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3
第二章 审计的主要方法与程序3
第三章 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的问题5
第四章 案例分析6
第五章 建立健全我国审计制度7
摘 要
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复杂化,财务领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上市公司的业务处理范围不断扩大,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的关系也趋于复杂化;上市公司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与可靠性正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质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被显露出来。
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和安永,是全球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他们在国际上的名气,国人是如雷贯耳。曾几何时,面对国内会计领域虚假欺诈之风的甚嚣尘上,人们如请神一般的将他们抬进了中国,用顶礼膜拜之式乞望他们能把好会计审计的最后一道关或是最重要的一道关。但是由于他们和政府部门关系良好,‘四大’受到监管很少,‘四大’就意味着免检。免检的后果,就是一旦检出,便是大案。所以我以现代审计职业道德问题研究作为我的^文档命题总结出一下几点 利益驱动是违反审计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使财务信息供需主体没有形成、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是助长造假行为的添加剂、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为造假提供可乘之机等职业道德问题所在,也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造假、职业道德、审计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上市公司审计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司经营业务的真实性和历史经营^^文档的可靠性与可参照性,是检查经济工作和历史年度发生的责任事故的重要数据依据,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与法律意义。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复杂化,财务领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上市公司的业务处理范围也不断在扩大,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的关系也趋于复杂化;上市公司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找出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的对策是提高上市公司审计工作质量,是体现审计权威性的关键所在。
研究的思路
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本文研究的基本原则。为了排除主观因素对研究结论的影响,使研究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在本文的研究中将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并且进行反复的论证,进而剖析上市公司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层次提出解决办法。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本文在进行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了上市公司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并且结合现阶段实际,分析了上市公司审计存在的问题,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受研究条件的限制,本分仍存在时间及信息的局限性,不能对有些问题作更深层次的探讨,对一些方面提出的改良建议也可能存在不备之处,文中错漏之处还希望指正批评。
第二章 审计的主要方法与程序
检查
检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检查记录或文件的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1)检查记录或文件可提供可靠程度不同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来源和性质。
(2)在检查内部记录或文件时,其可靠性则取决于生成该记录或文件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将检查用作控制测试的一个例子,是检查记录以获取关于授权的审计证据。
(3)某些文件是表明一项资产存在的直接审计证据,如构成金融工具的股票或债券,但检查此类文件并不一定能提供有关所有权或计价的审计证据。
(4)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观察
(1)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例如,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
(2)观察可以提供执行有关过程或程序的审计证据,但观察所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而且被观察人员的行为可能因被观察而受到影响,这也会使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受到限制。
注意:一般观察程序是针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情况。主要用于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控制测试中。
询问
(1)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2)知情人员对询问的答复可能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尚未获悉的信息或佐证证据,也可能提供与注册会计师已获取的其他信息存在重大差异的信息。
(3)在询问管理层意图时,获取的支持管理层意图的信息可能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①了解管理层过去所声称意图的实现情况②选择某项特别措施时声称的原因以及③实施某项具体措施的能力,可以为佐证通过询问获取的证据提供相关信息。
针对某些事项,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有必要向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获取书面声明,以证实对口头询问的答复。
函证
(1)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
(2)当针对的是与特定账户余额及其项目相关的认定时,函证常常是相关的程序。但是,函证不必仅仅局限于账户余额。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要求对被审计单位与第三方之间的协议和交易条款进行函证。注册会计师可能在询证函中询问协议是否作过修改,如果作过修改,要求被询证者提供相关的详细信息。
(3)函证程序还可以用于获取不存在某些情况的审计证据,如不存在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收入确认的“背后协议”。
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可通过手工方式或电子方式进行。
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提示:重新执行只能用于控制测试。
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第三章 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短期目标行为为财务报告造假提供了动机
一是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由于受利益驱动而采用一系列会计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造假,如利用关联方交易,虚构经济事项,虚增经营业绩等
内控制度薄弱,内审缺乏独立性
公司治理因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做,董事会和经理层高度重叠,“内部人控制”问题相当严重
权利过度集中.
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现象很普遍,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公司权力机构和监督机构大多数成员又独立的打过洞,组成上市公司,为大股东的利益徇私舞弊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有关法规规定不够严密,使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有空可钻,如已颁布的《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条例》 、《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中规定了股票上市公司必须揭示的会计信息内容,但对于其中具体操作上的问题留有空白,有关法律法规贯彻不彻底,有法不依,无法可依,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执法不力的现象较为严重。
审计行业制度不合理
一,注册会计师任聘制度不合理,上市公司有权自主选择或解聘注册会计师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若不能按公司意图出具审计报告,就会面临减聘危险。
二,监管力度不强,对于上市公司,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管(如财政,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监督),社会监督(如注册会计师审计银行,社会舆论等监督)在内的公司内外部监督体系,单个总监督职能交叉,标准不一,缺乏横向沟通和合作,因此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
第四章 案例分析
2001年:科龙财务报表出现问题:时任审计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无法执行满意的审计程序以获得合理的保证来确定所有重大交易均已被正确记录并充分披露”而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002年,安达信因安然事件颠覆后,其在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业务并入普华永道,然而,普华永道对格林柯尔和科龙这两个”烫手山芋”采取了请辞之举。随即,德勤走马上任,为科龙审计了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
在2001年年末科龙整体资产价值不确定的情况下,德勤2002年给出“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003年出具无保留审计报告条件之一2004年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005年5月科龙危机爆发,随后德勤宣布不再担任科龙的审计机构。但它此前为科龙2003年年报出具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以及2002年和2004年年报出具的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并没有撤回,也没有要求公司进行财报重述。而且顾雏军先后挪用、侵占科龙资金34.85亿元,德勤竟然也没有查觉,在巨额资金被占用时,会非常明显表现为货币资金、预付账款等科目存在异常,而事实上,科龙在这两个科目上确实存在严重问题。2005年底,证监会对德勤的调查基本完成,基本认定德勤对科龙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未发现科龙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等。
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德勤对科龙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未发现科龙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等。
1. 德勤对科龙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执行的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德勤对科龙电器各期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时,直接按照科龙电器期末存货盘点数量和各期平均单位成本确定存货期末余额,并推算出科龙电器各期主营业务成本。在未对产成品进行有效测试和充分抽样盘点的情况下,德勤通过上述审计程序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并予以确认,其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均不合理。
2. 德勤在存货抽盘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确定的抽盘范围不适当,执行的审计程序不充分;德勤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实施抽样盘点程序时,未能确定充分有效的抽样盘点范围,导致其未能发现科龙电器通过压库方式确认虚假销售收入的问题。存货监盘也是1项重要的审计程序,如果进行账实相符核查,科龙虚增的主营业务利润其实并不难发现。
3. 德勤在对应收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审计过程中执行的程序不充分,函证方法不当;收入的确认应该以货物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为标准,1般来说仅以”出库开票”确认收入明显不符合会计准则。德勤审计科龙电器分公司时,没有对各年未进行现场审计的分公司执行其他必要审计程序,无法有效确认其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的真实性及应收账款等资产的真实性。
4. 德勤事务所未就科龙电器2003年度确认对合肥维希的销售收入30,484万元事项对其出具的2003年度审计报告进行更正或相关处理。另外,其2004年度审计报告中保留意见金额错误。
5. 德勤事务所对科龙电器内部票据贴现未能适当关注,未发现科龙电器2003年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问题。在执行审计程序等方面,德勤的确出现了严重纰漏,对科龙电器的审计并没有尽职。
第五章 建立健全我国审计制度
完善公司业绩评价机制和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制定内部业绩评价标准和公司经营目标时,应深入实际进行调查制定可行的方案。因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多是财务指标,这必然会助长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粉饰财务报告。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上市公司应对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修改,比较流行的做法是采取股票期权计划,这个计划避免以工资和奖金为主的传统制度下的各级管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将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与公司长期利益联系在一起。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打造有效的财务信息供需主体
首先,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应通过立法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的办法,进一步完善《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业务操作指引》等规则,为上市公司规范地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提供指引,逐步实现其全流通。只有完善公司产权制度,才能使股东所追求的资本收益最大化,才能形成其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其次,健全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和战略方针发表意见,并负责董事提名,高级管理人员的聘用和报酬,发挥监督作用。第三,打造有效的财务信息供需主体。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也是证券市场的需求主体,它对真实财务信息的需求度更高,因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不同的,机构投资者更注重投资而不是投机。我国机构投资者只占总投资开户数的1%,因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是当务之急。同时,财务报告由上市公司提供,上市公司是财务信息的供给主体,防范财务报告造假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健全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审计责任,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改革注册会计师聘任制度。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建议由证监会或证交所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并委托其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劳动报酬由聘用单位支付,这样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往来,防止因二者之间关系过于密切而丧失审计的独立性。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工作,治理信用缺失,限制关系竞争,提高造假成本,净化其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受托单位公开的财务报告发表意见,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遵循通用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仅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而且会受到刑事责任追究。这样,注册会计师就会认为提供劣质的审计服务是不值得的,因此,应尽快制定对注册会计师监管的工作规则及有关惩戒办法,披露注册会计师的客户名单,让社会公众行使监督权;建立信用记录,将不诚信的注册会计师列入黑名单中,这些激励与约束措施,对当前会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恶性竞争、竞相压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警示,从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首先,应调整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重要的质量特征。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如果一味强调借鉴国际惯例,盲目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增加财务报告造假的可能性,所以,当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为重要。其次,尽量减少公司会计选择的余地,尤其是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应尽可能明确、规范,以减少财务报告粉饰的可能性。第三,规范合并报表范围。合并报表范围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规范,许多公司任意改变合并报表范围,“并盈不并亏”的现象司空见惯。因此,压缩合并报表的利润操纵空间,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秦荣生,卢春泉. 审计学[D].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期.
[2]饶晓秋.上市公司会计事务所管理问题探讨[M].财会月刊,2010年第4期.
[3]由建勋,吴文轩:治理会计信息造假提高民营企业诚信的对策.财务通讯,2005年第6期.
[4]杨惠君:中期财务报告审计程序和应注意的问题.财务通讯,2005年第1期.
[5]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
[6]蔡飞.如何搞好企业内部管理效益审计[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