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函数反映这些参数对净收益的影响。
将统计方法应用于证券的组合投资分析上有着广泛的前景,根据统计^^文档,针对不同的情况和目标,选择不同的模型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选择最佳证券组合投资,获得更好的收益一一风险组合,赢得优良的经营业绩。投资组合理论表明,选择多种证券进行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应从多方面考虑,如日系数,组合规模,产业性质,投资偏好,风险承受力等。这样可以帮助投资者正确分析投资风险以及投资收益,掌握更全面的投资信息。而在资本市场上风险与收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制约关系,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在以降低投资风险,获取最大收益的前提下运用投资模型,计算分析,确定证券组合中的投资比例,以得到最优组合。投资者还可结合无差异曲线,分析证券优劣。同时,本文中提出了一种不考虑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在风险一定时,达到收益最大的投资策略模型,将资金M很小和很大都加以考虑,为个人以及企业投资给出了较为优化的方案。运用以上知识,正确地分析证券基本情况,才有可能确定较好的投资组合。但是应注意,在模型的具体使用和操作上,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认真而慎重地对待。随着我国证券市场日趋成熟、资产数量的增加、投资机会的不断涌现,投资组合理论将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运用这个规则进行投资。
四、建议
1、投资者应该客观的选择指标,和合理的处理数据,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进行预测和决策。
2、将模型和数学中其它的方法,如曲线的模拟,层次分析等方法结合起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3、将证券投资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联系在一起。根据自己的投资时期来选择用来推测的指标。同时将估计和预测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的得到合适的数据指标,进而比较准确的进行预测。
4、在选择合适的指标后,得到不同的投资组合,不应该拘泥于数字,而应该将数字和现实联系,加入其它因素,用层次分析法来找到比较准确的投资组合。
参考文献:
1.戈登·亚历山大、威廉·夏普:《证券投资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陈共、周升业、吴晓求:(证券投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杨海明、王燕:(投资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马永开、唐小我:《多因素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预测1998年第5期。
5.姜瑶英、詹毅文:《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与证券投资分析》,《投资研究》,1998年第7期。
6.蔡明超,杨朝军。风险价值系统计算方法及其有效性分析 宁夏大学学报,2002,
7.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8.陈浪南,屈文洲。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 。经济研究,2000 。
9.陈小悦,孙爱军。CAPM模型在中国股市的有效B性检验 北京大学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2000, (4)。
10.郭存芝。我国证券投资风险的实证分析 。则贸经济,2001, (3) 。
11.李国毅,符冶,孙惠珍。对我国股市特殊投资风险的分析 。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6) 。
12.李健。证券组合与证券投资风险的衡量及控制 。南京大学硕士毕业^文档(1996)。
13.吴晓求。证券投资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致谢
本文从选题、调研、^^文档收集到写作,都得到导师刘阳的细心指导,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谆谆教导的师者风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终身难忘,更为我今后的工作树立了典范。宋剑涛老师、龙敏老师、张海涛老师等都给我很多的帮助和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在学习期间,班主任熊老师等都给予我很多关心,在生活和学习上提供了很多帮助。在西南财经大学的学习生活使我受益非浅,为我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祖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我要深深地道一声:谢谢!
邓伟平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