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企业有了长远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就知道去哪里找钱,去哪里找人才,去哪里找机会。企业家就是那些有长远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有理想,想着去改变世界、改变社会、改变环境的人,他们在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已经没有了生活上的困扰和家庭安全上的担心,自然就会想着如何通过为社会作贡献而扬名,为客户提供独到的价值而留名,这时候他们的追求逐渐往精神层面转移。尽管长远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不会解决大家今天面对的金融危机,但是长远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却可以让大家的心态平和下来,学会往远处看。要知道:昨天的选择导致了今天的结果,而今天的选择将导致明天的结果。
(三)任人唯亲,缺乏对员工的基本信任
古语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现实企业管理中,有多少中国企业家可以做到员工有基本的信任。这在中国的台资、日资、港资、韩资企业里就特别明显,几乎没有任何信任可言。这些企业不仅对基层员工不信任,比如流水线上的员工上厕所会被限制时间或者克扣薪水,上班时间到处是监控摄像头,下班离开公司会被扫描或者搜身,而且对中方高管也不信任,比如没有高位给中国人,或者即使给了高位也不能同工同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授权给中方高管,这些高管是有名无实,你再努力认真、无私奉献、勤勤恳恳、身体力行,只能体现出一种良心和一份责任,但你面对外方人员的违法乱纪、中国员工的不服管制,你都因为没有权利而无能为力。
任人唯亲,缺乏对员工基本信任的企业,不仅外资企业表现的十分严重,在中国人自己的企业也是这样,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也不亚于外资企业。这一点,我们从中国企业内的亲戚现象、老乡现象、裙带关系现象就可以看出来,言下之意就是想了解企业的绝大部分员工是不是被老板信任、中高层干部是不是被授权工作。遗憾的是,无论一个企业是多么地独裁、一言堂、潜规则横行、老板的亲戚老乡耀武扬威,面试你的人都不会对一个新人直言不讳,而是因为需要工作去挣钱养家糊口不得不巧妙地、委婉地、智慧而狡猾地表达出截然相反的信号,痛心地蒙蔽新人。
在中国的一些民营企业中,有些企业家只信任少数的几个自己信得过的人,而这几个人不是亲戚就是老乡,他们未必位高权重,但能说了算,能代表老板发言和话事,既然这样,企业一定会置制度与流程于不顾,一切都根据亲信者的个人爱好来执法和组织运营,潜规则横行。
在任人唯亲,缺乏对员工基本信任的企业里,没有信任、没有公平正义,有才华而不会媚态的人自己就会感觉空气紧张、压力很大,关键是没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因为有责无权也干不成事情,或者还没做什么事情就被人栽赃陷害,就算自己感觉冤枉,认为权利者不识好歹,自己也是有志难生、有苦难诉,还总是格格不入,离开就是必然的事情,再多的新人才也呆不了多久,照样会被迫离开。人治、潜规则、小人、无人才,都是企业致命的弱点,是企业前进的拦路虎,是企业家实现梦想最大的打击,都是缺乏信任所致。有的企业领导者不以为然,认为只有自己是英明的,才能掌握好舵与方向,有的企业领导者认为中国人多,找人就如同抓苍蝇一样简单,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相反认为这样一定会不取得成功。企业家如果这般顾此一时而不顾彼一时,不学会信任、尊重与授权,很难成为可口可乐、松下等百年品牌一样辉煌的企业。
(四)缺乏对企业长远规划和有效管理
企业生存在在今天这样一个动荡的市场和环境中,企业长远的规划和企业有效的管理成为企业更高层次的追求,它介于信仰与追求之间,是企业的中期追求,类似于人们常说的理想,企业长远的规划比信仰低一个层次,但比追求高一个层次。按照马斯洛的人性模型,当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而烦恼,不再为安全而担心的时候,就会逐渐把注意力转到受人尊敬,去追求非物质利益,直到自我实现。所以说,谈论企业长远的规划和企业有效的管理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是处于什么阶段的企业都可以谈论的,否则企业长远的规划和企业有效的管理只会流于形式,无法起到激发人们内心动力的作用。
李宁运动品牌创建于1990年,逐步成为代表中国的、国际领先的运动品牌。但是近几年品牌逐步被“安踏”等品牌超越,究其原因,品牌定位不清晰,战略变化非常大,缺乏对企业长远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导致目前失去李宁品牌及渠道优势。
企业长远的规划和企业的有效的管理是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摆脱恐惧的。当一个企业有了明确的企业长远的规划,其境界就变了,不再为今天、今年甚至明年的业绩担心,而是为了一个更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奋斗,在有效的管理下,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只看到灯塔一样,尽管航行途中有曲折,有波浪,但是这一切都是正常现象,大家可以用平常心从容面对企业遇到的各种挑战。
在企业的成长中,企业长远的规划和企业的有效的管理绝对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共同设计的美好蓝图。可以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因为如此,有长远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企业就显得难能可贵,如果一个企业有真正的规划和管理,就不会出现三鹿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真正有规划和管理,就不会为了发展速度而放弃企业的道德底线,因为追逐金钱是没有底线的,而追求受人尊敬是永恒的。
二、对我国企业家素质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家文化知识水平有限问题分析
企业家文化知识水平的差异取决于隐性知识水平差异,影响企业家隐形知识水平差异的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家的个体特征因素
影响企业家隐形知识水平的最主要个体特征因素是个性。关于个性与隐形知识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个性特征与隐形知识水平正相关。经理人的职业成功与其“外倾性”和“开放性思维”正相关,与“敏感性”负相关。有以上研究推知,“外倾性”和“开放性思维”可能是有利于企业家隐形知识积累的个性特征。
2. 企业家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认知学家用来描述人们对于自身接触到的人、环境和事物的态度,是隐性知识的一种存在形式。研究者发现企业家与一般人呈现出截然不同点心智模式:在创业行动阶段,成功的创业者更倾向于具备冒险、自信、相信小概率事件。在创业成功或者失败之后,创业者的反事实思维明显,倾向于未来导向,只对今后可能发生事情予以关注,而不会浪费时间总结过去,偏好行动导向,倾向于让事实发生后再做应对。由于不同心智模式的存在,使得对外界环境中存在和发生的信息做出不同的评估,进而导致获取完全不同的新的隐性知识内容,因此,企业家的心智模式是影响隐性知识水平的关键认知因素。
3. 企业家的经验学习能力因素
对企业家问题的研究——企业家自身应具备素质的探讨(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