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企业通过对日常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利润越多,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越接近企业所指定的发展目标。利润最大化和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营利性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是无限的,对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和职工都是有利的。利润在企业管理中,表现最直观、明确,便于计算,便于分解任务及落实任务。但是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过多的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回笼时间长短与风险并存,过于追求利润可能导致企业经营者短期的决策偏激,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股东是企业资本的投入者,是企业的所有者,创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财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通过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其投资的价值在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可以为所有者带来丰富的报酬,包括获得现金分红和股利。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便于理解,可以用股票市价来计量,还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高低,对股票价格产生着影响,因此风险因素也考虑得当。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对经营的是否合理,比较便于观察,便于企业执行考核任务和奖惩措施。但是股东追求财富最大化只有上市公司才能通过股票来清晰的反映经营好坏,对于非上市公司不太适用,并且经理层人员可能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财富利益,在日常管理中,考虑太多因素,造成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把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良好的财务政策,合理经营,此目标充分的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既保证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也满足了企业中的各方利益关系。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特点是首先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并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科学计量,反映了企业所潜在的获利能力,合理的规避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问题。并有利于管理者合理制定企业政策,合理选择方案,有限安排资金的使用情况,资金流不仅影响过去和当前状况的企业价值,而且预期未来资金利润的多少,也对企业的价值影响更大。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太过绝对,没有合理考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因利润的计算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太强,这也是弊端之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比较适合上市公司来管理,并受到多种不可控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应用起来。
(四)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
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从企业和各利益之间的互相影响的角度出发,利益相关者是指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报酬而依存于企业,并且企业为了持续发展也依托于其存在的个体或者群体。包括企业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甚至包括政府等所有相关利益者。从实际来看,公司的出资不仅来自股东,而且来自公司的雇员、供应商、债权人和客户,这些主体提供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一种人力资本,公司不是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物,而是一种“治理和管理着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这些主体向企业提供了专用性投资,必然应该享有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都应该直接参与公司治理,享有公司经营情况的知情权。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原则的优胜处在于,使企业在做决策时能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了有效的维护,从而得到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利益的关注,稳定了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使企业可以更加着眼于对长期目标的规划及追求,降低了企业的维护成本,使相关利益者放心的与企业合作。当然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也存在弊端与不足,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投入的资产,应当与股东分享公司所有权,并且只能依赖于公司的运营状况。在利益相关者目标最大化中,公司管理层会有目标和任务,管理层可能要衡量管理层对员工、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福利有多大贡献,要比衡量企业利润困难许多。
三、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因素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有各种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要受到企业本身管理决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内部因素
1、管理决策因素。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少不了合理的企业制度与决策,任何一个决策都存在有未知的风险,风险的大小在于项目的大小,企业的所有决策都应实施科学而周密的可行性计划,不应因管理层的个人想法就下结论,对于企业投资而言,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不可盲目做决定。
2、企业的债权人。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以后,一般会采取必要的监督措施,保证自己可以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因此,债权人必然要求企业按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或更有效的、更合法的用途使用资金,并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