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指导家长“学会观察幼儿”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中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和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学龄前家庭教育是人生最初受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起着奠基的作用。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系统指导,能帮助家长解决他们家教中的共性问题,满足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树立家长家教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们是一所农村的二级园,虽然地处比较偏僻,但是家长资源较丰富,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也较强烈,但苦于自身的素质,在指导孩子时存在着许多的误区。有的家长的观念仍旧局限在自我的发展目标上,表现出专制的教养方式,不太会注重孩子的想法,引起孩子的反感;也有的家长喜欢拔苗助长,在家提一些和孩子的年龄特点不相匹配的要求,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在二期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主题的开展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加强家园共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从注重教师转向注重孩子,树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活动中从观察入手,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课程和活动。在指导孩子时,也在观察的基础上,读懂孩子的行为后,进行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家长和教师间观念的差异,导致孩子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对家长的要求会不屑一顾,使家长无法实施对孩子的教育,从而影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因此,进行家教的指导,也是实施课改理念的重要途径。 瑞杰欧的方案教学中曾经提到: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其实,孩子除了有一百种语言外,孩子还有一百种表达表现的方式。怎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呢?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上,采取适合孩子的方式进行指导。其中最经济、最利于操作、运用方便,并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孩子现状,可以随时随地采用的方式就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它可以保持观察现象的自然状态,不加人为干涉,可直接获得从生活中来的信息和材料,有助于指导者的运用和操作。 如何使家长能较长时间的去关注孩子,走近孩子的心灵,这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针对以上因素,指导家长运用观察的方法,让家长在平时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想法,亲近孩子的同时,既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又能在保教人员的指导下,读懂孩子,实施适合孩子的教育,从而改变家长盲目教养孩子的误区,真正提高家长教养孩子的能力。我们从指导农村家长把握观察孩子的时机、方法、内容等方面入手,让家长在学会观察孩子、读懂孩子的过程中,提高家长指导孩子的能力。也使教师在指导家长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家教指导的能力,促进我园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研究的概况: 1、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方法,探索农村家教指导的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农村家长的家教指导能力,使家园教育相一致,促进农村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部分幼儿家长,既有本地的家长,也 农村幼儿园指导家长“学会观察幼儿”的实践研究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企业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分析 | 下一篇: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农村 幼儿园 指导 家长 学会 观察 幼儿 实践 研究 | 2013-02-22 11:41:5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