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营销研究概述(一)电影营销方面文章发表的数量统计
从研究的数据上表示,中国的电影营销研究数据呈现以倍增的现象。能发现中国对于电影艺术市场营销的研究,在二十一世纪以来可以用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来形容。尤其是在05年,07年,11年与12年分别显现出显著的成倍增长,笔者结合实际分析如下:中国电影掀起了05年电影营销研究的第一股狂潮;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夜燕》和07年《投名状》、《集结号》等电影的票房成绩掀起了07年第二股浪潮;10年《让子弹飞》、《阿凡达》、《唐山大地震》以及11年《变形金刚3》、《功夫熊猫2》、《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的热映,并且与中国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和外部政策的利多,掀起了11年的第三股浪潮。在12年贺岁片中又出现票房“井喷”现象;“贴近生活”的电影深入人心;同时,专门为贺岁档制作的电影减少,受众分流。
电影营销文章发表的类型及层次统计 根据数据库的归类,对相关文章的研究类型进行整理。374篇^文档中,属于基础研究的有117篇,属于应用研究的有110篇,其他的有147篇。故在电影营销的研究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兼顾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数据库中表示,基础研究最早出现在2002年,《电影营销理由刍议》一文中被张勇指出中国电影营销研究的必要性,最早出现在2003年莫梅锋《中国电影市场运作的英雄》对于《英雄》中国电影市场运作的探讨。此外,对于文章的来源数据库进行统计。369篇^文档中,254篇来自学术期刊(其中201篇来自CSSCI期刊)、56篇来自报纸文章、硕士^文档49篇、博士^文档3篇、会议^文档3篇、学术辑刊类4篇,。从整体可以看出,电影营销高层次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营销学科在电影产业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电影营销方式
有人曾说过:媒介即讯息,各种技术的出现以及发展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微博的诞生为传播学领域和市场营销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文化产业中的电影市场最近几年来呈现持续走高的态势,电影营销越来越重要。微博的营销便利让很多企业都趋之若鹜,微博自身的独特传播属性、与受众的互动性及时性、与传统营销手段的配合等等都为电影营销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
1.电影微博营销的可行性 (1)娱乐是微博和电影共同性 微博自诞生之日起,就表明了它的社交属性,受众在这样一个互动平台更多的是满足休闲娱乐的需求。电影从属于文化娱乐产业,它是人们闲暇时间用来放松的高雅的休闲方式。从这个角度而言,微博和电影的受众拥有一大批重合的群体。电影作为一种娱乐产品在微博上进行宣传时,关于电影产品、明星爆料、娱乐的信息等等,也提供给在刷微博找乐子的受众需要的信息,对影片感兴趣的受众们会自发的将信息传播出去。 (2)两大领域内的名人重合度 新浪微博对名人的引导加入,引发无数粉丝和普通群众的追捧。电影产业更是明星璀璨的聚集地。一部影片的诞生有诸多名导演、编剧、演员、监制等各类人才配合完成,这些中大部分都是人们心目中的明星,对于一般受众有很大的影响力号召力。而这些人士也多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并拥有着庞大的粉丝追随者。比如新浪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已达到4573万,这个庞大的数目可以说惊人的。若按照2012年微博人数的总量来算,姚晨的粉丝数占了微博使用者的七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七个玩微博的人中就有一个关注了姚晨。假设有姚晨的参演的影片在微博上宣传,那她的一条微博就可以到达七分之一的微博用户那里,宣传广度可想而知。 (3)直观跟进影片实时营销 在微博上能方便快捷的跟进电影影片的信息进度,第一时间将电影的相关资讯发布传递,比如幕后花絮、明星寄语、预告片、剧照、原声配乐等视听信息,保持信息的新鲜度,维持宣传热度。伴随微博应用功能的持续开发,不仅可以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对影片信息进行详尽描述,具有很强的视觉直观性和冲击力,而且更多具有实时互动性和营销力的功能出现,比如微直播、微访谈等。对于着力于短期内宣传爆发的电影营销,注重速度和效率的微博,更容易建立电影与潜在观众之间的实时沟通交流平台。 (4)便于营销措施的整合运用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简称IMC)理论是由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唐·E·舒尔茨(Don E.Schultz)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是指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的过程。美国广告 商协会将整合营销传播定义为整合营销是对营销传播的一种规则,一种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 电影多是一次性短期消费品,整合营销的充分运用来可以促成最终的票房爆发。微博不仅具有大众传媒广大的受众群基数,且具备互联网媒介的即时通讯性,强大的互动性,零门槛的设置,方便快捷的操作,多功能应用的开发,这些诸多要素为电影在其上的营销提供了全方位的平台。像以官方微博为中心的各个名人领袖核心圈的宣传阵地,能一个整体统一的团队来展现影片的核心形象。再如微博能和各种传统媒介有效的配合,利用不同的线上线下平台,让营销目标从一个点扩散至线和面。 (5)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不同于传统传播方式的高价性,微博的营销实行的是杠杆原理的传播模式。以少量的资金融入变可带动海量的宣传信息点的爆发。因为微博传播更多的是人们自发性的转播,一旦人们对此感兴趣,就会自动加入话题的讨论中,同时将兴趣话题转发给更多的好友。并且微博的简单易操作性和移动终端的结合,使信息更随时在翻倍的传播,就像是滚雪球的效应冲向人群。
倡议与展望 201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一项重要内容。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理由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12年2月28日,文化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紧扣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精神和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拟实现“十二五”时期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至少翻一番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更是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包括“广播影视”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电影产业无疑是文化产业中一道丰盛的主菜,亦是文化产业的一道缩影。通过对电影营销研究的全方位探查,拟打通电影产业的任督二脉,将有助于提升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推波助澜
根据本分析得出的结论:
电影营销在研究策略和理论框架方面,须借鉴更多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策略,采纳更多的理论框架,吸收更多前沿的研究理念,在进口大片迅猛冲击本土市场的背景下,唯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方可手握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