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真实可信:会计人员的职责要求必须以完全符合实际的又有利于社会的会计信息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会计作为真实反映社会经济生活规律的职业,其基本功能就是通过会计信息的披露引导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会计人员只有把符合社会需要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给社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真实性,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真要地记录和反映实际经济业务事项;可信性,即会计核算要准确,记录要可信,凭证要合法。《会计法》规定,必须“保证会计^^文档真实、完整”,这也是社会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最低的要求。
5、客观公正:客观公正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追求的目标。社会经济是复杂的,人的品性和欲望是多样的。会计人员不是“超人”,对经济业务事项的职业判断,可能舍出现偏差,极有可能导致披露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客观公正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正确理解、把握井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制度,不断消除非客观、非公正因素的影响,做到最大限度的客观公正。
6、保守秘密:市场经济中,秘密可以带来经济利益,而会计人员因职业特点经常接触到单位和客户的一些秘密。会计人员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单位利益是其应尽的义务。泄密,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是会计职业的大忌。
7、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能,勇于革新,争做行家里手。避免出现“懒”、“隋”、“拖”、“推”等不良行为,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职业思想,要有“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敬业精神和方便群众、勤奋工作的工作态度。
8、坚持原则:会计人员的原则意识王要是指对各项会计方针、政策、财经法规的严格遵守、执行和坚持。会计人员在其会计业务工作中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依法办理有关业务,无论是对上级领导,还是对亲朋好友,都必须一视同仁,不讲亲疏。
(二)、基本规范意识
1、责任意识:即风险意识。有人说“会计职业受人监管,却又有意无意地被假定应分担其监管者的部分责任,极易成为企业和监管者的代过者。”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会计人员切不可以此作为自己逃避责任的借口。
2、慎独意识:慎独,意思是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能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事,坚持准则,不做任何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不要因为没有人看见,或者事情微小就放纵自己,一个注重品行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有越轨行为。
3、理财意识:这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会计道德观念上的集中反映。它体现了会计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王要特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会计人员的特别要求。就是要求我们能够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和资金实力向其推荐适合的产品组合,用优质服务来吸引回头客。
4、节俭意识中国自古祟尚节俭。会计人员将节俭作为自己必备的职业道德,是不言而喻的,无须赘述。
5、管理意识会计人员要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积极王动地做好参谋。经常王动地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要从账房先生、簿记人员的传统观念中解脱,争做“大掌柜”、“内当家”。当家”。
6、服务意识会计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不论是为经济王体服务,还是为社会公众服务,都要摆正位置。不要认为自己管钱管账,就高人一等,不要认为会计职业吃普,就马马虎虎,不要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可以参与管理与决策,就自命不凡。
7、技能意识会计人员还应具备应有的会计专业技术和能力,如账务处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管理决策能力、风险预测和防范能力、职业判断能力。
8、创新意识:创新己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动力,成为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学科,其理论创新从未间断。把创新意识归于道德意识规范,就在于它标志着会计人员对知识和理论最新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意识要求,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一致的。
9、竞争意识: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具备现代竞争意识。具体说,就是应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具有对新知识的无限渴求和好奇心,能够不断学日,不断进取,不因年龄衰老而保守,不固知识老化而落伍,始终以不断更新的知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综合能力
(一)当今会计人员能力现状
浅议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养(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