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态剖析
研究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背景: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与整个社会就业环境有关。随着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高校毕业生存在高存量、高膨胀的情况,加之“入世”因素使我国人力资源呈现出就业机会增多,但是就业难度增加、就业竞争性增大的情况。这是社会客观现状,是每个毕业生不能否认可改变、无法不逃避的现实情况。此外,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认识误区,非本科学不接收,使得高职毕业生的毕业形式更加严峻
近几年就业形势,对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由于是高校扩招后进入就业的第三年,
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压力将是巨大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综合大学,一些社会需求量较少的长线专业、多数专科毕业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和面临的问题
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普遍心态由于择业是高校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
⑴心理素质对确定择业目标的影响。求职择业是高校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新起点。求职择业中的首要问题是确定择业目标。心理素质对确定择业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他决定求职者能否客观、正确分析自我、认识自我。例如,能否认清自己的专业、思想修养、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能否客观正确的分析用人单位的需要和社会需要;能否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能否在择业的坐标中找到自己准确的位置。
⑵心理素质对择业目标实现过程的影响。择业时选择与别选择的过程,是高校学生施展才华、叩开置业大门的过程,也是用人单位评判、帅选高校学生的过程。高校学生在择业中,将会遇到自荐、面试、笔试、竞争等矛盾。能否顺利的接受这些考验,能否果断的处理这些矛盾,心里素质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心里素质,可使人在面对考验和矛盾时,做到镇定自、乐观向上、不怕挫折、勇于创新、缜密思考、果断决策。面对择业,
无论成功与否都能几时进行情绪的自我调整,正确支配自己的感 情和行动,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反映。特别是在不成功是,更能有效的克制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拜托消极情绪的影响,避免情绪过度波动,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另择它路。如果心理素质不好是很难面对这些考验和复杂矛盾的。
三、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
求职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材质,挖掘自己的潜力,综合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不懈努力,从而找到最能施展自己才华,实现人生报复的舞台。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成首选接受采访的20名毕业生,所学专业涵盖文、理、工、医、师范、艺术等15个学科。对目前就业形势的判断,70%的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对于如何实现就业,
75%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10%的学生选择先择业再就业,15%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办④。在关于最想去就业的单位调查中,50%的学生把考公务员排在第一位,20%
的学生把事业单位排在第一位,20%的学生把国有大型企业排在第一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仍为大学生的首选,主要是认为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收入稳定、福利好;国有大型企业比较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工资待遇较高。月薪过千是基本条件在月薪期望值的调查中,选1000至2000元的占被调查人数的60%,选择2000至4000元占30%,只有5%的学生能接受1000元以下的月薪。理工类学生比文史类学生月薪期望值要高,大多数艺术类学生对薪资期望值较高。在没有找到合适岗位时能否接受就业见习的调查中,80%的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只有20%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关于是否考虑到基层或者农村就业的问题,70%的学生表示可以接受,但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回到城市,考虑长期在农村或基层服务的学生比较少。自主创业想的多做的少在关于是否考虑自主创业的调查中,认为创业可以尝试的大学生比率高达70%,认为“可行”的只占20%,但认为“非常可行”的仅就业指导部门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有有利
四、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
在校毕业生,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可组织其参加临时性的社会公益活动,或到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对于因患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者,由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救助。此项费用由地方财政列支。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等职业学校(大专)毕业生,使大批动手能力强、适应性较好的高职(大专)毕业生有用武之地。对就业困难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由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四、国外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深受各国政府关注,在金融危机蔓延,各国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飙升的大背景下,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备受考验。
五、总结及建议
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制度。这一制度赋予可大学生就业充分的自主权,与计划经济下的计划分配有着根本的区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就业制度下,大学毕业生应该建立主动就业和及时就业的意识
1、摆脱依赖心理主动就也首先要摆脱依赖心理。也就是说,在就业问题上不等、不靠、不依赖。现在,仍然有部分同学在就业问题上等学校、等家长,依赖心理很重,这是
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的。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是凭借个人能力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可以提供帮助,但是代替不了每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没有这种思想意识,不去有意识的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即使依靠学校或家庭的帮助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工作,也是很难在工作中适应。
2、自己主动出击主动就业第二个要求就是要自主判断,自主选择。为此,同学们应该培养自己搜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己寻找就业机会、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培养自己适应环境变化、融入团队群体饿能力在这个前提下,同学们可以利用家庭关系、
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广开渠道,多方争取。显然,这和“等、靠、要”是完全不同的,区别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自主就业和主动就业的意识和心态。有了主动就业的意识和心态,同学们就能够在各种机会中得到锻炼;没有这种意识和心态,只能是“守株待兔”,随波逐流,完全被命运所操控,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工作。
3、确保及时就业 主动就业的第三个要求就是及时就业。有些同学因为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有等一等、拖一拖的想法。部分家长也觉得家里不指望孩子挣钱,不就业就不就业了,待一段时间在说,其实,这对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虽然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会有几十年的从业经历,但是对个人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时间阶段只是有限的几个,这几个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个人发展的方向和成就。
大学生就业心态剖析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