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似火 气势如虹——论《诗经》中的爱情 摘要:《诗经》中,内容最为丰富,数量最诗多,最富色彩,最有价值的是爱情诗。它们以多彩的婚恋内容反映了周人的婚姻观念,具有很高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诗经》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初生、成长的原始图景,听到远古人们苦乐悲欢的吟唱,此中既有男女情爱的欢乐,又有征夫迷惘的叹息,下至小官吏的艰辛,上至王公对神灵的告祭,包罗万象,多彩多姿。一篇篇如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它是中国诗歌之祖,又是中国诗歌乃至于整个中国文明的“华彩乐段”。 《诗经》中的爱情诗从文学的角度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朝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表现出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 《诗经》中的爱情诗内容丰富,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所有侧面和各个阶段。 《诗经》中自由择偶的大胆率直,到恋爱中受到痛苦及弃妇的悲惨命运,向人们展示的已是超越爱情问题的更广泛、更复杂、更深刻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爱情诗 诗经 肝肠似火 气势如虹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是人们生生不息渴求的最美好的人生体验。千百年来,人们不停地说它,唱它,追求它,于是,爱情成为人的生命动力。作为文学骄子的诗歌,历来是讴歌美好爱情的最重要的阵地,而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诗经》更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诗经》是周人礼乐文化中“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把诗教与礼教、乐教结合,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教育学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告诫学生,“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儒门诗学理论和诗教实践体系,濡染了一代代儒生和士大夫,引导了后世文章以《诗》言为雅,以《诗》文为信的艺术风气。到西汉,《诗经》不但被尊崇为儒家学说的经典,而且成为朝廷治国安邦的官方义理的基本组成部分。汉以后历代相沿,《诗经》成为人们修养心性、参与政治,“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种手段。 从《诗经》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初生、成长的原始图景,听到远古人们苦乐悲欢的吟唱,此中,既有男女情爱的欢乐,又有征夫迷惘的叹息,下至小官吏的艰辛,上至王公对神灵的告祭,包罗万象,多彩多姿,一篇篇如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它是中国诗歌之祖,又是中国诗歌乃至于整个中国文明的“华彩乐段”。 在《诗经》中,内容最为生动,数量最多,最富色彩,最有价值的是爱情诗。它们以多彩的婚恋内容反映了周人的婚姻观念,具有很高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 《诗经》中的爱情诗,除“小雅” 的个别篇目外,绝大部分是“国风”中的作品,它们从文学的角度写出了礼制完善之初时周朝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表现出对人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为中国文化留下了情感的光辉。这些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的诗篇,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 我们概之为:肝肠似火,色貌若花,气势如虹。 《诗经》中的爱情诗内容相当丰富,几乎囊括了人类爱情生活的的所有侧面和各个阶段。这些诗大胆活泼,突出表现在它不受男女之防的限制。《召南·摽有梅》就表现了一位女子对爱情的真实呼唤。 西周时代,民间有“会男女”的风俗,所谓“仲春三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司男女无夫家者而会之。”这就是说,到了结婚年龄的还没有配偶的青年男女,可以在仲春三月的集会中自行选择对象,不经过礼仪而成婚。《摽有梅》便是这样一次聚会中,一位未婚少女所唱的歌。 肝肠似火 气势如虹——论《诗经》中的爱情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确保学校和谐发.. | 下一篇:佛山市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应用的现..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气势 《诗经》 爱情 | 2013-02-16 13:52:5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