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特别是劳动合同解除过程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同时也影响着用人单位的用工制度、工作体制和劳资双方关系等相关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解除涉及相关问题的立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劳动者的单方解除权过于宽泛和自由,应加以限制;对于企业随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应从多方面加以扼制,从而更好地解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更好的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有序的发展。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立法中的“重中之重”。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企业转型的速度和频率加快,由于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和用工制度的随意性,《劳动合同法》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被良好的履行,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企业自身也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了解并切实履行有关劳动合同解除上的规定和制度,对于理顺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劳资双方的正当权益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对解除劳动合同之法律适用进行初浅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解除 单方解除 法律问题
【正文】:
一、 解除劳动合同的基本理论
(一) 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及分类
1、 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成立后,尚未履行完毕以前,基于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双方当事人的单方行为或者双方合意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或者溯及地消灭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其基本特点主要是:
(1)劳动合同解除的主体的特定性。劳动合同解除与一般合同解除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主体上的特定性,劳动合同解除的主体仅限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这是法律对劳动合同解除的主体方面的限制。劳动者是对从事劳作活动一类人的统称,主要是指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文档来源的公民都可称为劳动者;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目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
(2)劳动合同解除的时间阶段的限制性。劳动合同解除的时间阶段必须在劳动合同有效成立后,而且尚未履行完毕前,这是法律对劳动合同解除的时间方面的限制,这也是劳动合同解除和劳动合同无效的重要区别。也可以说,劳动合同解除必须是针对有效合同的解除,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是无效劳动合同,例如:用人单位让劳动者从事法律所禁止的工作而签订的劳动合同就属于无效的劳动合同,此时,该合同自始无效,不涉及劳动合同解除的问题,实际上,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的目的在于,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法定或者约定的原因后,无法继续行使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解决有效成立的合同提前消灭的问题。
2、 劳动合同解除的分类
根据劳动合同解除的标准和方式等的不同,劳动合同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照解除的条件不同,可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是由劳动法律规定的,双方当事人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时,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约定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解除的条件,符合约定的解除条件时,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解除以法定解除为主,约定解除为辅。因为在民法中,合同双方遵循的原则,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约定合同的内容,包括合同解除的约定。但是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必须在劳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解除,譬如用人单位和女性劳动者约定,一旦其怀孕,劳动关系自动解除,这样约定的内容虽然双方当事人都同意,但是它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所以它不被劳动法所认可。这一点体现了劳动法中国家公权力的干预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倾向。
(2)按照解除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协商解除和单方解除。协商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行使单方解除权。
(3)按照导致合同解除的原因中是否含有对方当事人过错,可分为有过错解除和无过错解除。有过错解除是指由于对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而导致劳动合同解除,它包括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有过错而辞职和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有过错而辞退;无过错解除是指在对方无过错行为或过错行为轻微的情况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前提与条件
1、劳动合同解除的前提
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以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劳动合同为前提。当事人之间自始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的,或者原先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但是劳动合同关系已经消灭的,都不发生劳动合同解除,并且,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合同应当为有效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劳动合同依法订立以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既可以是法律规定的,也可以是人为约定的,当事人也有权通过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另外,劳动合同的解除行为是一种消灭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行为。在具备了劳动合同解除条件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解除或不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仅有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没有当事人的解除行为,劳动合同不能自动地解除,这也是劳动合同的解除不同于劳动合同的终止之处。
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合同当事人正当权益的重要保证。由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在当事人未完全履行合法法律行为的情况下发生的,当事人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没有实现或者没有完全实现,必然会给一方或者双方的利益造成影响。因此,劳动合同的解除,涉及合同双方人的切身利益,必须依法解除。
(三)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解除的关系
劳动合同从订立、履行、终止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履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劳动合同的解除直接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劳动合同期待与利益得失。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解除存在的必要前提,而劳动合同的解除也是劳动合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研究——以解除劳动合同之法律适用为例(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