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研究(三)
A、m=n B、m>n C、m<n D、无法判断
很多同学面对此题没有思路或思路混乱,不能快速求解。解析关键步骤是:第一,二者先稀释相同倍数,由于醋酸继续电离出H+,所以前者C(H+)大于后者C(H+)。第二,将醋酸稀释至两者PH相同,即m>n,为B答案。
为了进一步巩固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增加以下变式练习:
变式1:P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前者PH 后者PH(大于,小于,等于)
变式2:PH相同的氨水与Ba(OH)2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前者PH 后者PH(大于,小于,等于)
由此总结出此类题型的快速解题方法是:抓住一个本质-即弱酸或弱碱稀释时电离度增大,继续电离出H+(或OH-),而强酸强碱则不在继续电离,稀释相同倍数后弱酸的C(H+)大于强酸C(H+)或弱碱的C(OH-)大于强碱的C(OH-)
此时在追加如下变式,可让同学深刻体会到物质的量浓度与PH、强酸与弱酸的区别,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
变式3:0.1mol/L的醋酸和盐酸稀释相同倍数后,前者PH 后者PH(大于,小于,等于)
变式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原体积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PH仍相同,则m与n的关系是:
A、m=n B、m>n C、m<n D、无法判断
因此,在设计试卷讲评方案时,对于同一知识点应多层次,多方位加以解剖分析;同时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在掌握常规思路和解法的基础上,启发新思路,探索巧解,速解,让学生感到内容新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通过讲评,训练学生由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过程,提高分析,综合和灵活应用能力
(4)讲评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抱怨:“我在前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没有什么反应。”这是因为教师没有调动学生这个“主角”的积极性。学生一味被动地听讲,难以达到学习的兴奋点,从而降低了听课的效果。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发展。”因此,在讲评课中,教师要把学生从“听众”变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可以采取如下形式:第一,让学生当讲评的”小老师”。第二,让学生互编矫正性练习题。
3.讲后两环节
(1)落实消化环节
试卷中出现的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不是靠一节讲评课就能解决和落实的。为了切实提高讲评效果,教师必须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应在讲评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清理并消化失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本,将试卷中错误的编制成错题卡(如表2所示)。同时,教师可事先根据讲评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答题易错点设计一定的课后练习,以达到落实和巩固的目的。[6]
表2 学生个人错题卡
知识点名称
错误题目
错误原因
此类题目解法或思路
变式题目
(2)自我反思,调节教学
考试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情况,还能检测出教师教学方面的得失。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消化巩固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反思。[7]如:本次考试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哪些题目是由于教师教学原因而导致学生失分的?只有认真剖析自己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才会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从而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总之,教学的效益是一个系统工程,试卷讲评课虽然不像通常的复习课那样引起教师的注意,但其特殊作用又是一般复习课不可替代,同样要利用每个教学环节的实化与优化才能产生效益,但效益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要靠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与学的和谐来保证。
参考文献:
[1][2] 屠旭滨.高三物理试卷讲评课的实践研究. [3][6][7] 如何上好高三试卷讲评课. [4] 陈贵新.论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几个主要环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11)
[5] 周鑫荣.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十忌十宜.化学教育,2010 (1)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研究(三)由教育资料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