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本成本的作用
1、资本成本是企业筹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的资本可以从各种渠道,如银行信贷资金、民间资金、企业资金等来源取得,其筹资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银行借款等。但不管选择何种渠道,采用哪种方式,主要考虑的因素还是资本成本。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所筹措的资本,将会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由此产生不同的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所以,资本成本也就成了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筹资数量的增加,资本成本将随之变化。当筹资数量增加到增资的成本大于增资的收入时,企业便不能再追加资本。因此,资本成本是限制企业筹资数额的一个重要因素。
2、资本成本是评价和选择投资项目的重要标准。
资本成本实际上是投资者应当取得的最低报酬水平。只有当投资项目的收益高于资本成本的情况下,才值得为之筹措资本;反之,就应该放弃该投资机会。
同时资本成本是衡量企业资金效益的临界基准。 如果一定时期的综合资本成本率高于总资产报酬率,就说明企业资本的运用效益差,经营业绩不佳;反之,则相反。
二、衡量资本结构重要指标———财务杠杆利益
由于企业一般都采用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组合,由此形成的资本结构一般称为“杠杆资本结构”,其杠杆比率即为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财务杠杆利益就成为衡量企业资本结构,评价企业负债经营的重要指标。财务杠杆利益是企业运用负债对普通股收益的影响额。财务杠杆理论的重心是负债对股东报酬的扩张作用。其计量公式如下:普通股利润率=投资利润率+负债股东权益×投资利润率-负债利率×(1 -所得税率)由上式可见,当企业全部资金为权益资金,或当企业投资利润率与负债利率一致的情况下,企业不会形成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高于举债利率时,借入资金的存在可提高普通股的每股利润,表现为正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低于举债利率时,则普通股的利润率将低于税后投资利润率,股东收益下降,表现为负财务杠杆利益。为充分运用正的财务杠杆利益,限制或消除负的财务杠杆利益,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为企业投资利润率与财务杠杆利益呈正方向变动,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正财务杠杆利益的提高。企业应通过合理配置资产,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和结构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增长。并将企业各类负债的加权平均利率作为投资利润率的最低控制线,以防止发生负的财务杠杆利益。因此,企业在追求高投资报酬率时,应注意投资报酬与经营风险的协调平衡。
(二)、降低企业负债利率
企业负债利率与财务杠杆利益呈反方向变动关系,降低负债利率能增加财务杠杆利益。企业应通过比较各金融机构的信贷条件和各种举债方式的特点,选择适合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且利息成本较低的负债资金。如预计今后利率有上升趋势时,企业应选用固定利率计息的借款,以避免利息支出的增加,反之,选用浮动利率计息的借款。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还本付息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借款实际利率;根据企业资产配置的要求,优化借款结构,在不增加筹资风险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短期贷款。四、优化资本结构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衡量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确定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从理论上来讲,投资利润率与负债利率差额为正,负债比例越高,则正财务杠杆利益越大。反之,差额为负,负债比例不宜过高,以防普通股股东遭受更大的损失。企业负债比例应以多大为宜,这固然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经济周期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既不会较长时间的增长,也不会较长时间的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财务状况常常陷入窘境,甚至恶化,经济效益较差。在此期间,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零负债”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一般来说,由于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供求趋旺,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顺畅,利润水平不断上升,此时,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市场竞争环境因素
即使处于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因各自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其负债水平也不应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性行业的企业,如我国目前的煤气、自来水、电力等企业,以及在同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由于这类企业的销售不会发生问题,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利润稳中有升,因此,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以利用债务资金,提高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巩固其垄断地位;而对于一般竞争性企业,由于其销售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易于波动,利润难以稳定,因此,不宜过多地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行业因素
不同的行业,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不同,其资金结构相应也会有所差别。商品流通企业因主要是为了增加存货而筹资,而存货的周转期较短,变现能力较强,所以其负债水平可以相对高一些;而对于那些高风险、需要大量科研经费、产品试制周期特别长的企业,过多地利用债务资金显然是不适当的。
预计的投资效益情况
如果预计投资效益好,且该行业或产品处于上升时期,应适当提高负债比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利用财务杠杆利益;反之,如果预计生产经营及效益将要下滑,应适当减少负债,缩减生产经营规模,防止财务杠杆风险。此外,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也是影响企业负债比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那些对经济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并富于进取精神,喜欢冒风险的企业往往会安排比较高的负债比率;而那些对宏观经济未来趋势持悲观态度,或者一惧以稳健著称的企业,则会只使用较少的债务资金。
三、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一)、资本成本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1、资本成本是比较筹资方式、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个别资本成本是比较各种筹资方式优劣的一个尺度(但不是选择筹资方式的唯一依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依据;个别、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是比较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
2、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投资方案和追加投资决策的主要经济(财务)标准。人们通常将资本成本视为投资项目的“最低收益率”(Aminimumreturn rate),即视为投资项目的“取舍率”(Acut-offrate),还作为比较选择投资方案的主要标准。
3、资本成本作为资本化率,是运用贴现的现金流量方法进行价值评估(财务估价)的关键因素(变量)。
4、资本成本还可作为衡量整个企业的经营业绩的基准。近年来,在对公司的绩效进行财务衡量时,人们越来越喜欢用剩余利润(剩余收益)、经济增加值(EVA)或调整的经济增加值等指标。这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成为上述指标中不可或缺的解释变量之一。
(二)、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备的物质条件,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必须通过适当的渠道和运用相应的筹资方式来筹措。企业通过对资本结构和资金成本的分析研究,可以寻找最佳的资本结构,以最小的代价,最低的风险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依据。从投资角度看,资本成本表示与投资机会成本和投资风险相适应的回报率;从筹资角度看,资本成本表示企业为取得资本必须支付的价格,是进行资本结构决策、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基本依据。如果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低于资本成本时,进行该项投资风险比较大,可能导致企业亏损,因此,资本成本是项目投资的最低报酬率。构造合理的资本,降低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地利用债务筹资,安排债务资本的比例对企业的筹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定限度内合理提高债务资金的比例,就可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和获取相应的财务杠杆利益。二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在筹资管理中.企业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的前提下,力争选择最佳资本结构,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创造更高的价值。最佳资本结构通常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和无差别平衡点的息税前利润来分析确定。可以分别通过实例加以说明。采用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既可以分析初始筹资方案的资本结构,也可以分析追加筹资方案的资本结构。以初始筹资方案进行分析判别。
(三)企业内、外部影响最佳资本结构的因素
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在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时,除了资金成本因素外,还要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综合考虑有关因素的影响。
(1)、债务资金的风险及其相关成本运用债务筹资,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财务杠杆利益,但同时也承受了相应的财务风险。债权资金的成本主要包括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由于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的存在,企业不能在资本结构中无限度地进行举债经营。
(2)、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往往是负债规模和偿债能力的保证与标志.盈利能力高的企业可以适当增加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
(3)、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负债筹资要用现金支付利息和本金。企业负债额越大,期限越短,现金的支付量就越大。当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时,就会产生支付困难。
(4)、行业因素不同的行业,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不同,其资金结构相应也会有所差别。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5)、所得税税率的高低税收实际上是对负债筹资的安排产生一种刺激作用。当所得税税率高时,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此外,贷款人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认可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企业获取债权资金的额度。企业在安排筹资方案时,要注意并非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就是最佳的资本结构,债务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但其风险较大。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资本结构决策中,不仅要考虑资本结构的综合资金成本,而且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内外部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审时度势,认真分析,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寻求最佳的资本结构。
结束语:
本^文档通过对资本成本的构成与计量、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关系的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在资本结构既定的情况下,企业根据资金需求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可以使企业的融资成本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从确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出发,分析财务管理最优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运用资本结构的计量指标、财务杠杆利益同时指出资本成本变动会引起资本结构的变动,资本结构的变化又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指出企业内、外部影响最佳资本结构的因素。
参 考 文 献
1.汪平,《财务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第1版。
2.吴晓求,《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经济信息》,2005.03.
3.邢乐成、宋琳,《论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深层次原因-基于资本成本的分析》,《财贸经济》,2005.12.
4、沈艺峰、田静:《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载于《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载于《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胡玉明:《论资本成本会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7、魏明海:《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会计研究》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