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也是引导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观念比较差,自控能力比较弱,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02年发生的马忠持仿真手枪绑架两个学生事件,04年发生的马加爵杀害舍友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高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有利于抵御不良社会现象影响的能力,以及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重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让他们形成依法行为的意识、崇尚法律的观念是很重要的,也是有现实意义的。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和提高现代法律意识起决定性作用。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自己的法律修养:
1.自觉学习法律,强化道德自律,培养人文精神。现代法律意识只有经过大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才可能对法产生信任,才可能对法产生信仰,才可能根植于内心;道德能对人起教化内省作用,它与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人文精神是法治最丰富和深厚的思想资源,人文精神中包含有丰富的法精神,培养人文精神为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育提供丰厚的精神土壤。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04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2.23”特大杀人案的主角马加爵就是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据调查,目前我国有30%的大学生患有各种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大学生违法犯罪动机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是行为人的内在条件(生理和心理需要),二是外在条件(各种刺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心理卫生知识、性知识、性道德的学习,全面认识自我,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其次,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业务来引导大学生开发潜能、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和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具有较强调节心理的大学生。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其个人的成长,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为了使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适应法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海霞.《大学生法律实务》.华龄出版社
孟兆怀,徐晓宗 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