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允价值计量的涵义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准则把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明确地写进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生物资产等17个具体准则中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会计准则第3号明确规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能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缺点 (一)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缺点 1、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点 第一,历史成本以实际的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那些可能的业务为基础。在历史成本计量下,每一笔实际业务都应进行记录,只有这样财务报表才能够提供有关数据。历史成本为管理人员证明自己如何有效地履行责任提供了依据,有关过去的交易的记录是履行经营管理责任所必须的。因此,历史成本是为实际交易而不是可能的交易所决定的,并且它又是基于交易双方所认可,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第二,从以往来看,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于决策也是有用的。长期以来管理当局、投资人和债权人都是依据历史成本信息做出决策,经理人员在制定有关未来经营决策时,将利用过去交易的数据。他们必须能够对过去的业务做出评价,而过去的业务是以历史成本来反映的。历史成本与过去的决策相关。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也需要对未来价格进行预测,过去的价格是进行未来预测的一个基础。 第三,历史成本计量下会计计量程序简单,^^文档取得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历史成本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记录,其凭证一般较容易取得。而且历史成本只对交易和事项进行初次计量,一旦入账之后,不管环境是否发生变化,都不再重新计量。历史成本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一般人对历史成本的操作都很熟悉。
会计计量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权衡(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 | 下一篇:谈如何做好一名出纳员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会计 计量 历史 成本 公允 价值 权衡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