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3
第1章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的重要性……………4
1.1现金流量的重要性 ………………………………………………4
1.1.1现金流量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影响 …………………………… 4
1.2传统上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的弊端 5
1.3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的优点 …………………5
第2章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7
2.1现金流量的概念……………………………………………………7
2.1.1现金流量的构成…………………………………………………7
2.1.2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9
2.1.3现金流量的变化分析……………………………………………9
2.2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10
2.2.1战略分析…………………………………………………………10
2.2.2会计分析…………………………………………………………11
2.2.3财务分析…………………………………………………………12
内 容 摘 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产权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企业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估价和买卖。而随着经济日趋全球化,资本日趋广泛的流动,企业私有化、合资、收购、兼并、企业重组等活动日益频繁。这些活动无不涉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但是在全球会计诚信危机的环境下,依靠原有的分析体系得出的结论背后往往蕴含着大量的会计造假风险。
会计系统中的权责发生制给企业利润核算带来了灵活的政策,使得会计利润易于调节,具有可操纵性,会计确认、计量中的摊销、预提、递延、分配是利润操纵的基本工具。此外,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灵活性更为操纵利润提供了便利。但利润的浮夸却为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设置了障碍。
但现金流量的计量与之不同。现金流量(现金与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不易调节,是较为真实可靠的项目。所以人们日益关注现金流量指标,“因为其受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最小”。
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据此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就显得日趋重要。
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第1章 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的重要性
随着一桩桩会计丑闻案件的爆发,人们对会计利润指标的不信任程度日益加剧,而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的现金流量信息由于不易被人操纵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关注运用现金流量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1现金流量的重要性
人们日益关注现金流量,与其说是一种实践的总结,不如说是一种认识观念的转变。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
1.1.1现金流量对企业日常经营的影响
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良好与否对企业的日常经营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这必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第一、现金流量是整个企业财务运转的润滑剂。一旦企业缺乏润滑剂的润滑,企业就会出现财务困难,乃至发生瘫痪。现金流量是实现企业再生产的关键。
第二、现金流量问题是一种信号,是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危险或恶化的征兆。如财务结构失衡,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率过高,流动比率过低,存货周转速度过慢,应收账款回收率偏低等,都可能造成现金流量问题。
第三、现金流量问题可能代表企业管理当局玩忽职守,营运资金管理不当。这可能说明管理者采取了不合适的融资方式,造成融资成本过高,不能发挥债务的杠杆作用;或者管理控制不力,造成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失衡。
第四、现金流量如果无法与公司成长相互配合,往往会使企业丧失良机。许多企业在市场高度需求时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量,或者增编人力来实现营销。这往往会使企业丧失机会。反过来,也有许多企业在现金流量充沛的时候,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没有大力投入研发,没有及时推进制度创新(如企业改制),使现金流量找不到用武之地。这同样也是令人十分惋惜的。
1.2传统上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弊端
传统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其标准是:对主体经济资源和义务确实产生影响,也即按照权利或义务的发生与否为依据进行确认;对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应当以形成资产或负债的相关交易活动为主要标准,以是否影响主体的未来经济利益为次要标准。一般认为,权责发生制可以更好的呈报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提供经济决策中的重要信息。在权责发生制会计实务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应计、递延、摊销和分配这些名词。
1.3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的优点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资金的存量,利润表中的收入、费用和净利润,虽然与现金流量有一定的联系,但却不能替代现金流量。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反映企业流动性最强的内容,可以用于直接分析和评价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于是,客观上就需要有第三张报表——现金流量表来单独反映资金的流入、流出和净流量的状况。现金流量表的优点:
第一、作为编制基础的资金概念更加直观明了
我国《会计准则》原规定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编制基础是营运资金,即流动资产减去动负债的净额。这一资金概念涵盖的内容多而复杂,且变现速度不一样,用该表进行析与投资决策的作用不大。而现金流量表采用的资金概念是现金,包括现金和现金等物,指的是库存现金、银行活期存款和企业拥有的等于或短于3个月的短期投资。这资金概念范围缩小了,内容较为简要,更加直观、明了,通俗易懂,不会产生歧义,容易被报表使用者所接受,财会人员编制起来也更加容易。
第二、提高了报表揭示信息的可比性
由于现金范围简单明确,项目之间流动性差别不大,加上它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确认和计量在不同企业间基本一致,从而提高了企业之间现金流量信息的可比性。
第三、提高了会计报表体系的完整性
资产负债表只反映了一定时期末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总的变化结果,而现金流量则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所引起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变化的动态过程。润表只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而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了企业盈利过程中产生现的能力及情况。因此现金流量表是联系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的纽带,由资产负债表、
益表、现金流量表所组成的会计报表新体系,其结构更加严密。
第四、考虑了所受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一系列活动中充满了风险,也深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持通货膨胀条件下,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可以排除这种影响。这是因为报表用者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在预测企业未来现金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企业资产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程度,分析财务形势,估计投资风,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第2章 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可知,现金流量信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不易受众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论也较为准确。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呢?
2.1现金流量的概念
企业的各项活动均离不开现金,无论是采购、销售、生产等经营环节,还是投资兴建新项目、向股东分配利润,以及偿还债务本金和利息,都需要大量的现金,离开了现金,企业的各项活动就无法展开。现金流量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血液和润滑剂,是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现金流量概念的理解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至关重
要,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对现金流量概念的理解。
2.1.1现金流量的构成
现金流量是某一段时期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在《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被分为了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运用相对比较广泛,人们常称其为经营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收到的税费返还;(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3)支付的各项税费;(4)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投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
(1)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2)投资所支付的现金;(3)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3.筹资活动流入的现金主要包括: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2)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主要包括:
(1)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2)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3)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2.1.2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
1.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要了解影响企业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评价既往的业绩。(2)预测未来的经营。(3)了解特定的业务和会计核算原则。
2.影响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微观方面又主要分为行业因素和企业因素。
2.1.3现金流量的变化分析
企业的各项活动都会对现金流量的数额产生影响,现金流量随着企业各项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现金流量的变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现金流量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企业每天的资金进出情况不同,因此在不同时间段内,现金流量的流入和流出数额也是不断变化的;二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账面上反映的现金存量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企业各项业务的发生,每天的资金进出都会对现金存量产生影响。
1.现金流量的变化分析
企业对外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等要引起现金的流入,购买材料、支付工资等要引起现金的流出;企业对外投资和收回投资要产生现金流量;企业融资活动同样会引起现金流量的波动。上述活动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不断进行的,导致现金流量的变化也是随时的。
目前,在将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预测时,往往将现金流量看作静态,其变化也是遵守特定规律,这显然与企业的实际状况是不相符的。但是,由于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太多,现金流量的变化不可能完全预测出来,其动态性也是无法把握的,给现金流量的分析和预测带来困难。
2.现金存量的变化分析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现金,企业必须保留一定数额的资金存量,用于日常开支、投资和投机活动。如果没有必要的现金存量,企业必然要陷入财务困境并破产。现金存量受企业现金收支活动的影响。如果在某一时期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企业的现金存量会增加,使企业有足够的现金。同时,由于现金的盈利能力较弱,现金存量过多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减少企业价值。所以对于现金存量同样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寻找合适的存量标准。
2.2运用现金流量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2.2.1战略分析
由于外部信息使用者不能直接或完全得到企业的内部信息,他们要想较为准确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就必须像企业管理者一样了解企业所在行业的经济特征,而且应很好地把握企业的竞争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属于定性分析,是进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的基本的首要步骤。它有助于评估企业当前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还能够在预测企业未来业绩时,做出合理的假设。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因企业而异,也因行业而异,这要看企业在哪个行业中经营。分析时要判断预期的行业增长率、预期的经营能力、技术发展等等。当一个企业跨行业经营时,还应当分析几个行业间的相互影响,或者是否依赖于另一个或几个经济因素。
2.2.2会计分析
股份公司的典型特点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会计报表是所有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渠道。在每个会计期间,企业一般提供三种财务报告:(1)表明企业资产及其来源的资产负债表;(2)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业绩的利润表;(3)概括企业现金流量的现金流量表。这些报表附有脚注、公告信息和管理部门的陈述。
会计分析旨在评估会计对企业基本经营现实的反映程度,是对会计灵活性的确认,评价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披露的适当性,来揭示一个企业的会计系统反映其经济状况的真实程度。分析时的一个重要技巧是可以通过现金流量信息来识别和消除会计歪曲,以有助于提高下一个财务分析步骤的可靠性。
在进行会计分析时,我们应当对用于衡量企业成功要素及风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确认和评估。同时,尽管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一定程度的最低披露,但企业的管理层对此也会有更多的选择。因此,披露质量也是衡量企业会计质量的重要尺度。
我们在分析时可以围绕这一些问题的求解来进行:
第一、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能否清晰的识别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样的会计政策(如折旧政策、所得税政策等)导致这种差异?是否有一次性事件促成这种差异?
第二、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其净利润之间的关系是否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是因为企业的经营环境的变化或仅仅因为企业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变更?
第三、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现金流量的收支之间是否存在时滞?导致这种时滞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导致现金收付发生不利的变化?
第四、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存货等营运资本项目的变化是否正常?是否有充分、合理的原因来解释这种变化?
第五、企业未能揭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详细内容,是否存在隐藏经营活动现金来源的问题?
第六、企业是否存在长期承诺和或有事项、诉讼事项?这些事项一旦发生,是否会引起企业大量的现金流出?
2.2.3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运用财务数据评价企业当前和过去的业绩,并评估其经营的可持续性。本文主要运用了现金流量分析和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侧重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弹性,比率分析侧重于评价企业的产品市场业绩和财务政策。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一般而言,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应占较大的比重。经营活动中的购、产、销等经济业务的协调发展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这些业务要保持良性循环,必然会引起大量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因而成为引起现金流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对企业来说,如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说明经营活动的现金自适应能力较强,通过经营活动收取的现金,不仅能够满足经营本身的需要,而且剩余的部分还可以用于再投资或偿债。因此,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是企业在没有举借
新债的情况下进行再投资和偿还债务的前提,体现企业稳定的经营活动对投资和理财的支持能力,也体现企业的成长和支付能力较好。
如果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反映经营活动的现金自适应能力较差,经营不仅不能支持投资或偿债,而且还要借助于收回投资或举借新债所取得现金才能维持正常的经营。形成这个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销售货款的回笼不及时,或存货大量积压无法变现。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企业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并且,如果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自适应能力较差,不能自我适应因而更不能偿还债务,必须向外筹资来偿债的话,则说明企业已经陷入了财务困境,很难筹措到新的资金。
如果报表阅读者注意把不同年度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化情况以及各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占企业净利润的比例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趋势。
经营现金净流量意味着企业通过自身经营获取现金的能力。最理想的是,企业在每一期间,应该都能从营业活动中产生现金。但在现实中,许多财务健康的企业在大多数期间能从营业活动中产生现金,但在一些期间,经营现金净流量有可能是负值。比如,一个企业可能处在其事业的发展期,它将会投资于开发产品,建立生产设施及销售渠道(投资活动)。另一个例子是季节性经营,在购进存货的季节,经营现金流量就有可能是负的;而在存货销售的季节,经营现金净流量就会是正的。
对于一些时期,或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经营现金净流量是负值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经营现金净流量一直是负的(与季节性经营及营业周期无关),则在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时应特别注意了。
除了经营现金净流量外,分析者还应审查现金流量的构成。实际现金流入始于应收账款的现金收回,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难易程度是其财务灵活性的重要决定因素。要提高经营现金流量,除了计划存货的减少外,最应研究的是应收账款的减少。较短的应收账款回收期可以增加经营现金流量。
另一个应被关注的是制造过程中的周转时间。重视质量的提高能减少周转时间。短的周转时间会导致更少的存货,能降低存货成本,缺损也会减少。
我们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时,应调查研究该企业是否准备提高其产品质量并降低周转时间。此类信息可在财务报表中的管理人员阐述各分析部分,或在企业的新闻稿、新闻会谈中看到。
支付的税款是在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时应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在一些情况下,企业可能将支付的税款递延到未来。这时就应该检查税费及其同实际支付的现金税款的关系。
如果这两者差别很大,就应研究这些差异的原因。这一信息对评估企业价值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帮助预测未来税款的支付,而且能帮助分析未来资本支出的可行性。较低的税款能带来较多的现金流量。
一些人运用经营现金流量乘数来投资选股,以代替市盈率。这是因为一些非正常现金流量会包括在本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中。在计算经营现金流量乘数的时候,要剔除一些非正常因素,如财务杠杆的改变或主营业务的改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最好研究其4至8年的经营现金流量。一个8年的时间,一般可以包括一个行业的低迷期或高峰期,或是包括一个重大事件(比如购并、重组等),4至8年的时间对研究具有循环周期的企业来讲是一个适宜的时间段。
对企业产品和企业前景非常有信心的经理或董事长必会不断的努力,以证明其现金流量可以在未来不断增长。但是行业低迷现象出现时,管理层就会害怕不良的财务状况影响企业形象,于是就会对财务报表的一些项目进行一定的“粉饰”。如应收账款、库存、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等,否则,他们就必须调低其未来增长率的预期。当行业不景气时,出售资产是不可取的,此时出售的资产不会有好的价钱,就像聪明的资本家总是在金融市场处于低谷时收购美国政府的金融机构。因此对整个行业周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进行研究对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是很重要的,这种研究可以让我们知道现金流量和资产管理的基本规律。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投资活动无疑也是企业的重要财务事项,从中不仅可以显示企业投资能力,也可以表明企业的发展能力。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一般以负值为正常。说明企业能够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产生新的利润增长点。
现金流量中投资活动不仅包括对外投资,还包括对内进行的长期资产投资。所以,通过对投资活动引起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可以直接了解企业在年度内是否进行了厂房、设备的扩建、更新或改良等行为,是否购买了股票和债券,是否通过处理长期资产而取得了现金等。
另外,对这些项目再结合其他^^文档进行具体分析,还可以进一步判断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比如:企业是否将资金过多的投资于各种长期资产或长期资产内部结构是否合理,若不合理,会使企业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如果购买股票,就可能存在着股票跌价损失的风险。在固定资产出售上的大幅增加也许意味着企业正面临着现金短缺,并决定通过出售固定资产来获得现金。该策略意味着企业正在降低经营规模,或在逐渐清算。不过,企业也可能只是出售利用不足的资本或转变经营战略。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
筹资活动也是企业的重要财务事项之一,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有哪些资金筹资渠道,是否通过发行债券或股票取得资金,用现金偿还多少债务,投资者有没有收回其投入的资本等,这些信息都可以直接从现金流量中反映出来。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筹资的最大来源是借款。债务融资一般认为是可取的,因为债务利息可以减税。但是,如果企业举债过度会增加破产风险。所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并非越大越好,应结合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以分析企业当期的现金来源和投资是否合理。
此外,在分析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还应注意债务的构成。债务是短期还是长期?债务的利率是多少?
财务杠杆可以定义为企业债务资本总额与资本化总额的比例。当企业的债务资本总额与资本化总额的比率较高时,被认为财务杠杆较高。而当企业在资本结构中的负债为零时,不存在财务杠杆。
传统财务理论认为财务杠杆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由于贷款者对于企业的仔细审查,往往稀释了股东的控制权利。而且,无论任何时候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债务,企业将被迫破产或重组。进而言之,在破产或重组之时,企业将不得不出售一些宁愿持有的资产。因此,企业财务杠杆越高,风险越大。但是,负债具有一项企业渴望的优点,即负债所支付的利息可以抵税,而支付的股利则不能。财务理论认为,每一家企业都存在一个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最佳组合,称之为最佳资本结构。
所以,企业既不会全部由权益资本构成,也不会全部由债务资本构成。确切地说,它们是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的混合体。而企业任何时候都不会处于最佳资本结构。实际上,企业不断对财务结构做出调整,以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条件和市场条件。
如果企业有较高或预期具有较高的财务杠杆,那么该企业较之其它同类企业应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经营现金净流量,这样的企业可以更倾向于牺牲内部资本,增加外部资本。
同样,如果企业有较低的财务杠杆,那么该企业较之其它同类企业可能具有不稳定且较低的经营现金净流量,而且一般而言,预期会降低债务融资,提高权益筹资。
因此,现金流量分析能够为企业即将到来的财务风险和回报提供有益的线索。
参 考 文 献
[1] 刘小丽. 企业财务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1.
[2] 陈汉林. 现金流量表研究,武汉理工大学会计学,2004.
[3] 曲森森.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问题研究,南京理工大学会计学,2003.
[4] 许驰.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