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3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3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类 ……………………………………3
二、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3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原则 ………………………………3
(二)、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4
(三)、主要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5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在的问题 ……………………………………6
(一)、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不明确………………………6
(二)、主要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6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忽略方面 ……………………………6
四、完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建议 ……………………………………7
(一)、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7
(二)、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8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8
(四)、明确并重视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 …………………………8
内 容 摘 要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会计核算与报告工作中容易疏忽的一个问题。虽然涉及的时间比较短,但同样是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组成部分。鉴于此,恰当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具有重要的意义。掌握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处理方法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概念及分类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然后指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事项;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相关问题探究
一、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有利或不利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因此,本准则中的“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12月31日,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含12月31日发生的事项。如果母公司在国外,或子公司在国外,无论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是如何确定会计年度的,其向国内提供的会计报表均应按照我国对会计年度的规定,提供相应期间的会计报表,而不能以国外母公司或子公司确定的会计年度作为依据。这类事项的披露 ,或者对企业资产存在状况提出新的证据 ,或者对企业财务状况或收益评价有重要影响,因而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规避潜在风险。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日后事项的披露和审计 ,形成对上市公司的强制性披露要求 ,这类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 ,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 ,因此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会计操纵行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类: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两类,即非调整事项和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 的事项,即非调整事项;另一类是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对资产负债表日报告期情况提供进一步证据的事项,即调整事项。具体来说非调整事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该状况并不存在,而是期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调整事项是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提供进一步证据的事项,以确定资产负债表日提供的财务信息是否与事实相符。这类事项所提供的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有助于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的有关数据作出重新估计,并据此对资产负债表日各报表的会计要素及科目进行调整。调整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到证实之前,是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则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二、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作相应的调整。这里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有关附注。由于资产负载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次年,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账后已无余额。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分别对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①涉及损益的事项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收益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及其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调整减少以前年度损益或调整增加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以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②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 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③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 调整相关科目。 ④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
(二)主要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这一事项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现时义务尚未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获得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确认,从而需要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或者资产负债表日已确认的某项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获得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表明需要对已经确认的金额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有了最终的结果,因而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状况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这一新的证据如果表明资产负债表日所做估计需要调整的,应对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 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这一事项指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时的^^文档判断某项资产可能产生了损失或减值但没有最后确定是否会发生,因而按照当时的最佳估计金额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因而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所得取得的确凿证据能证明该事实成立。企业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涉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事项,如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所得税;如果发生在报告年度汇算清缴之后,应将与资产减值准备有关的事项产生的纳税调整金额,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相应调整本年度应交所得税。(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这类调整事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若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的资产已经按暂估金额等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证据,可以进一步确定该资产的成本,则应该对已入账的资产成本进行调整。(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这一事项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日之间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期间或以 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这种舞弊或差错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或中期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
(三)主要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载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和承诺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诉讼等事项,对企业影响较大,为防止误导投资者及其 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外汇汇率或税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和外汇汇率的重大变化,虽然不会影 响资产负债表日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据,但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重大影响,应当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3)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企业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举借巨额债务都是比较重大的 事项,虽然这一事项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状况无关,但这一事项的披露能使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与此有关的情况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应当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4)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5)资产负债表日后对外巨额投资,这一事项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决定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这一事项与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相同,也属于企业的重大事项,虽然这一事项与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应对这一事项进行披露,也使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的影响。(6)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公积转增资本,企业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将会改变企业的资本(或股本)结构,影响较大,应当 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企业合并或者处置子公司的行为可以影响股权结构、经营范围等方面,对企业未 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能产生重大影响,应当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在的问题
(一)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不明确:
(1)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涵盖的期间,一般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第 一天起至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可以对外公布的日期止,即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公历12 月31日。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对上市公司而言,年度报表批露的时间为次年的1 月1 日—4 月30日,因此资产负债表日后时期是在次年的1~4月。(2)日后事项经常浑浊能为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情况提供补充证据的事项,需据此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数据进行调整,这类事项属于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或存在的事项,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的估计和决策,这类事项则属于非调整事项。同一性质的事项可以是调整事项,也可以是非调整事项,这取决于所涉及的情况在该企业的特定环境下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日后事项共有两大类,一类是影响财务报告年度的财务状态、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的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存在的问题 :
(1)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企业所有者或其他方面有权对报出的财务报告进行修改的,应当披露这一情况。(2)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作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3)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了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情况的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应当调整与之相关的披露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已经作调整事项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数字的,只需以报表附注形式说明事项的内容、估计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以提供会计数据来补充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无法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或存在的事项对财务报告数据的影响做出估计,应说明其无法估计的理由。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忽略方面:
(1)忽略提取盈余公积业务 《会计准则中》在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之外,对利润分配单独作出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所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利(或分配非投资这的利润)应该按照以下方式予以处理:①现金股利作为资产负债表调整事项;②股票股利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制定并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比照上述规定办理。也就是说利润分配事项作为分配年度的当年的会计事项,不再调整上一年度的报表,而提取盈余公积事项一般是与利润分配方案一同披露的。在这种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如果是的话是该作为调整事项还是该作为非调整事项。(2)未确定差错是否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①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这里大家主要注意的就是重大会计差错与一般会计差错的区别,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发现在会计差错的处理区别.②会计差错更正区分当期发现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来要容易些。 (3)未区分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问题: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本准则中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 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国际准则中资产负债日后事项指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和财务报表批准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不论有利的或不利的事项。可分为以下两类事项:①对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提供进一步证据的事项;②说明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情况的事项。 或有事项是指可能导致企业发生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状况或情形,其最终结果(即发生损失或收益)只有在未来发生或不发生某个(或某几个)事件时,才能得到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概括如下:①应收帐款有可能无法收回;(②企业对售后商品提供担保;③已贴现票据可能发生的追索;④为其他企业债务提供担保;⑤待决诉讼;⑥企业因损坏另一方的财产而可能发生赔偿;⑦由于污染环境而可能发生治污费用或可能支付罚金;⑧在发生税收争议时,有可能补交税款或获得税款返还。
四、 完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建议
(一)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
只有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时间才能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时间,才能正确的登帐,明确资产负债表日后涵盖时间首先应明确这一期间所包含的内容:(1)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日或报告期间下一期间第一天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2)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与实际对外公布日之间发生的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的,应由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至日期。
(二) 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的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某一事项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直接影响会计处理方法。 调整事项的和非调整事项的异同归纳如下: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相同点在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均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期间存有或产生的,对报告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都将发生重要影响 两个事项的不同在于:调整事项是事项存在于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资产负债表日后提出了证据对之前已存有的事项作出进一步说明;而非调整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还未存在,是发生在财务会计报告批准的报出日前。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当企业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并涉及损益时,在会计处理上,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税务处理上,则需根据所得税汇算清缴情况,分别进行调整:(1)如果企业在该期间尚未办理纳税申报的,按调整后的财务报表重新计算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相应调整“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2)如果企业已经办理纳税申报,但尚未超过税务局规定的汇算清缴截止日,则按调整后的财务报表重新计算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重新办理纳税申报。该处理的原因在于:即使企业已经自行汇算清缴完成了,如果发生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追溯调整事项,只要在税法上规定的最后截止日前,税务机关还是允许企业修改调整财务报表后重新申报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3)如果报告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发生于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次年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报告年度次年的纳税调整。
(四)明确并重视与其他会计准则的关系:
(1)重视提取盈余公积业务从实质上看,提取盈余公积属于法定事项。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在分配当年的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所以,即便董事会在下一年宣布提取盈余公积事宜,也只是形式上作为一个完整的税后利润分配方案的一部分;其次,从权责发生制来看,不单纯是收入,费用的确认要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值,资产,负债和权责的确认也要遵循此原值。所以,该事项就不应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因此,提取盈余公积事项与股利分配事项不同,必须作为当年度会计事项在当年度的计提。(2)重视并明确会计差错的处理如若是一般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即可。另外,还要注意一点: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利润分配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润),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的会计差错处理:属于调整事项,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来做即可。涉及损益的也是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核算。 会计差错对所得税与应交税金的影响:若是一般会计差错,在当期进行处理,要影响也只是影响当期的所得税与当期的所得税费用。(3)正确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有很密切的关系,但也有区别。或有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相关的。首先在资产负债表日,我们应根据有关或有事项的会计准则来判断是否存在或有事项,以及应该为该或有事项所作的准备金额或可能带来的或有损失金额;若根据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判断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一个或有事项,由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有相关的调整事项,影响我们对资产负债表日或有事项的估计和判断。判断或有事项的存在及有关金额,依据有关或有事项的会计准则。当或有事项确定下来并成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时,则应依据本准则的要求作出相关的会计处理或附注说明。
参 考 文 献
[1] 周靖.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问题研究.财会月刊。
[2] 李水秋.浅议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中国外资。
[3] 周素华.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农村经济与科技。
[4] 张翠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若干问题的探讨.财会月刊。
[5] 周国强.高级会计实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6] 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 由磊.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及对策.时代财贸。
[8] 孟宪宏. 浅谈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9] 朱春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初探.现代商业。
[10] 唐敏,赵娜,章新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销售退回会计处理探讨.财会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