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峻政治斗争。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与国家机关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加大反腐败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海关,作为我国的一个国家机关、执法部门,其反腐败斗争经历了一段波澜起伏、极不平凡的历程。震惊海内外的湛江、厦门走私案,是海关人永远的痛,同时也对海关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尝试分析海关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笔者认为,对海关系统的腐败现象,既要看到它的复杂性,又要看到它的可遏制性。要有效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就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严治标、着力治本、标本兼治,从而形成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关键词]
腐败 海关 反腐倡廉 综合治理
[正文]
在我国,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峻政治斗争。腐败现象一日不除,则国无宁日,民无宁日。何为腐败?腐败是一种政治行为,是权力的异化。它依附权力而存在,其特征是滥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好处,其实质则是以权谋私。腐败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挫伤了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阻碍和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开展反腐败斗争,就是为了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加大反腐败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反腐工作的特殊性、艰巨性与长期性,我们不能对前景过分乐观,更不能对存在的问题掉以轻心。海关系统前几年发生的腐败案件,以及尔后所采取得一系列反腐措施,极具典型意义,可以说是我国近几年来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缩影。本文以社会公众的视角,尝试分析和探究海关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
一、海关系统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
中国海关作为我国进出关境的管理机关、国家经济大门的守护者,近年来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走私与反走私、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洗礼。1998年之前,中国大地弥漫着一股“重商主义”,政府部门、党政机关,甚至军队都经商办企业。这些特殊法人的经营范围很广,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什么容易挣钱做什么。在我国加入WTO之前,由于关税税率高、贸易管制严,商品国内外差价大,走私成了迅速“发家致富”的最好途径之一,因此,各类特殊法人纷纷瞄准走私这一非法行当。在恶劣的大气候下,海关的执法环境每况越下,最终导致海关难以独善其身。这一时期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海关关员,尤其高级关员与个别丧失党性立场、唯利是图的地方党政领导或特殊背景法人沆瀣一气,原湛江海关关长曹秀康与原湛江市委书记陈同庆结成的走私联盟便是典型的例子;或者与工作对象关系过密,拉拉扯扯,有意无意纵容和包庇走私;或者“默许”亲属在自己的职权管辖范围内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等等。1998年,亦即“9898”(湛江走私)案件后,中央果断召开全国打私工作会议,明确军队不得经商办企业,政府及党政机关开办的企业要限时清理脱钩。会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反走私的高潮。
此后,海关的执法环境逐渐好转,各项工作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1998年以前,海关税收长期徘徊在每年800亿元左右的水平,2005年,在前几年关税不断增加的大好形势下,一举突破4000亿元大关,创造了历史新高,增加了国库收入。 2006年里,全国海关工作的重点放在始终保持打私高压态势、开展税收综合治理、推进贸易便利和促进经济发展上,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2]。打私和反腐败使海关税收节节攀升,这从某一角度证明非法贸易受到遏制,正常贸易进口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打私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而且走私罪恶往往与腐败现象紧密相连。据监察部驻海关总署监察局2005年行风抽样调查显示,在发放的17,972份内部问卷和17,593份外部问卷中,认为有“接受工作对象宴请或高消费娱乐活动”的比例为10.2%,有“向企业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费用”的比例为4.4%,有“收受红包、礼金等现金有价证券”的比例为8 .2%,有“接受工作对象赠送的礼品、纪念品”的比例为3.8%[3]。如果将此比例放在全国海关近5万人的队伍中和14万多家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中推算,其绝对数相当可观。海关系统的腐败现象在新时期里表现出新的形式以及发展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前,如何在科学分析海关腐败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
二、海关系统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腐败现象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清除腐败,必须追根求源,方能治本,现实要求我们对腐败现象的产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海关队伍中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海关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若干思考(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