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制约着民族地区发展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等因素,相对落后的人文环境也给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国家整体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提高下,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对策,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民族地区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实现国家的均衡发展,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一、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与其他类型的基层政府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既有相同之处,又因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具有其特殊性,民族地区基层政府承载着特殊的权力,承担着特殊的职能,采取富有特色的运行方式,每个具体的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均有自己的特色。
(一)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的素质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要具有坚定而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方向,自觉依法行政,具有较强的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保持政治上的头脑清醒与坚定,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正确的权力观,重视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自觉遵守民族自治政策下职业道德的素质
民族自治政策下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把各族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二是实事求是地为各族群众办事,为了民族事业的发展而奋斗;三是公正无私地面对各种民族事务、宗教事务等,清正廉洁地执行公务。
(三)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和民族知识的素质
作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来而言,具有渊博的知识素质、优化的知识结构是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胜任工作的基础,也需要主动学习本民族地区的政策法规、民族宗教、民族文化等知识素质,才能更好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为本民族地区的自治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贡献。
(四)地方创新的素质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是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者和推进者,要求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要具有创新的能力素质。要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冲破陈旧落后的思想局限,具有创新思维,准确把握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发展基本规律和趋势,敢于突破,善于创新,形成新观念、新方法以改善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五)各民族之间和各种矛盾之间良好的沟通协调素质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只有具有良好的沟通精神和协调水平,才能更好地与内部和外部环境更好的联系,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只有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并在公共服务中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协调,才能帮助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顺利地开展工作。
二、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务员队伍作为党政人才的主体,是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职能的行政执行者,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直接决定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的绩效水平
(一)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才能促进公务员自身能力的提高
努力建设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建设,培养出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高素质的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要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充实自我,提高能力,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时俱进,完成党和人民托付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才能提高基层政府的执政水平
加民族地区基层政府是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的领导者、组织者和领头人,是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下的各项任务的基础性实施者,是党联系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各族人民群众的纽带。因此,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提高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是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职能的执行者,只有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的能力建设,才能把握好民族地区的物质资源、政策资源,更好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三、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对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工作虽然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各方面的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由于自然状况、人文环境和体制问题等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同发达地区和东部地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自身缺乏提高能力建设的意愿
由于地域不发达和经济不发达,各种讯息还比较闭塞,人文文化比较弱势等种种原因,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总量不多,而且自身能力素质普遍偏低。另外,知识更新比较慢,影响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了对政治、经济、科技的敏感度。对自身的能力素质安于现状,对改造自身的能力素质缺乏主动性。而面向未来的公务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才能应对新时代的市场经济、现代科技。
(二)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缺乏制度保障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中很容易出现监督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不落实、考核制度形式化等问题。很多公务员在行政工作中时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行为对事件的处理造成了影响,没有一定的约束力,缺乏问责制度。对法律法规的观念认识不够,脱离了人民群众、逃离了责任。
(三)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培训工作不足
从内在原因上看,受到不发达地域的限制、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落后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内蒙古自治区对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内容有所欠缺,现有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流于形式;在内容上很大程度流于形式化,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从外在原因上来讲,政府没有提供更大的便利条件和经费支持,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要不断地进行尝试和创新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的正确运用,使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提高起来,才能切实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的提高,努力推进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提高自身能力建设的意愿
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必须加强公务员自身对能力建设意识的提高。提高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的能力素质,才能更好的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自身能力建设的意愿。
(三)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的制度保障
首先,完善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的监督制度,把适用于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的每一个制度中的规定、规则和程序更好地实施起来并加以监督,达成理想的结果,良性的运转起来。其次,完善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的法律法规制度,要牢固树立法律法规至上的观念,公务员要起到带头作用,尊重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
(四)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中的培训工作
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内容是一种提升公务员能力的方式,也是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是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还是公务员本人,都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的正确运用,切实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队伍的学习能力,才能做好培训工作,创建学习型政府,努力推进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是国家公务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是国家公务员队伍中一支重要的群体。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的能力建设是民族地区基层政府的公务员能否正确领会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是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民族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是民族融合的关键点,代表了广大民族地区群众的心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的能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相关理论,所以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急切性,才能促进经济等领域的建设,更好地建设民族地区,才有利于国家安定、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