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 ——音乐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 如今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好的教育,他们的童年将因有音乐的作伴而更加的快乐。而作为快乐引导者的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如何将音乐教育理念有效的贯穿于日常教学与课堂教学之中,而非流于表面、居于形式?这些都是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们必须认真思考、解决和不断探索的。 幼儿是快乐的个体,幼儿天性喜欢快乐的事物。教学中注重感知、参与、体验、即兴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人的集体合作精神。快乐的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也能够调动幼儿内在的创造潜力。音乐能愉悦生活,带给人们美感。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借音乐动情的特征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喜闻且乐于接受。但在现有的音乐教育现状中,教师常常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在歌唱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反复练习演唱,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在欣赏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想:“感觉到了什么,还感觉到了什么?”结果他们真的什么也没感觉了!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对动作的到位要求很严,因此机械的练习消磨了幼儿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中音乐的教育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只是被动的参与者,根本谈不上享受音乐,“快乐”从何获得?新纲要颁布后,把艺术教育定位在“审美教育”的范围内,强调对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幼儿艺术活动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强调幼儿艺术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改变使艺术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强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所以我们应重新审视音乐活动,重新审视音乐活动中的幼儿。我认为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应让幼儿享受音乐的快乐。 一、 给幼儿自主选择音乐的权利,让幼儿寻找快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应该灵活的、自然的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方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在幼儿园日常环节中巧妙的融入音乐教育元素,让幼儿在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不知不觉的提高其音乐修养。 1、与晨间点名活动的融合:将每天单调、呆板的点名加入旋律、声势、节奏等音乐元素后会变得充满活力,会让孩子们期待。 2、与课间操环节的融合:每天孩子们做完课间操回到班上可放一些好的田园音乐、轻音乐,如《与妈妈共舞》,轻柔的、空灵的、源自大自然的声音能让净化人的心灵,能安抚人的情绪,亦能提升人生命的质量。当孩子们喝完水、做完增减衣物、隔汗等相应的护理工作后,教师还可适当的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及变化,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班得瑞的音乐是可以在孩子们的心中引起共鸣的,如欣赏《寂静山林》时,孩子会想到鸟儿、树、小草、花儿、、、、表现力强的孩子能用肢体动作甚至眼神随音乐起舞。 3、与户外活动环节的融合:宽敞的活动场地最适合和孩子们玩队列变化游戏,从毛毛虫——蝴蝶——双手桥——山洞——蜿蜒的蛇——蜗牛——、、、、、、孩子们乐此不疲。 4、与餐前活动环节的融合:餐前的5分中我最喜欢和孩子们玩节奏听辨和模仿游戏,除了拍奏自己的小身体,餐桌亦是孩子们最爱的打击乐器,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 二、将音乐教育与其他领域课程巧妙的结合,给孩子们一对隐形的翅膀,开启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之旅 能让幼儿快乐的音乐,首先是幼儿喜闻乐见,贴近幼儿生活的音乐。过去往往教师自己费许多时间选出音乐,但幼儿却不喜欢,为什么呢?因为教师忽略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喜欢音乐,喜欢这些表现形式,但表现还停留在对活动形式本身感兴趣上,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指导策略,去引导幼儿表现能力在原水平上的提高呢?。该怎样启发幼儿创造性的表现自己的 浅谈音乐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 下一篇:浅谈学前教育知识如何与工作相互..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音乐 幼儿 教学 重要性 | 2013-02-11 09:53:17【返回顶部】 |