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已在全国推行,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依法组织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为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强制力度不够;二是养老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区流动存在尖锐矛盾,农民工调换务工地区及工作单位后很难转移、保持养老保险关系,即使参保,老时也难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三是一些地区养老保险费征收基数和农民工实际收入脱节,多数农民工难以承受。因此,有必要在完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建全和完善具有法律效力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来促进问题的解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企业按等级缴费建立社会统筹账户,采用现收现付方式支付给老年农民工。
现收现付制度的存在缓解了当前发展经济的背景下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我国企业和农民工的承受能力现在都还有限,各地方立法机关依据当地企业的经济状况制定一定时期内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根据企业规模和招收农民工的数量将企业所要交的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金总额分为若干级别,强制企业对照级别标准按季度及时缴费,以税前缴纳为优惠。
2、适当降低缴费率,延长缴费期限,调整计发方法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完全积累的个人帐户模式。其中,雇主缴纳10%;雇员缴费5%。 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男女均为60岁,不与法定退休年龄挂钩;缴费年限30年。对要求提高领取养老金者,最长可以提高10年,但要削减待遇。农民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可自愿推迟到65周岁。60周岁至65岁之间开始领取的,每推迟一年,养老金增加3%。但在退休后继续工作的,减发待遇。
实行缴费确定型的完全个人帐户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在转换工作时,养老金 个人帐户可以随同转移,比较适合农民工工作不稳定的特点。而且,缴费确定型的养老保险是一种成本更低,个人帐户基金所有权明确,易于被农民工理解和接受,能够让农民工看到个人帐户积累额的不断增长的制度设计,因而,可能是一种易于推广的制度。
3、实施土地换保障,适当扶持农民工的就业和参保工作
对转让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工,可直接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并根据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不同形式和收益,折算为5年以上的个人帐户积累额,促进农民工从传统土地保障到社会养老保险的平稳过渡。对土使用权置换出的土地换保障资金,直接进入农民工的个人帐户,既增加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积累,又可促进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加快农民工的城镇化进程。
4、进行规则和信息的全国统一。
制度只有被法律的形式确定后,其实施才有合法依据,地方立法才有约束,规则才能得到全国的统一。只有规则统一了,才能符合农民工的需求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跨地域转移。将制度用法规的形式确定或者将其内容纳入现有法律、法规都能指导地方立法,颁布规章也能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另外,只有建立以地市一级为基础的社会保险关系信息库,实现全国范围内地方之间的信息互联互换,才能及时无误地处理养老保险关系的地区之间转移和接续事务。
5、实行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市场化,确保基金增值幅度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市场化和确保基金一定的增值幅度,是大多数国家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取向。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市场化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存款,购买国债等风险小的投资。为了保证农民工的权益,风险相对大的投资如:股票、资本市场、住房抵押贷款等不可涉及。
(三)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制度
1、农民工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处于空白
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及对农民工的歧视使城市农民工处于高风险无保障的地位。城镇医疗保险体制改革明确把农民工排除在外,我们以此推断农民工理应被纳入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范畴。然而我们2004年冬在北京市郊县的调查表明:由于农民工常年打工在外,难以联络,探索中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也只好“遗忘”了这一群体。游离在城镇职工和传统农民之间的农民工就这样失去了在社会医疗保障体制中应有的权益。中国农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亿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连同他们的家属,在10余年的时间内,有大约1.3亿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但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未参加医疗保险。
2、农民工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堪忧
农民工往往聚居在有大量闲房可供出租、行政管理相对薄弱的城乡结合部,他们几人或全家挤在一间简陋不堪的平房里,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共用公厕;而建筑行业农民工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更是惨不忍睹,能住在黑暗潮湿、空气混浊、周围垃圾成堆、蚊虫肆虐的地下室已经是幸运了,更多的时候是随着工程队住在简易工棚或干脆在施工地点打地铺,简陋的居住条件和日常生活用水的不便,使他们一天也难得洗一次手。即使在SARS肆虐的非常时期,国家严格要求各用工单位确保农民工利益,改善民工生活条件,最好的建筑工地也不过做到10人一屋(工棚),由此即可想象之前农民工的生活起居和卫生条件是何等的艰辛,因生病被解除劳动关系是常有的事,更不用说医有所保了。
3、农民工迫切需要建立大病、疾病等医疗保险
农民工外出打工,最怕遇见的是大病、疾病。因为大病、疾病将导致失业,这将使原本就缺钱的农民变得雪上加霜,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他们只好打包返乡。如在上半年“非典”期间,就有大批农民工返乡,其中还包括一些被确诊为“非典”的农民工,这都是因为农民工没有医疗保险,他们自己负担不起医疗费用。因此,只有建立医疗保险才能解决因病失业以及因病导致的一系列贫困问题。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