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概念及管理的意义
企业存货库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企业存货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存货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 搞好企业存货库存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 ABC分类管理法
2、 定量订货管理法
3、 定期订货管理法
4、 JIT与零库存管理
内 容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企的一些生产运作模式也纷纷被国内企业所仿效,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存货的库存管理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如何把存货库存量控制到最佳数量,用尽量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存货库存物资管理好,有效降低制造企业成本,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但存货库存管理只是策略,企业通过适当的存货库存管理达到效益最优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
浅析企业存货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企的一些生产运作模式也纷纷被国内企业所仿效,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存货的库存管理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如何把存货库存量控制到最佳数量,用尽量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存货库存物资管理好,有效降低制造企业成本,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但存货库存管理只是策略,企业通过适当的存货库存管理达到效益最优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存货库存管理;策略;零库存
日本人把库存比作湖水,把企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喻成水中的石头,库存太高,掩盖了企业的问题存在,当要降低库存的时候,企业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本文就我国目前制造企业所存在的存货库存过剩问题,在库存管理作用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
一、库存概念及管理的意义
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学会词汇对库存的定义是:“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和在制品、维修件和生产消耗、成品和备件等”。库存按照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按价值划分,可分为贵重物品和普通物品;按物品在企业的产品成型状态划分,可分成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以及产品库存;按库存物品的形成原因(或用处)划分,可分成安全库存、储备库存、在途库存和正常周转库存;按物品需求的相关性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独立需求库存是指某一物品的库存量和有些物品有关系,存在一定量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加强库存管理有其重要意义。
1、维持生产的稳定。企业按销售定单与销售预测安排生产计划,并制定采购计划,下达采购定单。由于采购的物品需要一定的提前期,这个提前期是根据统计数据或者是在供应商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制定的,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有可能拖后而延迟交货,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生产的不稳定。为了降低这种风险,企业就会增加材料的库存量,这样从库存方面保证了连续不断的生产需要。
2、平衡企业物流。企业在采购材料、生产用料、在制品及销售物品的物流环节中,库存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采购的材料会根据库存能力(资金占用等),协调来料收货入库。同时对生产部门的领料应考虑库存能力、生产线物流情况(场地、人力等)平衡物料发放,并协调在制品的库存管理。
3、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库存的材料、在制品及成品是企业流通资金的主要占用部分。在企业资金一定量的情况下,库存这一部分资金占用过多,其它部门占用的资金就少,库存这一部分资金占用过少,有利于资金流向其它更需要使用资金的部门,因而库存量的控制实际上也是进行流通资金的平衡,使资金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
4、 加强库存管理,能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资金。企业库存管理业务主要有对物料的收发管理工作,根据物料的不同物理与化学属性做好物料存储与防护工作,降低各种库存管理费用,使库存经常处于合理水平,防止超储积压,满足生产与销售的需要。同时在经营管理的同时可以减少库存物资的资金占用,使库存总成本最低,达到节约大量资金的目的,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企业存货库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存货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库存管理的问题其实质是库存本身所带来的问题,只要有库存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库存管理问题。这是因为库存本身存在以下的缺陷:库存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库存材料的成本增加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而相关库存设备、管理人员的增加也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利、生产不均衡、产品质量不稳定及市场销售不力。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现在的企业生产中所用到的物料种类越来越多,就拿所在的东莞市海溢实业有限公司来说,目前对物品都采用统一的库存管理策略,物品的分类没有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稳定性。而现实当中这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需求。有些物品的需求可预测性大,有的物品的可预测性小,库存控制策略应能够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
2、 没有考虑到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信息传递效率低下。在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有:第一,需求的不确定性。在许多因素影响下,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如突发的热销造成的需求突增等会使控制受到制约。第二,订货周期。由于通讯、差旅或其他自然的、生理的因素.订货周期不确定,会制约库存控制。第三,运输。运输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必然会制约库存控制。第四,资金制约。资金的暂缺,资本运动不灵等会使预想的控制方法落空。因而也是一个制约因素。第五,管理水平的制约。管理水平达不到控制的要求,则必然使控制无法实现。第六,价格和成本的制约等。种种的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往往会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从而使得原材料及产品的库存因此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产品的交期甚至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3、库存的浪费较大。主要表现在:
(1)库存持有成本的占有量大;
(2)订货或者生产准备成本;
(3)缺货成本的增加;
(4)在途库存成本的浪费。
海溢有限公司进行的是塑胶机械的零部件加工,这类零件的特点就是占库存成本大,储存管理费用较高。由于计划不当,库存量不合适,一来增加了库存成本,二来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
(二)企业存货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分析库存表现的缺陷,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库存制度,库存系统的科学性,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的效能与执行的力度等等。然而针对库存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一旦一个企业没有建立一套专门的适合自己情况的库存系统,没有对库存物品进行科学详尽的分类,库存控制策略往往会流于简单化,大同化。比如:海溢有限公司目前就是缺乏这样一套完整的系统,没有对库存物品的类型进行科学的分类,对各种库存物品只是作笼统的同样的处理,而且缺乏一套完整的机制来保证能够快速的取拿所需物品。虽然目前公司所用到的物品种类还不是非常多,但是存放位置没有一个明确的通用的规范,仓管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到所需的物品,另外,如果一旦公司换人了,新进员工熟悉这一过程也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同时缺乏一套完整的缺货报警机制,控制前的信息搜集工作也没有做到位,不能维持生产的稳定。
2、库存管理信息不流通。在供应的整个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况、生产计划等都是库存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分布在不同的相关环节之间,要做到快速有效的保证生产,必须使其实时传递。在外部环节,不少供应商是不固定的,没有掌握他们的生产能力供货能力以及交货的准时性等。这样一来在库存环节往往得不到及时准确地信息。而我公司在内部各个环节间联系不够紧密,缺乏信息的流通,每个部门只关心前后环节的物流等的状况,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这就影响库存策略制定的精确性,造成库存成本的上升。
3、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系统运行不稳定是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所致,控制失效是组织管理不稳定和不确定的根源。要消除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需要增加组织的控制,提高系统可靠性。只有系统是可控的,不确定因素对库存的影响才能降到最低。我公司对不少合作的企业或者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交货的及时性还不是很了解。对市场的预估也还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其实这也是信息处理不当的结果。
三、搞好企业存货库存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ABC分类管理法
1、库存物资分类
对于库存物资,通常按其占用金额占总库存资金的比例和其品种数目占库存总品种数目的比例这两个指标来分类。库存品种约占库存品种总数的5%~20%,其占用资金金额占库存占用资金总额的60%~70%为A类库存。库存品种约占库存品种总数的60%~70%,其占用资金金额占库存占用资金总额的15%以下为C类库存。介于两者之间,库存品种约占库存品种总数的20%~30%,其占用资金金额占库存占用资金总额的20%左右为B类库存。
库存物资管理和控制
项目/级别
A类库存
B类库存
C类库存
控制程度
严格控制
一般控制
简单控制
库存量计算
依库存模型详细计算
一般计算
简单计算或不计算
进出记录
详细记录
一般记录
简单记录
存货检查频度
密集
一般
很低
安全库存量
低
较大
大量
(二)定量订货管理法
它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量时,按规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企业采用定量订货方式必须预先确定订货点和订货量。
1、特征
优点:因每次订货前必须要详细检查和盘点库存,故企业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库存的动态。由于每次订货数量固定,且是预先确定好的经济批量,因而运用较简便。
缺点:由于经常对库存进行详细检查和盘点,工作量大且需花费大量时间,从而增加了库存保管维持成本。
2、适用范围
(1)单价较便宜、不便于少量订货的产品;
(2)需求预测比较困难的维修材料;
(3)品种数量繁多、库房管理事务量大的物品;
(4)消费量计算复杂的产品;
(5)通用性强、需求总量比较稳定的产品。
(三)定期订货管理法
定期订货管理法是指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订货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它是基于时间的订货控制方法,它设定订货周期和最高库存量,从而达到库存量控制的目的。只要订货周期和最高库存量控制得当,既可以不造成缺货,又可以达到节省库存费用的目的。
定期订货周期确定
(1)取人们习惯的日历时间单元订货周期取人们习惯的日历时间单元,例如周、旬、季、年等。人们通常按这些时间单元安排生产计划、工作计划。取这样的时间单元可以跟生产计划、工作计划相吻合,比较方便。(2)取为供应商的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有些供应商是多品种轮番批量生产,或是季节性生产,都有一个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订货周期若与生产周期、供应周期一致,才能够订到货物。(3)取经济订货周期经济订货周期与经济订货批量一样,都是根据补充缺货瞬时到货情况下总费用最省的原理计算出来的。2、定期订购量确定订购量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订购量=在订购周期内及供应期间内的预定出库量-现在的库存残量-现在接受订货残量+最小库存量例:订货周期为2周,供应期为2天,平均出库量为100个/天,现在库存残量为100个,接受订货残量为50个,最小库存量为300个,那么:订购量=(14天+2天)×100个/天-100个-50个+300个=1750个 即,订购量为1750个为最佳。3、特征
优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调整订购量,并可以顺应需求而做变动,需求预测也比较精确。当订购周期一定,可以有计划的作业管理,不必每天检查库存。能同时进行各个品种的商品采购,库存量也可以减少。 缺点: 在管理上很费工夫,因此很难适用于很多商品。库存量确认作业,手续相当繁琐。
4、适用范围(1)需求量变动激烈的商品。
(2)价格昂贵的商品。(3)主力商品,季节性商品。(4)能够正确预测需求量的商品。
(四)JIT与零库存管理
改革开放后,JIT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引入我国,被企业逐渐采纳和广泛应用,并在降低产品成本、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快速响应顾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有人对于JIT的零库存概念存在着一些误解和疑问,认为零库存就是指仓库里的存货为零。实非如此,既然零库存不代表库存绝对数是零,那么怎样来衡量库存才合理?衡量标准是什么?综上所述,我们将通过下列讨论来了解JIT生产模式的内涵及管理实现方式。
1、 JIT生产模式的内涵
JIT生产的基本原理来源于超级市场以需定供的管理方式,即供方依据订货传票(看板)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将货品配送到需要的地点。其出发点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浪费,并进行不断的改善。杜绝浪费的根本途径就是使生产的数量与销售的数量一致。如果按传统的加工顺序从前面工序到后面工序地安排生产的话,生产效率越高的工序,如果其节奏与后面工序不适应,则产生的制造过剩的浪费也越多。所以JIT生产把传统的由前向后的零部件移送方式颠倒过来,改按订货方式由后面工序向前面工序提出订货要求,前面工序只在必要时按必要的数量,提供必要的产品。用户需要多少,就供应多少,实现了“零库存”,不会占用流动资金;用户不需要的商品,就不生产,可避免商品积压、过时、变质,也可免去装卸、搬运以及库存等费用。
JIT的基本信念是:库存对企业来说是浪费,对企业来说是负债,因此,要求尽量实现“零库存”。JIT系统是一个“拉动”系统,即首先由供应链最终端的需求“拉动”产品进入市场,然后由这些产品的需求决定零部件的需求和生产流程。JIT方式所采用的拉动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强调准时服务、过硬品质,通过消除浪费使库存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现在JIT方式的“准时化”哲学被广泛地接受并被大力推广。2、JIT系统的目标和实现步骤
目标:JIT最终目标是一个平衡系统,也就是说,一个贯穿整个系统的平滑、迅速的物料流。总目标实现程度取决于几个特定配套目标的完成程度。这些目标是:(1)消除中断
(2)柔性化
柔性系统是一种充满活力、足以进行多种产品生产的系统,通常以日为计时单位,控制产出水平的变化,同时仍然保持平衡的生产速度。它能够使整个系统更好地面对某些不确定因素。
(3)减少损亏时间
(4)存货最小化
(5)消除浪费
实现步骤:JIT方式在库存管理中主要应用于订货管理,即采购管理中形成的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准时化采购。通过以下步骤,可以实现JIT采购:
① 创建准时化采购班组
② 制订采购策略
③ 精选少数供应商,建立商业伙伴关系
④ 进行试点工作
⑤ 进行供应商的培训,确定共同目标
⑥ 向供应商颁发产品免检签证
⑦ 实现配合节拍进度的交货方式
⑧ 继续改进,不断完善
3、零库存的概念和实现方式
(1)概念:所谓零库存,就是指库存对象的数量趋于或等于零,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消耗同时趋于或等于零。
(2)实现方式
委托保管方式、协作、配套生产方式、分包销售方式、看板供货方式、水龙头方式。
因此,对某个具体企业而言,“零库存”是在有充分社会储备前提下的一种特殊存储形式,其管理核心在于有效地利用库存材料,尽快地生产更好的产品,并有一个反应迅速的营销系统把它们交到消费者手中,将生产、销售周期尽可能地压到最短,力求避免无效库存。因此,作为制造企业,并不能真正实现所谓的库存为零,只能是库存沉淀为零;或者说,一切库存都是在按照计划流动,而“零库存”只是一个思想和管理制度,若库存真的为零,那肯定就影响生产了。根据自身特点,寻找真正合适的库存管理方式,是每个企业生产正常运行的首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生产作业现场国际通用管理标准与管理表格实务全书》电子版 2005年 网址:://.luoweina.cn/8/8g026.htm
2、谭刚、姚振美《仓储与配送管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王廷丽《JIT与零库存》 兰州学刊 2004年
4、现代物流管理课题组 编《物流库存管理》 广东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