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进合作社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合作社中存在的各项财务的问题,我们着力于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以狠抓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来带动合作社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合作社必须按照实行岗位责任制,规定每个员工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做好有奖励,做差,有纰漏则有一定的惩罚,这样一来每个岗位都有负责人,可以对各个负责人起到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并且每个人都必须要遵守。这样通过实施可以有效的加强合作社在运营环节中的原始记录,消耗,验收,定额等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方面,这样会让合作社的整体水平提高。
(二)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1.每月常规开支、定期按时结账、及时报账。发票不能隔月,必须当月结清。
2.购入固定资产需要经过领导和财务保管员的审批和签字、开具入库单。
3.严格实行帐款分离管理。一切货币资金(包括有价单证、存单)和银行支票只能由村出纳保管;村出纳不得兼管各类账务。
4.严格遵守财政纪律,不准有坐支现金、挪用公款、设账外帐、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库存现金执行限额管理、不得超过5000元。超过要及时存入银行账户。
5.严格控制出借现金,村干部不得擅自将村集体资金外借给他人。
6.出纳人员应及时盘点库存现金,定期核对银行存款。实行按月报账制度,与代理会计进行账面余额核对,做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代理会计每季一次下村盘点库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并将盘点清单附入当月凭证备查。
(三)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落实管理责任,搞好净值考核。建立集体资金考核体系,健全集体资产的管理机构。
合理确定考核指标,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农村财务管理、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农村审计和农民的负担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监管总量、考核净值为前提,健全以净资产、固定资产、债权债务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
建立集体资产台账,搞好资产的动态管理。要求各乡镇与村同时建立集体台账,定期对账,加强日常管理。
强化民主管理、财务公开。对一些时间较长的呆滞账项和困难农户的应收款项,要经过民主讨论,报请乡镇政府批准,予以核销和减免。
搞好资产评估和界定,防止资产流失。建立农村资产评估机构,严格维护农村集体利益。严格遵守财经界定,保证集体资金安全。加强集体资产的营运管理。采取各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开发资源性资产,盘活闲置资产。是合作社的资产保值增值
(四)建立健全财务工作流程规范
每天下班之前,逐笔顺序登记现金日记账(现金、银行和有价证券等),并结算出余额,做到日清月结。并且在次月5好前,打印上月银行的对账单,出纳的流水账及会计的报表中的资金帐,进行三方核对,确保金额一致。保管好支票,收据及其他价证券,确保安全和完整无缺。如有支票和收据作废,需要联次对全,并加盖“作废”戳记.所有付款,需要复核单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核实完毕,签字确认后方可由会计或者出纳提交给合作社的总负责人批复。我们还需要及时登记账目,次月15号之前结账,结账后一起上交总负责人。
三、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财务账目混乱不清
1.会计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分工不明确由于职责不明确,分工不明,导致手续不齐造成合作社财务账目不清楚。我们应该及时的建立会计电算化财务。
2.原始凭证单据混乱导致款项支付不明确,应收应付科目财务不能清晰明了,分不清计入账本的科目。合作社必须要使用电脑账,这样可以尽快提供工作效率,符合日后做大做强的发展趋势。
3.缺少部分会计科目,因会计科目的缺失而减少会计步骤到时凭证缺少,使账本上只有金额而没有相应凭证作支持依据,是账本金额来路不明,影响后期的对账和查账。我们要适当的增加必要的会计科目,建立健全整个会计核算系统,建立一整套凭证与^^文档传递程序,保证^^文档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明确岗位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