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确保学校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学校教育的理想追求。胡锦涛同志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在发展规模与社会需求之间、数量与质量之间、局部发展与全面发展之间、基础教育内部与外部之间、学校内部各部门、各要素之间都存在不和谐之处,影响了基础教育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校园掌舵人带领船员绕过险滩暗礁,走到光明彼岸的“顺水顺风”。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确保学校和谐发展,应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是人的个性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条件。在每个人的成长、发展中,社会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因此,环境不仅是人生活的自然条件,而且主要的是人的发展源泉。而环境条件侧是人的个性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建筑材料”。墨子曾经看见染丝者后,叹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变亦变。五入必已则爲五色变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墨子之言尽管不太全面,但说明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教育环境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工作技能,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而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学校有关部门应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二、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确保学校和谐发展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顾客满意的企业经营 | 下一篇:肝肠似火 气势如虹——论《诗经》..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构建 和谐 校园文化 确保 学校 发展 | 2013-02-16 13:53:3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