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奸绝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曹操描绘成一个权谋机诈,无比凶残的人物,作者把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罪恶,生动地集中在他身上,使他成为典型的统治者形象。 小说中的曹操,是一个有着无穷贪欲和权势欲的人物,但他又把"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自私残忍的灵魂掩藏起来,用假仁假义,小恩小惠去笼络,收罗人才,为他所用。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了他的另一面,即作为亲自统帅千军万马南征北战的统治者,曹操是一位有胆略的政治家和有才能的军事家。他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诸侯割据的局面。 (一)残暴恣肆 奸诈狡猾 在《三国演义》的众多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作品一开始,作者便借用汝南许劭之口规定了这一人物的"主导情感":"乱世之奸雄"。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而是用大量生动的具体描写赋予这一概念以丰满可感的血肉。"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 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曹操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显得特别残暴不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刺卓逃难",曹操明知自己错杀了吕伯奢全家,还要一错再错,耍弄阴谋手段将沽酒归来的吕伯奢挥剑砍死。"杀吉平",曹操更加显得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号令"。"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
论《三国演义》中“三绝”人物性格分析(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刘慈欣小说《三体》的语言特色 | 下一篇:《骆驼祥子》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三国演义》 三绝 人物 性格 分析 | 2020-05-09 13:06:1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