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服从于以学生需要、以学生能力拓展为中心。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就是要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标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能力拓展为中心。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给学生传授新方法、新技能。培养学生执业能力和技能拓展能力。
2.系统性原则。即以整体优化的思想来构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系统。一方面.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内部各种方式的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实现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整体优化出发。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
3.灵活性原则。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设计相应的学生实践
能力培养方案。同时。教师在学校提供的条件下,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培养方式,或多种培养方式交替运用,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必要性
职业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现实中诸多因素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
1.专业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要求“以实践为导向”和“以就业为导向”,而职业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面向中小型民营企业第一线的实用型基层管理人才.学生能否胜任管理岗位的实际工作.实践能力是关键因素。
2.就业市场的迫切需求。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职业院校毕业生择业时不仅有来自本专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而且还受到有技术背景与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冲击,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都明确要求应聘者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于职业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加强其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专业特点的实际需要。工商管理专业因其理论知识较为偏向抽象化和专业本身应用性、市场化强等特点。决定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更多实践中掌握管理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类专业毕业生。
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措施
1.明确并坚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其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来构建其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的建立、考核方式、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明确这一目标,并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来组织各个环节。
2.构建“应用型”的课程体系。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以实现培养目标为中心,即按照工商管理专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来精选教学内容,构建面向应用的课程体系。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应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实行分流培养。同时教材建设要了解实践对理论的需求,加大教材建设的投入,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提高教材质量;在教学计划中,应减少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和课外培养课程学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探索面向应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应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引入现代教育思想。摈弃把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摈弃单纯教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启发思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摈弃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向主动式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体现把培养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2)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可采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社会调查及导读等方式,以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组织教学;要求学生课前做好讨论的准
备,主动参与讨论的过程。从而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这无异于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加工,因此,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工商管理类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宜多采用精讲多练法,教给学生推理方式和逻辑思维的方法,学生通过练习来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及思维方法。(3)采取“情景逼近式”教学模式。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笔者认为应该采取“情景逼近式”教学方法。该方法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教学过程对现代化专业实践过程的模拟与逼近,使学生置身于模拟实践的方针环境中,通过大量模拟实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题录像讨论、计算机模拟管理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向实际的专业工作流程逼近,从而真正提
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开发应用型课程考核体系。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试形式,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既有闭卷考试,又有开卷、半开卷考试。
四、个人对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认识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满足了社会需求,满足了学科交叉发展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是我国各大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商管理专业必须从社会需要出发,全面加强学生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掌握。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应用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六、总结
通过对于工商管理的学习,和对于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性人才的研究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教学环节中应占主体地位。学校应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应增加学生讨论时间。教师授课后,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会继续加强我的专业能力,符合新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