存收益的调整金额计入了资本公积,这有违于会计核算的相关性原则。 但这一缺陷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妨碍委托者目标的实现。只要评估人员与审计人员配合默契,方法得当,操作认真,其最终结论仍然会是公正的。
当企业委托同时进行资产评估与审计时,这一“同时”往往不是从同一起点日期开始平行进行的。但资产评估与审计,往往需要在同一时点对同一项资产同时进行评估作价与审计调整。而当所得出的“评估价值”与“审计核实数”(以下简称“审定数”)不相一致而形成“撞车”时,会使委托单位无所适从。 资产评估与审计都需要对债权、债务实有数额进行认定,但两者认定的结果往往不相一致。资产评估与审计都需要确定各类实物资产的实际价值,但两者认定的结果也往往不相一致。例如,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用了很长篇幅叙述非同一般的控制下企业合并时资产公允价值确定的原则和方法。而采用资产评估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时自有一套方法。审计中用补提折旧或冲回已提折旧的方法核实固定资产净值,用计提减值准备来冲减实物资产账面价值,但实际上这样做并不能真正反映实物资产的价值状况。至于冷背、变质存货的变价。实物资产的盘盈等价值的确定,审计中的方法也不如资产评估中的方法可靠。 因此,资产评估与审计需要协作,既可避免“撞车”,还可各自弃短就长,从而得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资产评估与审计即协同又不能相互替代
通过上述对评估与审计的关系论证,资产评估所确定的价值通常能够真实地反映单位资本保全状态,能够从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两方面完善会计的配比原则, 真实反映单位的价值。能够合理反映单位的资产状况,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可以更有效地提供会计信息。新会计准则明确指出, 在坚持历史成本基础的前提下,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由于公允价值的特殊性, 以及财务报告所需要的合理性、客观性、相关性的要求, 注定必须以外部的、独立的、专业的资产评估提供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 不能用内部会计和内部审计来替代独立评估, 更不可能用独立审计来替代独立评估。
参 考 文 献
全国注册会计师2013考试编写教材—审计
全国注册会计师2013考试编写教材—会计
注册会计师2013教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董晖.浅析资产评估与会计审计的关系
黄仕雄.企业资产重组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姜欣.国企改制中审计与资产评估错位问题
姜楠,孙燕.资产评估学基础
姜楠.资产评估
李建国.资产评估与审计的协作和包容
刘淑琴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李挺伟.资产评估法定业务的性质、规范与责任
汪海栗.资产评估
王作梅.企业在改制重组和结构中应做好内部审计工作
赵军.对股份制企业审计的思考
周友梅,胡晓明.资产评估学基础
张先治,蒋美华.国企改制中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研究—政策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